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行【16】《教父》回顾和拾零

《教父》曾经是我最喜欢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一,小说和电影都看过无数遍。所以,这次西西里的旅行,我尽可能将它在西西里的拍摄地安排在旅行计划中。

《教父》在西西里的故事背景,主要是发生在柯里昂村庄(Corleone)和巴勒莫(Palermo)两地。电影在西西里的取景地没有选择小说《教父》的故事发生所在地-巴勒莫40公里外的柯里昂,而是选择在西西里的东岸城市陶尔米纳(Taormina)附近的萨沃卡(Savoca)和福尔扎·达格罗(Forza d'Agro)村庄。这是因为1972年的柯里昂村庄已经过于城镇化,它和40年代的西西里村庄差别较大,不是理想的取景地。而东海岸内陆山区的萨沃卡村庄和福尔扎·达格罗村庄因为十分偏僻,仍然保留40年代的西西里村庄的自然风光,导演看后十分满意。最后选在那里。其他一些场景,主要在《教父 II-III》中,是西西里的火车站,别墅和剧场等地。网上有多种电影《教父》拍摄地一日游的旅行社活动,因为地方分散,跟旅行社时间上受限制,我们选择自由行。

1. 《教父》小说和电影回顾

电影《教父》是世界电影史上的3部巅峰作品之一。这3部作品分别是1941年的美国电影《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72年的《教父-The Godfather》和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Shawshank Redemption》。它们在全球最权威的几个电影排行榜上,至少有一个是排名前三。这些排名榜包括:IMDb-互联网电影数据库,AFI-美国电影学会,Sight & Sound(S&S)-英国的视与听,澳大利亚的TSPDT榜单以及中国的豆瓣评分。其中,IMDb主要是世界范围的普通观众排名,豆瓣评分是中国大陆的普通观众排名,AFI,和Sight & Sound是行业专业人士排名。三部电影中,《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主要是受到专业人士的看重和好评,连续多年排名第一,但是在普通观众心目中的排名就比较靠后。《肖申克的救赎-Shawshank Redemption》与它正相反,在普通观众心目中排名第一,但是在专业人士的排名就比较靠后。《教父-The Godfather》和这两部电影不同,它在专业人士和普通人的心目中的排名基本相同,都是稳固地占据各种排行榜前3名。

在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原来的计划中,《教父》只是一部中低成本的通俗黑帮片。因为导演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坚持他的艺术要求,这部电影成为世界电影史上史诗级别的艺术杰作。

根据网上信息:世界上电影《教父》最受欢迎的国家有5个,它们是: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受到意大利人的喜爱是因为意大利裔的文化背景以及黑帮题材和家庭伦理及意大利移民生活;受到法国人喜爱的主要是原因它的艺术水平;受到日本人喜爱是因为它的黑帮文化和暴力镜头;受到中国人喜爱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家庭伦理和权力冲突的共鸣。

我觉得许多普通人喜欢《教父》的一个共同原因可能是小说和电影中,柯里昂家族对黑帮恶势力的复仇行动,比如迈克尔在布朗克斯区的意大利餐馆枪杀谋害他父亲唐的黑手党首领和打坏他的颚骨的涉黑警长,以及唐回到西西里处决杀害他一家人的黑手党头目的场景。这些对黑暗和邪恶势力的复仇满足了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伸张正义的想象。虽然是个黑帮电影,但是因为主要人物角色-唐和迈克尔·柯里昂被塑造得有血有肉,履行家庭责任和遵守承诺,形成一种灰色的道德领域,使读者和观众能够与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父》之所以成为这样一部史诗级的影片,除了它的剧本和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之外,还和下述因素有关:
1. 导演演绎故事和主要人物的塑造
唐早年因父亲,兄长和母亲被黑帮杀害,逃至美国。长大成人后在纽约意大利裔居住区再次受到黑帮压迫,为了谋生被迫卷入黑手党活动,成为美国黑手党的重要人物。
而迈克尔从一个不愿卷入黑帮家族事务的战争英雄,在黑社会的逼迫下,为了保护家人生命和家族利益,逐逐成为一个冷酷的黑帮首领。
2. 演员的出色表演
几乎所有主要角色的饰演都成为日后的经典。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以及众多辅助角色的出色表演无法超越。
3. 摄影师开创性地使用光线
大量使用暗光,色调对比,奠定了整个影片的阴暗氛围。
4. 台词对白和独白的精彩和简练
小说中原有对话基本上被采纳,许多对白中的语言后来进入生活,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和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如影片开始时,殡仪馆老板的独白以及他和唐的对话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我在生活中多次听到人们开玩笑地重复电影中两人的对话。
5. 主题音乐的永恒
电影音乐是意大利作曲家尼诺·罗塔的作品,它是历史上最动人的电影主题曲之一。电影中有两个主题音乐 - 爱情主题曲(The love theme)和移民主题曲(The Immigrant theme)。前者主要伴随主人公迈克尔的出现,尤其是他在西西里的场景。这段主题曲称之为The love theme是因为和阿波罗妮娅出现的场景有关,但是它在影片中出现的场景远超出男女之间的爱情范畴。这段主题曲有三种演奏形式,管弦乐队,小号和曼陀铃。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的场景,其中管弦乐队用于宏大以及严肃冷峻的场景,小号多用于迈克尔为主的场景,而曼陀铃主要用于有阿波罗妮娅出现的场景。它在影片中的首次出现是迈克尔刚逃到西西里,在两个保镖的陪同下在西西里荒芜的原野上行走。而移民主题曲(The Immigrant theme)主要时伴随主人公唐-维塔柯里昂在影片中出现的场景,特别时在《教父-II》中,他逃离西西里来到美国以及他如何照顾家庭抚育子女的场景。

