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位于位于海拉尔城区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 3 公里。是依托日本关东军修筑的海拉尔要塞遗址而建的纪念园。要塞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地下工事纵横,碉堡林立,是日本侵华的重要军事据点。
园区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设有纪念碑、雕塑与陈列馆,展出大量文献、照片和实物,揭示侵略历史;地下则保存碉堡、火力点、指挥所等遗迹,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
纪念园全年开放,时间为每天 8:00-17:00,门票60 元人民币,60 岁及以上老人免费(限于有身份证的国内居民)。



入口处先看到胜利广场,这里有高耸的纪念碑,展现了抗战时期中苏军民并肩作战的场景。


海拉尔要塞的历史
海拉尔要塞是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修建的一处大型军事防御体系,始建于1934年,完工于1945年,是日本在华修建的最大地下军事工事之一。要塞依托海拉尔市区周围的丘陵地势而建,绵延数十公里,涵盖上百处碉堡、火力点、坑道和指挥所。整个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加固,地下掩体纵横交错,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意图阻挡苏联红军的进攻。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红军迅速攻破海拉尔要塞。日军在此死守数日,双方爆发激烈战斗,最终日军伤亡惨重并投降。海拉尔要塞的覆灭,标志着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走向终结。


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图片、档案、实物展示,了解日本关东军的侵略罪行。馆内有珍贵的历史文献、武器装备、烈士遗物,以及大量历史照片。

满洲国的历史照片

当时日军使用的武器



东北抗日救国军


苏军部署战斗

苏军步兵使用的武器

苏军最后摧毁海拉尔要塞



地下要塞遗址
海拉尔地下要塞遗址保留了 碉堡、掩体、火力点、兵舍、医疗所 等遗迹,游人可亲身走进这些当年冰冷逼仄的通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压抑。许多弹痕与工事遗迹依旧清晰可见,仿佛时光未曾远去。





在修筑海拉尔要塞遇难的中国劳工纪念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