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四访贵州乡村小学

来源: 2018-12-17 16:03:1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今日中国:四访贵州乡村小学

记得我文学城里第一次写了一篇“今日中国,走访贵州乡村小学”,至今已经有七八年了。我保证过还有下篇,下下篇,但“虎头蛇尾”,“烂尾篇”,也许是我dztang的代名词。尽管我遵守我的诺言,每隔一年去那所家乐小学走访一下,但始终没有都写下来给自己一个记录,给以前很多捐款的朋友们一个交待,除了少数几个最接近的朋友。

家乐小学(2015年)

记得几年前文学城和路路行联合搞活动“路行天下”,为了得奖帮家乐小学搞点捐款,花了好几个晚上写一篇“一个来自科索沃的图章”,还发动群众。最终拿了一个小奖还换不成钱,郁闷半天,终于有个义工的朋友要去美国各处转转,用我的兑换券跟“路路行”订了个团,要换给我一点钱,我让他全部捐给了OCEF(海外教育基金会)用在了家乐小学的综合资助项目里。

长话短说,前两天收到了OCEF的一封信,让我激动万分,我再不完成这个“烂尾篇”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很多支持过家乐小学的人。

初访和再访家乐可以搜索我以前文学城发的帖,下面有些学校在我以前的访问中都有提到,尽管有些照片链接有些问题。

今日中国:走访贵州乡村小学纪实,2011(上)

今日中国:走访贵州乡村小学纪实,2011(下)

今日中国:再访贵州乡村小学(2013)

 

过去的八年里,亲眼目睹的家乐小学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次去家乐的时候(2015年),得到了贵阳的一个公益组织(IN44)包括一些企业家的支持,粉刷了外墙,硬化了操场,加建了厨房。而第四次去家乐的时候(2017年),学校的围墙也建了起来,由于要照顾六个年级和学前班,二楼还加建了简易楼板房,最近楼后面还加盖了老师宿舍。

今日中国农村最很容易看出来的变化是车速,2011年第一次去家乐小学,贵阳到织金县城,我坐长途车花了五个半小时;2013年,同样的距离,火车花了三个小时;而2015年,清镇到织金的高速通了,贵阳到织金花了一个半小时。

由于政府下了大力搞村村通公路,织金到家乐小学,大方到大海子小学(OCEF支持的另一所小学),全程通了水泥或沥青公路;织金到中山小学,大方到新民小学的路也搞好了一多半。2015年底~2016年初,以上学校都有了直通的水泥或沥青公路。最后几公里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还需要,但在颠簸的土路上去走访学校的现象不复存在。

家乐小学就在贵州知名景点织金洞的十公里都不到的山坳里,都能看着两座山之间的黔织高速(S55)从头上穿过,然而这里也是村村通公路的尽头,和外面轰隆隆的精彩世界相比,这里依旧沉寂。

家乐小学的问题就像全中国的问题一样:募捐点钱,把学校楼盖得好点,漂亮的课桌椅,建个图书室,就像国家花钱搞基本建设一样,但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是相对容易的问题。家乐小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老师,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家乐始终在为了找到老师而挣扎,不必是合格的老师,就是老师,最惨的时候我2011年在家乐,杨校长找了了小学毕业没多久的女孩带学前班和一年级。每年,老师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没有当地人愿意留下来。

江老师和李老师,其他都是支教老师。(2015年)

2013年我第二次去以后,固定的老师有了三个,杨校长,江老师,李老师,他们一直坚持到今天。没有老师的时候,学生们就放羊了,说好听点,自己做功课。万不得已,我们找到了绿之叶公益,后面又有木寸公益,他们派去的志愿者老师,支教时间至少一学期,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而我们能做的,让当地的老师,弄个太阳能热水器,一些基本的家具,买几个取暖器放在支教老师的临时宿舍里,那时还是借了当地老乡的房子。

