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gin class"的。既是新凤初啼之作,亦为厚积薄发所得。唯愿诸君读后有会心一笑,於愿足矣。(此所以本博客版主名为"博客一笑")
本人因旅欧时差 颠倒,一过 凌晨二点,即夜不能寐,虽欲效古人先贤闻鸡起舞之风范,然欧洲牛马皆有人养,唯独不见人养鸡,故此效贤之心只能作罢。只好眼观天花板,抱着与广大劳苦大众一起盼星星,盼太阳,盼着天明得解放的心情,渡此暗夜。人在床上,却一时心思故国,一时神游万里,文思泉涌,欲罢不能,拿起iPod,写下一段blog,每夜如此,却也凑下这篇杂记,纯为无心插柳之举。不过每当写完一段blog,情感既得发泄,心情也放松不少,眼皮即感沉重,故倒头蒙被重睡,第二天又成龙精虎猛一好汉。所以发现写blog乃对付失眠之良方,既不影响枕边人,也绝无药物常见之付作用,后遗症。此乃这次游欧之得一也。
杂感既要成文,就需组织安排一下。不然他人读之,不免以痴人说梦看待, 既无章法,又不知所云,这不浪费他人时间吗?但要安排一下,又有问题了。因美式文章通常要求是把最重要部分放在最前面,故美文风格是开门见山,高屋建 瓴。而中式文章通常是把最重要部分放在最后面,讲究的是层层铺垫,戛然而止。本人"学贯中西",一时美式思维,一时中式思维,再加上又是半夜"蒙察察"之时的思虑,所以你若要求本文前后呼应,一以贯之,那就"逼"人太甚,强人所难了。同时本文又不想被写成流水账,"第一天我们到巴黎,...,第二天我们到达米兰,...,"。所以本文就以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历史随想,宗教情怀为主题来安排,和各位分享本人逰欧所思所感所得。
说起衣服,全家老小是T恤短裤,一付逰客打扮。但去欧洲旅逰,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是进教堂参观。在欧洲,尤其是在意大利,大大小小的教堂是遍步全地,其乎全是天主教堂,真是"教堂多过米舖"。你若逢堂必进,则你须在罗马逗留一月不止。反之你若任何教堂都不进入,则游罗马八小时足够有余。一般来讲,游玩意大利,通常会去在米兰的米兰大教堂,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在梵蒂岗的圣彼得大教堂和西斯汀大教堂。然欲进教堂参观,须遵从教堂制定的服装规定,即"上不能露肩,下不能露膝"。但本团中有二位来自俄国的年轻女性,平时穿着颇为暴露,俗称"辣妹"者也。不过也不能怪她们穿着暴露,实在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本人也想暴露一番,无奈没有本钱。若是暴露街头,则花和尚鲁智深活现米兰,罗马矣。(在京剧舞台上,鲁智深通常是以袒胸露腹形象出现。有兴趣者可搜索中央电影纪录片厂当年拍摄的舞台纪录片"野猪林",袁世海老先生在其中扮演鲁智深。若能找到此片,当可知我意指何为)所以在各大教堂门口,有小贩出售纱巾,专为女性逰客满足教堂"dress
code"服务,从中牟取小利。两欧元一条纱巾,买上两条,肩头腰间一围,就可直入大门,无人过问了。而这种纱巾薄如蝉翼,围上后若隐若现,更添诱惑,不如不围。但教会怀抱鸵鸟心态,视若无睹,欺己欺人欺神,徒增笑柄。试想教会既自甘墮落,把敬拜的殿变成旅游热点,又怎能要求游客怀崇仰敬拜之心,着装端庄整洁而入?主耶稣当年在聖殿前掀翻小贩桌子,怒斥犹太宗教领袖把祷告敬拜的殿变成"贼窝"了,
言犹在耳,梵蒂岗衮衮诸公竟忘了吗?更有甚者,因圣彼得大教堂和西斯汀大教堂乃热点中的热点,没进过这两处就被算成没到过梵蒂岗。故这两处门口是游客排队如龙,烈日之下蜿蜿而动,非花上两小时不得其门而入,很是辛苦。故有当地旅行社推出special
package, 付45欧元即可参加,无需排队,从边门vip通道而入。至于这旅行社是否是"大祭司"亲戚所开,或梵蒂岗政府直接有股,就不得而知了。各大教堂内部确实是美轮美奂,绘画彫塑建筑无一不美,粍费人力物力不知凡几,但人内其中,直觉是入一博物馆,而非敬拜神的圣所。再加上天主教会又立偶像处处,全是所谓圣徒。我内人评论一语中的:"怎么这教堂像庙,到处都是菩萨?"本来我还想和她解释一下圣徒和菩萨的区别,后来一想,不提也罢。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彫塑和偶像也没有什么区别。凡此种种,天主教会做得真还不如摩门教会。最起码人家还能坚持非摩门教徒不能入盐湖城的摩门大教堂。由此看来,天主教需从内部革新,已是迫在眉睫之事了。何去何从,让我们多为天主教的弟兄姐妹祈祷吧。