The love theme后来被美国人拉里·库西克(Larry Kusik)用英文填词,改编成1972年发行的热门流行歌曲《轻声细语,爱 - Speak Softly, Love》。由我最喜欢的美国歌手安迪·威廉姆斯(Andy Williams)演唱,非常受欢迎。

题外话:歌手安迪·威廉姆斯是罗伯特·肯尼迪的好友,罗伯特遇刺身亡后,安迪应罗伯特夫人的邀请在葬礼上唱了一首《共和国战歌 -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他唱这首歌时非常动情,令人难忘。他后来在NPR节目采访中,告诉采访人他之后再也没有唱过这支歌。

《教父》电影主题曲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主题曲之一,这也是让我喜欢这个电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的心目中它仅排在电影《教会 - The Mission》的主题音乐之后。

我个人和《教父》的交集始于几十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教父》进入中国的时间为:
1. 1981年4月,美国艺术代表团访华,期间他们将电影公司派拉蒙授权的《教父》电影脚本赠送给中国。1981年9月,中国当时流行的外国文学杂志《译林》将《教父》电影脚本刊登在当年的第三期杂志上。
2. 1982年,出版发行小说《教父》,译者可能是陈良廷。现在不记得是哪家出版社发行的了。
3. 电影《教父》从来没有授权在中国公开发行和上映,我是80年代后期来到美国的,离开中国之前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但具体时间地点我没有印象了,那时候看这个电影可能是外语学院或大学的电教室。

但是关于阅读《教父》电影剧本和小说,我的记忆十分清楚。过去我们家订有《译林》杂志,当时是季刊。我清楚记得当时阅读《教父》电影剧本的感受。小说是在1982年我大学毕业之前阅读的,我有这本书,但是不记得这本书是在《译林》上刊登的还是由其他出版社出版的。

剧本和小说有两个情节,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1. 剧本和小说中仔细描写了迈克尔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路易斯餐馆枪杀仇家时,在餐馆卫生间找事先藏匿的手枪的过程。现在网上找到的原文翻译为:
迈克尔走进狭小的卫生间,呼吸非常急促。他确实用了小便池。然后,他用粉色肥皂洗手,并彻底擦干。然后,他走入隔间,来到老式马桶前。他慢慢地把手伸到水箱后面;没有摸着枪,他慌了神。镜头视角:在水箱后面,他的手离枪只有几英寸,……他摸索着……,最后停在了枪上。
镜头近距离拉近迈克尔;枪的接触感让他安下心。然后,他把枪从水箱后胶带上解开;深吸一口气,把它塞进腰带里。不知为何,他又犹豫了一下,再次将洗手并擦干。然后他走了出去。

我后来看电影时发现,影片中并没有迈克尔的手在水箱后面搜索那支枪的镜头,觉得这样没有很好地表现他内心的紧张情绪。另外,电影中迈克尔并没有使用卫生间的任何设施,也没有洗手。

2. 小说中描写教父唐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生活真美好(Life is so beautiful)。当时大学班上的其他同学也都在看这本书,大家对这句话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主要解释有两种:
(1)教父生命最后的两年,他已经基本不再参与黑帮家族的生意,生活主要内容是种菜养花,含饴弄孙。这种平静的生活让他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他指的美好生活就是这种平静的生活
(2)教父幼年时家人被黑手党杀害,他在亲友的帮助下逃到美国,在黑手党和黑社会的世界里度过一生,一直都是在危险且充满挑战的状态下生活,这种人生让他懂得生命的意义,所以生命的最后时刻让他充满感慨。