这些年来,看着家乐小学的成长,我们一次次的问自己,我们这样做还能坚持多久?我每次去家乐都在问杨校长,“你们消防证食品安全证办好了”,”什么时候会下来?“,为什么上面还没派老师下来?”。没有这些证,民办的学校就不能转正,而一次次的让我失望。

但每年当我们听到多少家乐小学的学生去了官寨的初中,多少家乐出来的毕业生上了大学,看着江老师背着襁褓里的小孩去教课到今天,如今小孩已经上一年级了。。。当看到听到这一切的时候,这个多久就没有了期限。

一届届的支教老师,当他(她)们完成短期的支教后,很多依然在关心着他们教过的学生,他们生活过的家乐,一次次的回访,把朋友拉进去提供各种各样的援助,家乐的二楼的简易教室,老师宿舍都是当地和支教老师募捐来的。

通讯发达的今天,微信的群组把当地的和支教老师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个“家乐的朋友们”群组一直在成长。然而,十月底的时候,杨校长发出的一条短信让大家掉到了冰窟窿里,“家乐小学将要被关闭了"。这么多年来,众多支持家乐小学的人,把学校变成了颇具规模乡村小学,除了缺老师。不说别的,那里的图书室比我去过周围的那几所公立的要强不少。平时不发言的我在群组里提到,“从合理性来讲,家乐留着给低年级,比如1~3年级还有学前班是比较好的结果,否则资源浪费,小学生上学太辛苦”。

一个星期以后,杨校长又发言了,“家乐保下来了。以后是个教学点,只能教一二三年级和学前班,上面还要派老师下去”。呵呵一声,大概老天爷有眼,不在群里的官寨领导居然听到我们外面人的呼声了。于是,就有了下面OCEF的来信。

(注:信中提到的“民办公助”虽然和正式的公立小学比还有距离,但无论如何,今后起老师拿的是政府的工资,再有上面派几个老师下去,工勤人员转正也是指日可待。)

 

中国,不仅仅是农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并很不希望别人把我看作在做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旅行中,经常见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那么一件事让我难忘:那是在曼谷的大皇宫里,一幅大横幅,“中国XXX富豪团到此一游”,一群中国人站在后面合影。我在好奇,这是谁的主意写一幅这样的横幅?又是谁愿意站在这幅横幅的后面留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我觉得很奇怪,但没有办法解释。中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和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但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还见到的朋友里有的要搞一个公益组织,说起认识那个那个领导大人好办事。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搞成。

很多事情觉得奇怪,发牢骚,却也没有答案,但内心里还是想,“这里面就是和教育有关”。许多东西,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它们的价钱,更重要的是知道其中的价值。这就是教育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做不成大的,但帮几个学生一所学校还行。

七年多过去了,保住了一所学校,看到几个学生上了大学,也许他们以后不会像上面那些人一样在横幅后面留影,因为他们懂得了东西的价值。也许这里有些毕业生又回到了他们出生的地方,帮助更多的学生得到好的教育,就像家乐的江老师一样。

边上就是著名的织金洞却还没进去过,中国贵州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去了四次,一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背着一个不重的包,不用背负多少责任,认识了那么几个知心的老师,打开一瓶苞谷酒,看着月色里的家乐小学那蓝色的屋顶;早上起来置身在家乐的云海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来却见不到学校;再去寻找赵医生家的猪油拌面;哪一天还要去看看江老师的小孩上大学的时候;她爸爸说过要用小车去妥倮接我的,当时他哥哥杨校长就在边上,这是个许诺,不能不兑现的。。。。。。这是就是我始终追求的香格里拉

完。

借此深谢OCEF,文学城,路路行,还有众多帮助过家乐的读者。

来自OCEF的原文信:

贵州织金家乐小学资助说明

 

