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游记(1)坐欧洲之星到达巴黎

4/23/25(周三)下午两点,我们按照车票上的提示,提前90分钟来到圣潘克拉斯车站欧洲之星站台。

 

 

过了验票口和安检处后,看到法国海关及移民局的人员在检查乘客护照、办理通关手续。

 

过程很顺利。五分钟后,我们来到候车大厅。这里人山人海,几乎连空闲的座位都找不到。

 

二十年前,圣潘克拉斯车站进行了耗资8亿英镑的翻新工程;车站内修建了一个安全封闭的终点站区域,用于欧洲之星列车经英吉利海峡隧道前往欧洲大陆。

 

每天有多达39趟欧洲之星列车从此出发,往返于巴黎北站、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

 

我们来到候车大厅时,有三列火车即将在90分钟内离开站台,大厅内可能聚集了两千名乘客,怪不得那么拥挤。

 

坐下没多久,一大群人站起来走向登车口。原来是前往巴黎的列车已经可以上车了,乘客们进行登车程序。

 

 

又过了半小时,又一批乘客走向登车口。这次我通过显示器看清楚了,是15:04前往布鲁塞尔的列车在八号站台登车。里面还提到,登车站台会在列车出发前20分钟公布。而我们买的车票是15:31前往巴黎的列车。

 

 

又过了半小时,到我们登车了。我们根据显示器指示,去了我们应该去的站台登车。

 

 

每一列欧洲之星由20节车厢编组而成,长达394米,重达800吨。我们坐在第十五节车厢里,列车编号9036

 

 

列车准点开出。一开始基本上是在地底下行驶。几十分钟后,来到英国东南部的肯特郡,准备进入英法海底隧道。

 

 

欧洲之星的最高时速是300公里,但在海峡隧道的最高时速是160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全长50公里,于1994年建成通车。列车在隧道中行驶了20分钟后,终于进入了法国加莱。这里阳光明媚。

 

法国与英国有一小时的时差。

 

 

欧洲之星的二十节列车中,其中一节列车是餐车。每节列车之间,有一个厕所间供乘客使用。

 

 

列车在里尔火车站作了短暂的停留。欧洲之星也有列车从伦敦直达里尔。

 

 

傍晚六点半前,列车已经接近巴黎北站,并且开始减速。列车到站的时间为6:41,全程两小时十分钟。

 

从巴黎北站下车

 

 

巴黎北站始建于1846年,后几经重建,目前是欧洲最繁忙的铁路火车站。

 

 

 

来到巴黎北站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去办通游卡的周票。

 

 

 

 

通游卡(Navigo Card), 是法国巴黎大都会区(法兰西岛地区)公共交通的非接触式芯片卡。

 

 

 

买通游卡周票时,最让我头痛的就是要在卡上贴一张自己的照片。因为不知道大小规定及其他要求,我们就带上照片交给工作人员处理。尽管照片是在十几年前拍的,工作人员也没怎么检查,就把它们贴在卡上。

 

 

 

通游卡的周票以每周一重新计算,周五起发售下周的周票。所以我们所买的周票实际上只会用五天(周三至周日)。

 

 

 

火车站内的厕所是要收费的。算了,忍一下再去酒店方便。

 

 

 

办好了通游卡周票后,我们乘坐巴黎地铁五号线,坐了一站后下车,在斯大林格勒站转车。

 

 

 

 

该站建于1903年。原来是另一个名字,到1946年,因纪念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而改为现名。

 

 

 

从地图上看,斯大林格勒地铁站东面是运河,西面是火车站,和同名的那座苏联英雄城市所处的环境很像。

 

 

 

从斯大林格勒站转坐巴黎地铁七号线,前往“194558车站方向。感觉这些地铁站的站名都有鲜明的二战色彩。(194558日是二战欧战胜利纪念日)

 

 

 

我们不用坐到终点站,而是在酒店附近的拉维莱特门站下车。拉维莱特门曾是一座十九世纪的巴黎城门。

 

 

 

该站有一个副站名,叫科学与工业城,大概反映了这一带的近况。

 

总体而言,巴黎地铁这几个车站缺乏电梯等残障人士设施,对老人、残障人士、及拿行李箱的旅客很不方便。至于它的卫生、治安、指示牌的状况,还令我满意。

 

来到了酒店登记入住。酒店位于巴黎十九区。(法国足球名将姆巴佩就是在巴黎十九区出生) 里面的房间面积、设施还算不错,就是没有微波炉(伦敦酒店的一楼餐厅提供免费的微波炉加热服务)。

 

 

 

稍后我出去溜了一圈。接近晚上九点钟,太阳刚下山,对面的超市准备关门。街上有很多亚洲餐厅可以去品尝。

 

 

 

第二天是周四。早上八点前,我们离开酒店,坐公交车前往巴黎市中心。

 

 

 

 

一来可以在地面上看看窗外的风景,二来避免在地铁站上上下下且没有电梯

 

 

途经圣丹尼斯运河

 

 

来到肖蒙山丘公园附近

 

 

经过华莱士喷泉。有工作人员来帮它清洗。

 

 

途经民族广场。位于十一区和十二区边界,于1880年法国国庆节时改用今名。广场上有艾梅-儒勒达卢创作的大型青铜雕塑《共和国的胜利》,描绘了法国的化身玛丽安。

 

 

经过比亚迪在巴黎的经销商。位于Reuilly 大道

 

 

 

隶属于法国经济部的一幢大楼。位于Bercy大道。

 

 

 

 

转车后,继续前往巴黎市中心。经过巴士底广场。

 

 

 

这里过去是巴士底狱所在地,直到1789年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随后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彻底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830年,复辟的波旁王朝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建立,当局决定在原巴士底狱所在地建起七月柱,以纪念在七月革命中丧生的人们。

 

 

1840年,五十米高的七月柱建成,并一直矗立至今。

 

 

 

 

我看过的一本旅游书中有一段介绍法国文化的,里面写道:有两个法语单词,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一个是Boulevard, 另一个是Avenue (都是林荫大道的意思)。我一直以为它们是英语单词,其实它们都是法语单词。在伦敦,广场被称作“Circus”, 而在法语中,它叫“Place”

 

公交车载着我们很快就过了塞纳河,我们已经望到了当天要去参观的第一个景点 - 巴黎圣母院,是时候准备下车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赞!谢谢分享!期待下一集! -夕阳红红- 给 夕阳红红 发送悄悄话 夕阳红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4:07: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