再说一件与衣有关的趣事。法国尼斯素以阳光海滩闻名。此地海滩上只见遮阳伞林林总总,如雨后林中蘑菇勃发。但此地海滩是"容许无上装海滩",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女性泳客take
this advantage, 使我们这些外来人员很是"触目惊心"。我内人初入贵境,一见"蛮夷之人"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心中大为紧张,赶忙叫我家两儿"非礼勿视"。我劝内人切勿如此大惊小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矣。"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人家坦荡荡地向你直面走来,你的戚戚之心到也就荡然无存了。况且海滩上这么多法国男孩子在玩,人家从小在这环境中长大,也未见个个法国男人全成强奸犯。太太在我劝说之下,终于从最初的culture shock中恢复过来,惊悚之心略见平复。我对内人玩笑建议是否也入乡随俗一下,"呸,去你个老十三点"。她终于还是"着象"了。其实想深一层,亚当夏娃当初在伊甸园中遵守上帝诫命而活时,虽赤身裸体,但在上帝眼中"看着甚好"。后来当他们违背上帝诫命,偷吃分別善恶树上的果子后,起了羞耻之心,懂得要用无花果树叶遮蔽身体,上帝却大为愤怒,把他们赶出伊甸园。可见得上帝喜悦或愤怒并不在乎身上的一件衣服,而在于是否遵守上帝之诫命。我们今天在追求信仰的路上,是否也多多少少做过这些舍本逐末之事呢?
脚踩其上直觉无物。再加上滩大人稀,不象尼斯海滩人满为患,在黄金海岸各人的自由空间较大,更觉赏心悦目。各位若有机会,可到此处一游。
grass feed cow所产牛奶而制成的牛油,颜色更黄,香味更浓,而且富含一种对牙齿健康有益的物质,所以欧洲的牙医会鼓励孩子们多吃这种牛油。活了这大半辈子,现在才知道原来欧洲女郎那一口白牙是靠吃牛油吃出来的。将来牙膏公司做广告,可考虑放一头奶牛在画面上,"本牙膏富含欧洲牛油,浓度高达5%,?"。不知用这种牙膏刷完牙后,会不会出现一嘴油的局面?可能这就是这种牙膏久久未能面世的技术难点所在了。
breakfast里的面包),都是香甜松软,且有嚼头。在歺馆里点完菜后,侍者送上一小篮子面包,抹上牛油,正歺尚未上桌,味觉就已大为满足了。同时,对圣经中的话语:"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太4:4,在圣经这处经文的上下文里,魔鬼确实存引诱耶稣把石头变面包的意思 )更有体会了。原来确实有人以为单靠面包就能过活了。
加上鸡蛋,把面和好,然后把黑面团做成pasta,
黑pasta煮熟后,以盐,橄榄油,大蒜调味,十分香鲜可口。原来我一直以为中国人以前穷,闹过大灾荒"易子而食",所以连帶着发明了一些食物的吃法,像吃动物内脏器官啊,血啊,还有什么皮蛋啊,臭豆腐之类的。其实现在看来意大利人也不见得"文明"到那里,连墨鱼肚里的黑水都利用起来了。下回再见老外一说起中国人吃鸡脚爪,就犹如见外星人一般,我们也大可理直气壮地问:"
have you ever had squid ink pasta from Italy? or bloody sausage from
Germany?"。这墨鱼汁pasta也是属于好吃不好看的东西,刚端上桌,我大儿因刚修完AP English Literature课程,对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比较熟悉,他脱口而出,"这是Medusa的头发"(Medusa是希腊神话中一个著名人物。她美艳无比,但是因被人始乱终弃,所以满怀复仇之心。复仇女神就使她头发成为一条条毒蛇,也使她目光所及之处,一切有生命的都变成石头)。可喜的是餐馆没有在Medusa的头发上再放二个乌鱼蛋作为她的眼睛,不然我们就变成石头了。
剪裁合身。整个人看上去那是一个侍者,简直是大学教授(难道法国教育经费也紧张,大学教授须兼职?)。"大学教授"和我们聊了几句,见和我们解释菜单也是"mission