记得当时班上许多同学是持第一种看法,我是第二种。在电影中,没有这个情节,教父倒地后就再也没有苏醒。

2. 《教父》拍摄地拾零

《教父》三部曲在西西里的主要拍摄地如下:
1. 萨沃卡村庄(Savoca)的小酒店和教堂
2. 福尔扎·达格罗村庄(Forza d'Agro)的教堂
3. 唐·托马西诺的别墅(Don Tommasino's Villa)
4. 塞杰斯塔神庙(Segesta Temple)
5. 陶尔米纳-贾尔迪尼车站(Taormina-Giardini Station)
6. 巴勒莫的马西莫剧院(Teatro Massimo in Palermo)
7. 马尔菲塔诺·惠特克别墅(Villa Malfitano Whitaker)

电影《教父》在萨沃卡的主要取景地点是萨沃卡村庄广场-即维塔利小酒馆(Bar Vetalli)所在地和圣尼古拉教堂(Chiesa S. Nicola)。维塔利小酒馆为迈克及保镖和酒馆老板交谈的场景所在地,圣尼古拉教堂为迈克和阿波罗妮娅婚礼的场景所在地,以及从教堂到萨沃卡村庄广场的婚礼队伍行走的石子路。


图16.1 萨沃卡村庄景色-从村庄广场眺望圣尼古拉教堂


图16.2 萨沃卡村庄景色-从圣尼古拉教堂眺望村庄


图16.3 萨沃卡村庄广场前的维塔利小酒馆(Bar Vetalli)

这个酒店过去是萨沃卡村庄的一个富有家族的豪华住宅(以萨沃卡村庄当时的标准看)- 特里马基宫(Trimarchi Palace )。为了电影拍摄的需要,将它改为小说中的维塔利小酒馆(Bar Vetalli)。之后,特里马基宫的东主继续沿用维塔利小酒馆的名字,并继续延续它在电影中的功用至今。


图16.4 维塔利小酒馆的门前


图16.5 维塔利小酒馆的门前 - 电影《教父》截屏

电影《教父》中迈克尔一行来到维塔利小酒馆,向店主维塔利询问他们在路上看到的那个美丽姑娘的信息。


图16.6 迈克尔和阿波罗妮娅的婚礼 - 电影《教父》截屏

影片中迈克尔和阿波罗妮娅离开教堂后,回到村庄的广场-维塔利小酒馆门前,继续他们的婚礼。


图16.7 萨沃卡广场上导演科波拉的纪念碑

在萨沃卡村庄的广场上,有一个不锈钢板制作的导演科波拉的纪念碑。它背后是像堡垒一样耸立在山岭上的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大概是萨沃卡村庄最重要和引人注目的建筑。它建于13世纪,最初装饰有当时的拜占庭壁画。15世纪末和18世纪初进行了大规模修复。1908年地震对教堂造成了破坏,随后进行了进一步修复。最后一次修复是在1981年。


图16.8 圣尼古拉教堂


图16.9 圣尼古拉教堂中殿


图16.10 圣尼古拉教堂中关于拍摄电影《教父》的简介


图16.11 圣尼古拉教堂教堂门口


图16.12 新婚夫妇在教堂门口接受牧师祝福-《教父》截屏

迈克尔和阿波罗妮娅结婚时并不是跪在在教堂内的祭坛前,而是跪在教堂的门口。据说这是西西里边远乡村的习俗,因为西西里人的婚礼是一个非常隆重的典礼,会有大量的宾客参加,而乡村小教堂的内部非常狭小,所以在跪在教堂门口接受牧师的祝福是西西里乡村十分常见的现象。


图16.13 圣尼古拉教堂婚礼后离开 - 电影《教父》截屏


图16.14 连接维塔利小酒店和教堂路上的古城门-这个古城门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


图16.15 小酒店和教堂之间路上的耶稣会雕塑


图16.16 连接小酒店和教堂的路


图16.17 山坡上连接教堂和小酒店的石板路

照片上看到的山坡上的这条连接教堂和小酒店的石板路,在1971年电影拍摄的时候,还是一条碎石子路。5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萨沃卡村和过去相比,变化很大。


图16.18 新婚夫妇从教堂沿着山坡路走回小酒店 - 电影《教父》截屏

福尔扎·达格罗村庄在《教父》电影的三部曲中都有出现。它是唐出生的地方,也是最后逃离西西里的地方。影片在福尔扎·达格罗村庄的拍摄地点地点是圣母教堂(Cattedrale S. Annunziata E Assunta)。


