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好的皇帝坏的皇帝,全都一风吹了

回答: 维也纳游断想 一个好皇帝的末朝归路思芦2022-12-19 08:32:48

其实哈布斯堡帝国挺可惜的,如果君主立宪挺过20世纪,搁到现在绝对比欧盟更国际化。现在搞欧盟是把殖民帝国时代的全球化和国际化打碎了以后重来。

但是在19世纪,世界大势就是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个主题,到20世纪初,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奥斯曼、大清这些帝国都解体了,其中多民族的帝国还因为民族主义而四分五裂(包括大清,解体以后丢了外蒙但保住了疆藏,这算是解体程度最轻的了)。到二十世纪中期,就连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大英帝国都解体。这不是局限于欧洲的潮流,而是整个人类的潮流,甚至跟打仗的胜败都没有关系:大英帝国从近代到现代两百多年没打过败仗,甚至早早就完成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但也没用,也因为殖民地解放运动而解体,可见实在是不管皇帝好坏,在世界潮流面前,都无能为力的。

其实就全球化而言,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人文方面,都远远超过今天的程度:经济上,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全球经济秩序,不就是日本人在80年代提出的“雁行序列理论”吗?制度安排上,那个时代82天环球地球,可是没听说过需要申请签证?个人方面,一个捷克人,在匈牙利拥有大量田产,在维也纳朝廷做官,这张情况在哈布斯堡宫廷重臣当中太普遍了,各个帝国朝廷那时候可以说是任人唯出身,却可以完全无视国籍----因为民族国家和国籍这些东西,都是19世纪民族主义时代才有的,王朝和贵族家庭是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血统民族归属。

到了20世纪末兴起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浪潮,实际上是在19世纪的民族主义把全球碎片化了以后,以民族国家这个现实为基础,重新整合起来的“复古”努力,但是其程度比帝国时代低得多了。这可以看作是历史螺旋往复地向前发展的一个例证。

另外,你们居然进了司法宫。我前前后后加起来曾在维也纳住过半年左右,我都没进去过。跑得真全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