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登山看极光
看极光是在夜间,那么白天做什么呢?度假村的管理人员早做好了准备,还有两项值得参与的活动,一是冰雕博物馆,二是乘坐狗拉爬犁。参观冰雕博物馆,只要是旅行社安排来的,不收费,自驾散客收费。乘坐狗拉爬犁项目不在旅行社承包之内,任何时候都得收费。去契纳温泉度假村游玩的人,
我们是第二天下午参观冰雕馆的。据介绍这是全世界唯一全年开放的冰雕博物馆,全馆由1000吨的冰雪所建造。有许多壮观的雕刻作品,也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冰雕小件。下面是冰雕博物馆参观所见:
冰雕管的外貌很有特色
这件作品是馆内最精致的
根据旅行时安排,3月7号我们还有二项活动,一是登山看夕阳,二是夜间登山看极光。二项在同一天完成。大约在三点钟的时候,管理处通知我们上山看夕阳。送客上山是两辆履带厢式客车,每辆有前后两个车厢,每个车厢可坐十几个人。但参加这项活动的人不算多,总共只有十几个人,包括七八个来自中国的大学生。他们和我们坐在一个车厢里,攀谈后,得知他们来自新英格兰的东北大学,学校放假,因此结伴来阿拉斯加游玩。尽管履带登山车开得很快,差不多30码的速度,但还是行驶了40分钟左右,方才到达山顶。山顶很开阔,中间有两个很像蒙古包的大帐篷。导游让我们进帐篷看看,说晚上就在这儿看极光,我们进去看了看,差不多50平米的面积,摆放了许多椅子,东边有一个吧台。导游指着一只烧劈柴的大铁炉子说,到时候里面很暖和。我们望去,火炉旁堆放许多劈柴。
上山的游客下车后便分散活动。我们沿着履带印转了转,拍照时想选角度,才去没脚印的地方,哪知道雪太深,淹没膝盖,赶紧退了回来。而那些学生很活跃,在雪地上蹦呀跳呀,还在雪地上打太极拳。我请他们为我们拍照,他们也请我们为他们拍了集体照。
山顶上很冷,我们被冻得缩手缩脚,表情僵硬。天色明亮时,远山近景尚可入目(见图4),等到太阳即将落山,眼前的群山,阴森恐怖(见图5),希望早早离开。我永远不会忘去年游三峡时,乘小船进入一个小山峡,在那里看到的阴森恐怖的景色,此后,我遇见了一系列怪异的事。如果知道这儿黄昏后如此阴森,我绝不会来。
在山顶上耽搁了近一个小时后,导游招呼大家上车。履带车下山的速度更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回到度假村。
厢式履带客车,这种车在雪地上奔驰确实很安全。
严寒使得表情僵直
山顶上的两个帐篷就是夜间看极光的取暖休息地,很像蒙古包。
天色明亮时,景色尚可入目。
黑夜即将来临,山色变得恐怖起来。
晚上10点钟,管理处招呼上山的人登车,说11点钟还有一趟车。看夕阳的人不多,但看极光的人却很多,两辆车都坐得满满的。这时候中国人不多了,我们这车厢就我们三个,那帮学生一个也没来。我巡视了车上的人,清一色的老年人,几乎都是夫妻结伴。
到了山上,因极光尚未出现,而四周漆黑一片,因此所有的人都集中在帐篷里,差不多有三十几个。尽管劈柴炉子里劈柴熊熊燃烧,但帐篷内的温度不是很高,勉强不冷而已。极地的冬夜,酷寒难免。但这儿的冬夜温度,比大兴安岭北坡的帐篷里的温度要高。我曾在那儿熬过差不多100天的出牧生活,对酷寒有深刻的认知。这儿外面沒景可欣赏,帐篷内却处处温馨,几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情景使人心热。
快到12点钟的时候,外面传来嘈杂声。我走出去看看,看到有十几个人的身影在黑夜中跑动,一个日本人指指这又指指那,安排人占据地点,放置三脚架,那阵势,和抗日神剧中的鬼子进村差不多。我看看天空,繁星满天,北极星接近天顶,大熊星座和仙后座交相辉映,只是小熊星座不太清晰,勉强可以辨认。我有些纳闷,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牙克石时,不太深的夜晚小熊星座是清晰可见的,现在为什么模糊不清了呢?按理说这儿的纬度比牙克石要高许多,小熊星座能够清晰辨认的。难不成整个地球的空气质量都下降了?
我回到帐篷里坐下不久,那群日本人都进来了,也还是有组织有纪律,他们都坐在一块儿,难不成他们组团旅游也有纪律限制?真的这样,这样的民族是可怕的。因为如果出现一个有能力的恶魔,会带坏一个民族。看一看二战前期德国民众如何醉迷希特勒,就会认为我的话绝非危言耸听。
午夜过了不久,外面一阵喧嚣,日本人纷纷出走。小牧出去看看,回来说是出现了极光,但气势不大,没什么看头。我说我也出去看看,我走出帐篷,沿着履带车印走了一段路,看极光气势确实不怎样,只觉得冷气阵阵袭来,于是就往帐篷里走。哪知道,腹部突然痉挛起来,全身跟着颤抖。我意思到现在必须尽快赶到火炉边,否则真的会倒下。我强撑着赶到火炉边,火炉边有人,但是我还是不离开,这儿总比中间的座位暖和。我在炉边站立一会儿,全身性颤抖消失了,但还是一个劲地打冷噤,我回到座位,然后裹紧羽绒服,过了一会儿,身体才暖和起来。
小牧发现我不对劲,问是怎么回事?我说从肚子里面打寒噤,全身颤抖。小牧去吧台要了一杯热咖啡给我,我说咖啡可能没用,要一点方便面吧!小牧又要了方便面。我吃下去,觉得好了些,只是数量太少。这使我意识到,天气寒冷,体内缺少热能,兼之可能有潜在的感冒,这一些因素造成了痉挛和颤抖,这时如果没有暖和的地方保养,送命都是可能的。
回去的时候,我刚走出帐篷,又一个劲地打冷噤,只不过比第一次轻。我赶紧钻进车厢,坐下后裹紧羽绒服,坐了几分钟方才缓解。这可能是刚才喝的咖啡和吃的方便面起了作用。
亲爱的读者,我不厌其烦地叙述这一经历,是希望如果你们冬季夜晚去极地观光,必须吃饱穿暖,感冒患者要格外当心,要多带高热量食品,以备不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