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篇有关阿根廷的论文是这样介绍的:
“1900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别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半,是日本的一倍,略高于芬兰和挪威,略低于于意大利和瑞典。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797美元,高于法国的3485美元和德国的3648美元。 甚至在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然领先于日本,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大致相等。” 然而,一个世纪以后,阿根廷的人均GDP远不如上述国家,主要与政局不稳定有关。
“应该说,阿根廷拥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多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例如,阿根廷的人口只有印度的4%,但土地面积则相当于它的85%。占全国总面积1/4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阿根廷人经常自豪地说,"我们的平原从大西洋起,一犁头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会碰到一块石头。" 此外,阿根廷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稀有金属铍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二,铀矿资源储藏量名列拉美之首,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也比较丰富。
阿根廷的其他条件也很适合于经济发展。例如,它拥有5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海湾和温和的气候为阿根廷提供了许多不冻港。又如,阿根廷人主要是欧洲白色人种移民的后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7%。因此,阿根廷基本上没有民族矛盾。而且,总的说来,阿根廷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劳动力素质也比较好。
阿根廷早在1816年就取得了民族独立。19世纪60年代初,阿根廷结束了独立后的长期内战,政局趋于稳定。这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然而1930年的发生的一次政变为近70年的政治稳定画上了一个句号。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内,政府更迭多达25次,具有左翼、中翼、右翼倾向的军人政府和文人政府政府都曾登台亮过相。可以想象,这些政府的政策是很难前后一致或互相照应的。 “
以上资料与你所说”自身原因“是同一个道理,现今阿根廷遇到了债务危机,也陷入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不过,至于阿根廷人傲慢无礼什么的,我们这次没有遇到,经历到的却是友善、热情,从我女儿有贵重物品的包在乌斯怀亚失而复得,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旅馆、饭店工作人员的友好服务,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教授所言极是。我在计划旅程时了解到19世纪末,阿根廷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世界领先;至20世纪初,阿根廷因富庶而享誉全球。
所有跟帖:
•
后工业革命对科技和教育要求高,在西方国家很难看到阿根廷队学生
-nothere-
♂
(261 bytes)
()
03/05/2015 postreply
07:27:54
•
谢谢教授的分享讨论,很得益。
-广陵晓阳-
♀
(0 bytes)
()
03/07/2015 postreply
14: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