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秘鲁行(1) ——利马

儿子大学第一个暑假,我们母子决定一起出行,用一段特别的旅程为这个夏天画上圆满的句号。目的地——秘鲁,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历史感的国度。六天行程的第一站,是首都利马。

早晨,在酒店附近换了秘鲁货币 Sol 之后,我们打车前往利马老城的历史中心——圣马丁广场(Plaza San Martín)。广场上矗立着圣马丁的骑马雕像,他是南美独立战争的先驱者。白色的殖民风格建筑环绕四周,广场上鸽子成群,悠然飞舞,为这片历史厚重的地方增添了一丝轻快,期间还有一群人不知在组织什么活动。

从圣马丁广场走向武器广场(Plaza Mayor de Lima)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古老的仁慈圣母圣殿(Iglesia de la Merced)。武器广场是利马的心脏,每逢节庆都热闹非凡。可这一天,广场中央不知因何被围了起来,只能在外围远远张望。



广场四周,庄严的建筑依次围绕:北面是宏伟的总统府(Palacio de Gobierno),东侧是金碧辉煌的利马大教堂(Catedral de Lima),南边是市政厅(Municipalidad de Lima),西侧则是大主教宫(Palacio Arzobispal)。我们恰好赶上总统府前的卫兵换岗仪式。随着军乐声,身着礼服的士兵整齐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广场,仪式感十足,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一刻。



随后走进利马大教堂,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教堂最早由征服者皮萨罗下令修建,历经地震与修复,依旧保持着浓郁的西班牙殖民风格。高耸的穹顶、镀金的祭坛、精美的木雕座椅、墙上的宗教油画,都在静谧的光影中显得庄严而神圣。教堂内有几处入口通向地下墓穴,那里安葬着多位总主教和历史人物,甚至还有皮萨罗本人的棺木。昏暗的灯光照在厚重的石墙和古老的墓碑上,几处还依稀能看到逝者的遗骸与头骨,那一瞬间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殖民时代。



走出老城,我们前往海边的Larcomar购物中心。它依悬崖而建,蓝色的太平洋就在眼前铺展开去。微风拂面,脚下是现代化的商场,远处是层层涌动的海浪——这种现代与自然的交织,令人心旷神怡。离它不远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爱情公园(Parque del Amor)。昨天晚上抵达利马后,我们已经忍不住在海边先行探路,顺着海滨一路走到灯塔,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浪漫气息。至此,利马的主要景点基本打卡完成。取回酒店寄存的行李后,我们直奔机场,准备飞往下一站。

关于高原反应,虽然大家都说库斯科的海拔更高,症状会明显,但我在利马就已有些不适。抵达时,耳痛、眼胀,甚至手有些麻木;即便提前喝了古柯茶、吃了抗高反药,仍未能完全无感。儿子也说自己感觉困倦异常,在车上几乎一路睡过去。

对利马的印象,就像是回到了中国的八九十年代:街道上车辆不分车道,随意穿梭,凭技高人胆大畅行;当地人淳朴热情,虽然物质水平没有美国高,但自足的笑脸洋溢在脸上。气候比想象中温和,气温大约在14–19℃之间,海风轻轻拂过,既带着凉意,又透着几分舒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