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普罗旺斯之旅(11): 阿尔勒散记

法国普罗旺斯之旅(11): 阿尔勒散记

2025年8月4日

到一个城市,通常都会逛博物馆,来阿尔勒也不列外。7月8日来,首先去了梵高基金会博物馆,然后是瑞阿图博物馆(Muse?e Re?attu)。结束后打算去阿尔勒圆形剧场,查Google地图看怎么去那里,路线有了,但显示当天关门,让我们非常失望,心想这座圆形剧场建筑,可是阿尔勒最著名的古罗马地标之一,更是最大的古罗马地标。心想不能参观,到那里看看总可以吧,所以不慌不忙,先去了夏日花园,看梵高雕塑,发现公园北边就是古罗马剧院遗址,就沿着遗址围栏走,走着走着,猛然一座气派的古罗马的石头建筑出现在眼前,这不就是阿尔勒圆形剧场吗!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建筑还是有点被震撼到了。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阿尔勒圆形剧场(Roman Amphitheater),又称阿尔勒竞技场(Arènes d'Arles,意为竞技场或斗兽场)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公元一世纪罗马建筑,至今仍举办各种活动和表演,将古代历史与现代文化生活融为一体。

圆形剧场是一项晚期发明。自公元前三世纪起,罗马便开始在重要的葬礼上组织角斗士比赛。最初的角斗士比赛只是在广场上临时搭建的木制座位上进行。角斗士比赛的流行迅速推动了罗马帝国西部建造了多个圆形剧场。其中最著名的,也是规模最大的圆形剧场之一是建于公元前72年至公元前80年的罗马斗兽场。在公元二世纪和三世纪,它成为了整个罗马帝国的典范。

阿尔勒圆形剧场建于古城东北部,位于豪图尔山的北坡,高耸于城镇延伸至罗纳河的部分区域之上。为了建造这座纪念碑,南侧的天然岩石被夷平,山丘的东北侧也被抬高,以形成一个广阔的广场。

阿尔勒竞技场主轴线长136米,短轴宽107米,在罗马世界圆形剧场中排名第20位。竞技场呈椭圆形,21米高的正面由两层共60个半圆形拱门组成。其圆形结构,内外回廊,水平通道以及交替的楼梯,展现了精妙的建筑设计。这座圆形剧场可容纳超过2万名观众,专为战车比赛和血腥肉搏等活动而设计。这座竞技“神殿”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角斗士表演和狩猎的场所。

随着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覆灭,圆形剧场成为民众的避难所,并被改造成一座堡垒,增建了四座塔楼。剧场内建造了200多座房屋和两座小教堂,形成了一座小镇。竞技场中心建有公共广场,并设有两座小教堂:一座位于建筑中心,另一座位于西塔底部。

阿尔勒竞技场古迹的清理和修复工作始于1822年8月。市议会做出了重大决定强制购买建筑内部和外墙上建造的房屋,并将其拆除。在整个19世纪,进行了连续的修复工程。在多位历史古迹建筑师的领导下,进行了多次连续的修复。目前修复工作主要针对古迹的外墙和外廊。

圆形剧场隔壁是罗马柱廊剧院。它由凯撒的养子兼继承人奥古斯都建造,比圆形剧场早100年。剧院建于公元12年左右,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可容纳大约1万名观众。剧场供奉阿波罗,并以华丽的装饰向奥古斯都皇帝致敬。当然。罗马竞技场为大众提供动作冒险娱乐,而罗马剧院则提供戏剧和哑剧表演。剧院在中世纪进行了加固,其外部结构因建筑工程的侵占而消失。剧院的大部分石材被重新用于建造周围的建筑。这座罗马遗迹在17世纪末被重新发现,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考古发掘揭示了剧院的罗马用途。现存的只有几排座位,铺设着粉灰色格纹石地板的管弦乐队席,舞台幕布区,以及两根顶部带有碎片的高大大理石柱。剧院至今仍用于文艺演出。