图16.19 虚构的的柯里昂村庄 - 电影《教父》截屏

萨沃卡村庄和福尔扎·达格罗村庄之间的距离只有十余公里。我们本来是打算去福尔扎·达格罗村庄,开了2-3公里后觉得道路太崎岖狭窄,担心时间不够,临时改变主意,放弃了福尔扎·达格罗村庄。


图16.20 柯里昂村庄的教堂 - 电影《教父》截屏

圣母教堂出现在 《教父II》和《教父III》中,它是影片中柯里昂村庄的主要教堂,最后老教父维塔在家人全部被当地黑手党团伙杀害后,被藏在毛驴驮的货物中在仇人杀手的眼皮下逃离了西西里。


图16.21 唐·托马西诺的别墅(Don Tommasino's Villa)- 电影《教父》截屏

斯基亚维城堡(Castello Degli Schiavi)是电影中的唐·托马西诺的别墅,是《教父》中迈克在西西里的藏身之处和他的第一个妻子阿波罗妮娅被汽车炸弹爆炸身亡的地方,也是《教父III》结尾迈克终老死亡的地方。

说实话,如果不是出于对电影《教父》的喜爱,萨沃卡村庄和福尔扎·达格罗村庄这样的地方根本就不值得一去。


图16.22 赛杰斯塔神庙

赛杰斯塔神庙在电影《教父-III》中迈克尔和家人回到西西里的场景中出现。


图16.23 赛杰斯塔神庙- 电影《教父III》截屏


图16.24 《教父-III》中的巴盖里亚火车站

电影《教父-III》中巴盖里亚火车站(Bagheria Railway Station)是一个虚构的地点,它的外景地是陶尔米纳火车站。影片中,迈克尔带全家来到西西里时,从这个车站下车。


图16.25 巴勒莫歌剧院门前台阶

电影《教父 III》的结尾,教父迈克尔·科利昂的女儿就是在这个台阶上为了保护父亲而丧生,当时他们一大家人在安东尼顺利完成演唱会后离开教堂。


图16.26 巴勒莫歌剧院

照片中的包厢是皇家包厢,《教父 III》中迈克尔及家人就是在这里观看他儿子安东尼的首场演出。

我在行前做功课时曾经在网上找来《教父》的电影剧本和小说大致上重读了一遍,也将电影《教父》的三部曲都找来看了一遍。后来写游记时,再次重温书和电影中的一些重要情节。这之后,我应该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去阅读和了解《教父》的有关信息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这个游记不错,有内容,出游有原因有前后联系。很好 -永远老李- 给 永远老李 发送悄悄话 (126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7:36:31

谢谢阅读和评论。 -老套筒- 给 老套筒 发送悄悄话 老套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00:01

收藏了! -wxc8585- 给 wxc858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8:45:47

谢谢喜欢。 -老套筒- 给 老套筒 发送悄悄话 老套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00:21

行前知识储备最充分,没有之一 -willows- 给 willows 发送悄悄话 willow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09:25:33

谢谢,过誉了。其实很多知识是平时积累的,有些是回来写游记时才知道的。 -老套筒- 给 老套筒 发送悄悄话 老套筒 的博客首页 (162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4:06:21

我们从Savoca羊肠小道开上去的,差点放弃… 还好转了二圈终于找到了,在小酒馆喝了两杯,圆了我们的教父情节:) -酷酷鸟- 给 酷酷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16:18:38

去Savoca的路还算可以,和西西里的其他山路相比。 -老套筒- 给 老套筒 发送悄悄话 老套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06:20:19

我们上去时Apple map指错了路,从背后小道上去的。下山时好多了 -酷酷鸟- 给 酷酷鸟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48:28

读完这篇游记,不敢再说自己喜欢《教父》。我的“喜欢”跟您文章里展现出的“喜欢”差着好几个数量级。 -大年- 给 大年 发送悄悄话 大年 的博客首页 (81 bytes) () 08/21/2025 postreply 20:29:45

你客气了。 -老套筒- 给 老套筒 发送悄悄话 老套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06:20:46

一时没忍住,夸得狠了点,您多担待 -大年- 给 大年 发送悄悄话 大年 的博客首页 (325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6:32:33

男主是倒插门的女婿,女主娘家当年是老板,接待了摄制组。男主跟我们聊的,我跟女主照了照片 -咪呜- 给 咪呜 发送悄悄话 咪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08:37: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