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清迈--从职场女性到陪读妈妈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没想过离开职场。虽然当时是计划回国的,而且已经有一家国内的英语培训机构让我去教学,所以即便是离开英国的职场也会在中国重新起步。
但是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应验了那句“计划没有变化快”的俗语。就在回国的前夜国内不允许外国人进了,我们在英国的工作和学校也都已经辞了。正当我们一家异常焦虑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来泰国,儿子京伦读国际学校,我提前退休。
当时来泰国时,我也许还抱着一丝愿望,等世界恢复正常了,我们再从泰国回国。但是自从来了泰国清迈,我们越来越喜欢这里,而且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和录取他的英国私校不相上下,所以我们应该一时半会儿不走了,读到高中毕业。京伦甚至说,为什么不早点带他来这里。

(京伦参加清迈的圣诞演出)
如果说来泰国有任何遗憾,那就是陪读在泰国不能就业(当然如果找到工作可以转成工作签证,但这非常难),陪读父母只能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过在工作了三十年后我也算是给自己放个假,也弥补一下那些年我起早贪黑工作,很少陪伴孩子的遗憾吧!
记得辞职的时候,我的上司和我说,如果在外面不开心就回来,总会有职位给你!我想一个人离开职场,能听到这句话也算是一种肯定吧!现在还会收到同事的邮件,问我们的近况。那天夜里,我还梦见回到她们中间,一起加入打疫苗的大军。我辞职前一直做的公共卫生工作Public Health Specialist Nurse Advisor,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打疫苗。每次出去我完成的数量总是别人的两倍,还总听见客户说,我们要那个中国护士,她打针不疼。虽然这是不久前的事情,我却有仿如隔世的感觉,有的时候会怀念那“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工作的日子。
在清迈的生活波澜不惊,我每天早上7:30把京伦送到学校,回到家先收拾房子。在医院有干净的习惯,最好无菌,我必须蹲在地上把地用消毒液擦拭一遍。之后就是读英语新闻,BBC、天空新闻、曼谷邮报等等,然后是我的学习英语和泰语的时间。在泰国用到英语的机会少了,为了保持英语水平,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大声朗读,自己和自己对话。我的泰语已经足够用于日常,打招呼、买菜、和工人沟通,在曼谷隔离我和京伦就开始了学习泰语,说不难,写太难了。
在泰国二次疫情爆发之前,我每周都会教英语,有大班,有一对二,我都尽心尽力教大家,眼看着大家都进步飞快,大都可以英语交流自如了。大班的12个人都是京伦学校的同学妈妈,孩子们读国际学校了,她们也非常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便可以和老师有效沟通,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进展。这个班我是免费教的,当时的初衷就是我来泰国之前就得到了好几个妈妈对我的帮助,从给建议到租房到安家,所以我想做些事情回馈她们。
在PTO(家长老师委员会)的帮助下当地的一家餐厅无偿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场地--非常美丽的环境,你们来清迈我会推荐这家餐厅,环境好菜美味。


(我们上课的餐厅)

(我们的学习小组)
当然刚到泰国的时候非常忙,有很多事情要做:置办家、银行开户、办续签、办驾照、办理各种证件。
现在业余的时间就用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我们在泰国的生活,分享给对旅居泰国有兴趣的朋友,也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存档。有朋友问,你是不是要当网红啊?其实我最近才对这些平台的博主有了一些了解,到清迈也面对面见到几个,有交流。我不得不说,我做不了,也做不到。这些博主几乎天天有更新,每天外出取材,几个小时编辑,再发往各大平台,他们太辛苦了!我从体力到精力都做不到,所以说在羡慕别人挣钱的背后,不要忘记别人的付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虽然我的文学水平非常有限,我还是愿意多动笔,相信每次都会有进步。也感谢你们会点击进来读我的文字,看我的视频,还有人对我的视频提出中肯的建议。
这些天世界的疫情日益焦灼,连泰国这样的抗疫模范生也沦陷,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生活,期盼曙光就在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