阿尔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罗马古迹还包括阿利斯康(Alyscamps)墓地,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罗马墓地,因梵高和高更的杰作而享誉全球。罗马城市传统上禁止在城墙内埋葬。因此,城外的道路两旁通常遍布坟墓和陵墓,阿利斯康作为阿尔勒的主要墓地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这座墓地曾是富人的墓地,墓碑从简朴的石棺到精美的纪念碑,应有尽有。

到公元4世纪,阿利斯康墓地已经拥有数千座坟墓而备受欢迎,以至于人们从欧洲各地将遗体运到这里安葬。文艺复兴时期,这座墓地遭到系统性的劫掠。 如今,墓地已部分修复,成为一座见证1500年来的丧葬和宗教习俗的露天博物馆。 

文森特·梵高基金会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只有几幅梵高早期的土豆作品。目前艺术博物馆主要展出的是德国画家和摄影师Sigmar Polke的作品,他的作品反映了多种风格,题材和材料。他早期专注于摄影,后来重拾绘画,创作了一些抽象作品, 尤其在绘画中,他将颜料与化工产品混合,这种炼金术绘画方法增强了表现力,产生的的风景画很抽象,但蕴含着强大的物质性。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他创作的画作主要关注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瑞阿图博物馆(Réattu),这座拥有150年历史的著名博物馆坐落在罗纳河畔一座经过精心翻修的15世纪医院修道院内。博物馆虽然古朴,但其现代藏品堪称一流。馆内藏品包括18和19世纪普罗旺斯艺术家的作品和毕加索的作品。博物馆有几幅平面画,但看上去很有立体感,给我一个错觉以为是雕塑。

话说巴勃罗·毕加索不仅深受梵高影响,也曾到过阿尔勒,并有着深厚的渊源。毕加索曾在阿尔勒一位利口酒制造商的家中住过,也常常前往阿尔勒附近的卡马格地区,他在那里拍摄了一场斗牛表演。1971年,毕加索向阿尔勒的瑞阿图博物馆捐赠了57幅画作。这些作品均为毕加索亲手创作,是他当时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并呈现出无数的变奏:丑角,画家与模特,以及最为重要的火枪手——他一半是贵族,一半是斗牛士——的雄伟身影,以及一幅令人着迷的最后自画像。(完) 

附照片58张

1-阿尔勒圆形剧场正面

2-阿尔勒圆形剧场

3-圆形剧场演出日程公告

4-当年剧场有人住的情景

5-圆形剧场一角

6-圆形剧场一角

7-回廊一角

8-圆形剧场一角

9-圆形剧场正在举行格斗表演

10-两人格斗表演-白衣者是裁判

11-内回廊一角

12-上台阶去座位区

13-格斗表演结束后观众与表演者互动

14-内回廊一角

15-回廊一角

16-二层的回廊

17-二层的回廊上方有加固的痕迹

18-现在是观众加入-训练

19-观景台瞭望城区

20-观景台瞭望城区与罗纳河

21-观景台瞭望城区与罗纳河

22-圆形剧场一角

23-观众席是搭建的

24-观众席有乌克兰国旗飘扬-俄乌战争正在进行时

25-圆形剧场顶部

26-来到圆形剧场边上

27-圆形剧场曾经被当着采石场-这里的台阶没了

28-这里的台阶还在

29-阿利斯康墓地大门

30-阿利斯康墓地一角

31-阿利斯康墓地一角

32-罗马剧院

33-梵高基金会博物馆Polke专展

34-Polke专展一角

35-手线

36-组画

37-钢琴

38-无题

39-小提琴家Paganini-反映纳粹政权留下的伤痕的作品

40-炉子后面的伦皮

41-小巷左手边是瑞阿图博物馆(Muse?e Re?attu)

42-博物馆一角

43-肖像画很有质感-跟照片似的

44-博物馆展厅一角

45-这是一幅立体感十足的平面画,第一次见识

46-维纳斯的盥洗室

47-博物馆展厅一角

48-雕塑

49-毕卡索作品-肖像画

50-毕卡索作品-肖像画

51-巴雅姑娘

52-博物馆展厅一角

53-博物馆庭院

54-雕塑

55-博物馆展厅一角

56-博物馆展厅一角

57-铁锈作品

58-很有特色的博物馆小卖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