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带着洋媳妇回中国 1 北京(上)

来源: 2015-10-04 17:10:4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少小离家老大回,一转眼来美已经三十年。离家时我们风华正茂,如今大儿都已娶妻生子。惦记着国内的老人,同时洋媳妇也想看看中国,于是乘着四月春回大地,我们全家除小儿需要上学外全部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为了让孩子们多多了解中国,我们在北京停留两天,然后前往武汉看望老人,再去宜昌畅游清江画廊、三峡大坝。短短十天的行程安排得充实紧凑,老人和孩子都很高兴,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短暂团聚。

故宫

洋媳妇初次来北京,我们选择参观紫禁城故宫博物馆、景山公园、天坛和八达岭长城。这样,短短两天时间浓缩了古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他们对北京的精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下榻在王府井的金茂大酒店,离故宫走路只有十分钟距离。清晨我们来到长安街故宫安全检查处,街上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虽说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但前来参观故宫的游人熙熙攘攘。通过安检门,天安门城楼出现在眼前。平时电视里、图片中天安门形象充斥眼球,但只有在近距离靠近它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高大与神圣。穿过天安门买票进入故宫,太和殿展现在眼前。记得上次参观故宫正值酷暑八月,同行的美国朋友在烈日的暴晒下抱怨:为什么诺大的广场竟没有一棵草、一株树?导游简单解释为安全起见不可种树。当时我就奇怪难不成还真有金庸式的武功高手爬树翻墙进来?这一次导游解答了我的疑惑:太和殿前的广场地面由青砖铺成,横向一层,竖向一层,纵横交错向下一共七层,为的是防止有人挖地道潜进皇宫。故偌大的广场不是不可种树,而是不能种树。故宫占地面积甚广,殿堂一座连一座,但大多只是空壳子并没有多少可看的。所有宫殿大同小异,几乎每一座都是大门紧闭,偶尔也有一两个宫殿开着一扇小门,门前拉着一根红线禁止人们进入。游客或趴在窗前,向昏暗的室内窥探;或挤在半开的小门前向内张望。室内的陈设很有限,文物也很少,即使是珍宝馆东西也不多。我不由想起欧洲的皇宫,所有的房间和珍宝都向大众开放,而且个个房间都是富丽堂皇、奢侈之极。难怪一个朋友曾经说:和欧洲比起来,中国的皇帝太土了,就连龙床也只是一个土炕头。但是洋媳妇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大殿不开门似乎也没太在意,仍旧一间间看过来,并学着其他人的样子,透过窗户向室内观察。对于珍宝馆内的文物,更是一件件看得很仔细,不时还拿出手机拍照。

只有在近距离才能体会天安门的雄伟庄严

太和殿,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的场所,广场上的地转向下竟达七层

中和殿,皇帝前往太和殿之前休息和接受官员朝拜的地方

保和殿,皇帝钦点状元的地方

乾清宫,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寝宫

储绣宫,慈禧的寝宫,许多人趴着窗前向内张望

为数不多的开着门的宫殿

另一间,格局都差不多

龙椅,金光灿烂 

九龙壁

凤冠与玉玺

皇帝的土炕头

炕头外室的编钟

珍妃井,确定能装下人吗?

宫墙深深

御花园

侧柏,树干苍劲并散发香气

景山

穿过神武门我们结束了故宫的参观,我建议大家登上景山的万春亭鸟瞰故宫全景。洋媳妇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对人民的民俗民生,甚至连大妈们的广场舞都充满好奇心。上次我自己来景山时,公园里到处是自娱自乐的民众,有唱歌的、跳舞的、拉京胡唱京剧的好不热闹。本以为到这里可满足洋媳妇对广场舞的好奇心,可没想到不知为啥,今天唱歌跳舞唱京剧的全都消失了。洋媳妇有点小失望,好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大妈广场舞,走到哪儿都可看到,果然不久以后洋媳妇就如愿以偿。登山望远,故宫全景尽收眼底,一排排金色的琉璃瓦宫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此次行程十分幸运,蓝天白云相伴着我们的旅步,每到一处都是刚下过雨,天气放晴, 空气干净清新。我想这应该是老天爷对中国的眷顾,将其美丽的一面展现在第一次来访的洋媳妇的眼前,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实出发之前洋媳妇对北京的空气有点紧张,整理行装时反复问我是否需要携带口罩。我有点不高兴地对她说,全中国十几亿人口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也好好地活着,寿命并不比美国人短。如今蓝天白云下的中国之行使得洋媳妇不停地问“Where is smog?” 听到她的问话我很高兴,这不没给咱中国人丢脸吗?儿子媳妇对什么都感兴趣,一路东看西瞧、磨磨蹭蹭。我心里有点着急,时间不早了还有天坛没去呢!干脆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树就别看了,反正不是什么好事,解释起来又得讲半天,赶紧奔下一处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