impossible", 遂建议不如我们把要求说给他听,他帮我们点菜。我一听正中下怀,因这家餐馆是以海鲜为主,我就告诉他除了三文鱼和吞拿鱼之外,其他你就选当令海鲜,拣拿手的送上来就成。他说没有问题。片刻之后,四道菜上桌,每人一道,俱色香味全隹。首先菜的美观就令人不忍莽动刀叉,海鲜更是鲜嫩可口,绝非美国一般西人餐馆中把鱼煮得"木渣渣"那般。我太太因是粤人,平时自负蒸鱼自有一手,对西人烹鱼颇有微词,认为是暴殄天物。但这次吃了法人烹鱼,不敢再说西人不善烹鱼了。在四道菜中,我们大家一致公认那道小龙虾pasta(?)为第一。因为一般来讲,虾一大,虾肉就老,但他那虾,个个长过我中指,不知是"天赋異秉",还是厨师烹饪得法,甚或两者兼而有之。总之那虾鲜嫩异常,粤语中有一词颇为传神,称为"弹牙"是也。再加pasta又是手工新鲜赶制,用我小儿之话形容,他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pasta。虾与pasta,红花绿叶,相得益彰。晚歺上侍者为我们选得葡萄酒,也相当好,因我太太是从不喝酒之人,但那晚上,侍者请她试酒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矣",我和她两人竟喝掉一瓶。我称她是"三十年不喝,一喝惊人"。歺后甜品也是侍者为我们选的,又是一个"满堂彩",法式甜品的特点"甜、香、滑"尽显,吃后一点没有腻口的感觉。为晚餐画上一个句号。我想为什么safeway,
costco不能在他们的蛋糕中少放点糖?既有益于消费者的健康,也能节省他们的成本,双赢的事,何乐而不为?难道美国人就是"好这个调调"?要说晚餐有什么缺点,就是太贵,四人一共花费大约二佰伍拾欧元左右。我出发时一欧元需要1.4美元兌換,换算成美元那就差不多要三佰大洋岀头了。不过欧洲是百物昂贵。在餐馆吃饭,一杯白水也需2欧元。所以我们进餐馆一坐下,一人一杯白水,就8欧元不见了。真是喝水也能把人喝穷啊!
tata, 纯生牛肉。当年蒙古骑兵攻入欧洲,打仗空隙时间,把生牛肉在马鞍上剁碎,拌上洋葱就食。这道菜就发明了,流传至今。
法国菜中的鸭子也值得一提。中菜中的鸭子佳餚比比皆是,北京烤鸭,广式烧鸭,南京盐水鸭,再加上八宝鸭等等,真是百花齐放。但法式鸭子另有一功。首先鸭肉较嫩,甚至还帶点粉红色,但鸭肉本身的鲜味一点不差。再加上厨师精心烹制的sauce,令人吃后欲罢不能,再加一盘。(附带说一句,鸭油是一种高级烹调用油,而且比较健康。特点是即使菜冷了,油也不会结冻。是好多法式烹调的指定用油)
本人由于身有痛风隐患,所以对这几种美食都是浅尝辄止,"戒急用忍",所以能与大家分享的也就有限了。
住
说起住,欧洲旅店房间都偏小,类似美国motel房间大小,绝没有美国hotel房间的尺寸。本人由于身材尺度偏大,在其洗手间内就有东碰西撞的感觉。我当年的公司内有一位同事从得州搬到湾区,接下来当然就是house hunting,东看西看,迟迟找不到合心意的房子。一日听其在向同事们发牢骚:"湾区房子太小,自称四睡房,五睡房。我在得州的一间closet都比这里的睡房大"。只听周围同事们一片"oh,I see"声,"no comments"矣。这位同事若到欧洲,不知要住那里了。还有若干注意事项:欧洲旅馆里的wi-fi远远不如美国,美国其本上都是免费上网,但欧洲全要收费,从五欧元五小时,到十六欧元廿四小时不等,你若帶孩子旅游,现在的孩子们全是离开网就不能过日子的人,你的上网费可能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在出发前一定要买好电源插座的convert,不然你所有的需充电的东西都无法充电,因美国插头插不进欧洲插座。瑞士插座又与其他欧州国家不同。我们家中原有一个convert,出发前想到Radio Shock, Best Buy再买多一个,居然因八月是旅游高峰期,市面上断货,无奈之下,只好帶一个convert上路。现在人出门旅游,基本上人手三大件需充电之物:iPod或laptop,手机,相机,男士还要加上须刨。现在一家四口,只靠一个convert, 每晚需充电之物大排长龙。本人白天是tour leader, 到晚上就成charge coordinator。每样东西充电到50%就拨下来换一个充电。如此操作下来,到也不辱使命,一路上没有激起民变,不过代价就是每天半夜三更要起床换充电的东西。