2010年秋季刘秀走访织金,在当地协调员赵德琴的推荐下,走访了明华小学、家乐小学、中山小学,这些学校都是在山村里的民办小学,资源条件欠缺,很需要资助来改善教学环境。走访后,OCEF开始在织金资助民华小学、中山小学、家乐小学、西湖小学等几家民办小学。

 

家乐小学在织金县官寨乡的家乐村,是一个苗族村寨。这所学校是杨光友创办的。他自己在学校做代课老师,同时找了周边村里唯一一位高中生——李银华来一同做代课教师。此外,断断续续的,学校也更换了好几位代课老师,主要是收入太低,有点文化水平的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后来杨校长弟弟的女儿江律君大学毕业,愿意留在学校做代课教师,OCEF就开始资助学校这三位代课教师薪酬。后来,绿之叶支教每年派支教义工到家乐,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乐的师资问题。

 

家乐是民办学校,一直担心被取缔。OCEF在织金资助的几所民办学校中,只有家乐小学目前还在存活。

 

OCEF在家乐开展的资助,最早图书资助,然后是学校校舍改善,随后的厕所修建,后续跟着有学生冬衣、雨靴、代课教师资助、支教老师物资、电脑投影等办公用品。具体可以查看附件1的资助明细。

 

从2011年至今累计资助金额

 

年份

金额

2011-2012

134350.3

2013

35416.8

2014

48388.6

2015-2018

56975.6

助学金

13100

合计

288231.3

 

 

2018年11月,家乐被中心校正式收并,四五六年级被分出去,保留幼儿园和一二三年级,剩下总人数30。杨校长和李老师以工勤人员的名义继续教学,教管中心派了官寨小学副校长陈启智来当临时校长。现在家乐小学性质是“民办公助”。杨老师李老师会有每月2000块钱的工资,以每年9个月计算。OCEF也从2018年12月开始正式停止了长达7年的代课教师资助。

 

虽然家乐转正了,但是依旧符合OCEF资助标准的乡村学校,我们依旧会继续关注家乐,为学校、老师和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中国事务组

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支教毛老师和学生们在建“家乐开心农场”,2015年。当然,在农场里,老师和学生的位置互换了。

教室内墙粉刷是2014年的事,我们经常是捐到一部分钱才做一个项目。2015年

学校的食堂还在建,贵阳IN44资助。那年我离开不久,学生们就在教室里吃饭了,不用再风雨无阻走15分钟的上坡去杨校长家门口吃饭了。2015年

2015年去的时候,李老师终于搬出了他的茅屋,住在了隔壁的崭新的砖瓦房。而曾经教私塾的他,三个小孩全是大学生,周围响当当的文化人。

支教老师宿舍外面,2015年。

支教老师在做饭,2015年

那么多支教老师帮忙,家乐学生聚餐,2015年

如果问我为什么一次次的回去,“为了看看他们的微笑”一定是答案之一,2015年。

短短的几天我又要离开家乐了,支教老师带他们出去郊游。2015年。

和很多同学拥抱告别,女孩们哭了,我忍住了。但告诉她们我会回去,2015年。就为了他们,我2017年又回去了。2018年的夏天,他们都去官寨中学了。

家乐的围墙起来了,2017年

2017年的校舍,最好的比较是回去看看我2011年拍的那张。

下课以前的注意事项,白衣服的是杨校长,2017年

孩子父母都在外面打工,补课,支教老师又当老师又当妈,2017年

酒文化,当地老师,支教老师,还有我,家乐的朋友。2017年

它让我想起七八年去织金中山小学拍到的一张照片,2017年。

织金中山小学,2011年

乡村小学就像一口井,而那些孩子们就像那些在井底的青蛙,而那些老师们就像是在往井里灌水。当那些挣扎的青蛙浮出水面的时候,他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世界。否则的话,他们看到的天空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当这个属于他们的世界真正的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会看到那些他们的父辈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当他们走出来的这一刻,机会在他们面前展示。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抓住每一个机会。至少他们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希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