当年生儿子不需半夜起床喂奶,现在为安抚儿子却需半夜起身充电。可见欠儿女的债是逃不掉的。各位同仁需谨记此教训。不过一想起欧亚美澳四处的电压插座之不同,就令人气结。联合国诸公为什么不能在这件事上为升斗小民做些实事。电压即使不能全世界统一,最起码可以统一插头,插座,灯座,电话接口之类的东西吧。在这件事上做得最好的是全球的电池厂商。在美国买的一件小电器,绝不会跑到中国会买不到相应的电池(不过不知道钮扣电池的情形如何)。看来全球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我们这次游欧是以参加旅行团的方式进行的。你问我是否会推荐这个旅行团呢?这得看你有什么条件限制及想达到什么程度。首先你若要携带老人或幼儿同行,则这个旅行团就不适合你。因为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基本日程安排是上午7点早餐,8点出发,游玩一天,晚8点半左右到达下一个城市的旅馆,然后周而复始。所以每天都在装箱整行李,游玩,折行李。这样连续十几天,老人和孩子会吃不消。其次你若追求享受的话,这个旅行团也不适合你。因为一路上住的酒店档次较低,连Holiday Inn Express的档次都不到,最多比motel好一些。对此你都要有思想准备。最后你若想对各地文化历史人文要作深入了解的话,那么你也应该放弃参加这个旅行团,因为这个旅行团在每个旅游点都只作短暂停留,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你根本无法作深度探讨。这个旅行团的最大特点是便宜,游览的地方多。我们这次游欧纯粹是作"湿脚"之旅,所以这个旅行团倒是顶适合我们的。有兴趣者可去网站www.goeugo.com一览。
"行路难"其中一部分的难是如厕难。这有关input 和output的问题是每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当年读计算机课程的时候,教授反复叮咛写任何程序首先就是要处理好input 和output。在欧洲旅游,input一点都不难解决,但处理output就有点难度了,特别对女性来说。造成这困难有几个原因:首先我们旅行团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旅游巴士,车上虽有厕所,但非紧急情况不准使用。导游安排我们平均每二小时可以如厕一次。无论男女老幼,都需接受这个"patty training"。这也是另一个老人与幼儿不适合参加这个旅行团的原因。其次,欧洲厕所绝大部分是收费厕所,所以身上得随时准备一把硬币。没有硬币者免入。最后是男女厕所在设计上的欠缺,使女厕长期处于不胜负荷的状态。一到"放风"时间,女厕门口立刻长队如龙。若干年前,NYU有一位女博士候选人,花了三年多时间,调查了一万多个男女公共厕所,亲自蹲点测量,用大量的数据证实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结论:女厕的数量应双倍于男厕的数量,在某些场合,甚至应该三倍。所以各位若有读高中的儿女,特别是女儿,至今还未定将来读大学的专业方向,不妨可引导他们读建筑,首选公共建筑设计,专攻厕所设计,成为专业厕所设计师,应不难出人头地,谁说在如厕这件小事上,不能做出一篇大文章呢?
参加旅行团要被帶去购物,这已成题中应有之意,旅行中不可承受之轻了。我们也被帶去购物三次。一次是去买手工制的皮包,一次是去买香水,还有一次是去买水晶玻璃。我对这些事的宗旨一向是"不赌就是赢,不买就是赚"。因每次购物前都有产品历史介绍,我就把购物当成上课增加知识的机会了。原来香水的起源也有一段故事。当年法国生活条件相当恶劣,即使贵如皇帝大臣,一年到头也不能洗一个热水澡,蛮夷之人茹毛饮血,体味较重。庙廷议事,皇帝大臣共居一堂,讨论一热烈,难免有热血沸腾之时,再被礼服一裹,不免"香汗淋漓","香气"也就喷薄而出,用网上流行语言,就是"王霸之气尽露"了,大家臭味相投,一时甚为不堪。于是国王悬赏要求解决这个问题,重赏之下,能人尽出,香水于是就诞生了。不知大名鼎鼎的Chanel No.5是否也是当年御用之物?
风土人情,所见所闻
首先,国力与道路清洁度相关性甚大。由瑞进意,瑞士道路淸洁,街上纸絮落叶皆不见。但一入意境,立马就见街角处落叶打旋成堆,上面有几个花里胡哨的塑料袋子随风飘飘荡荡。这就是国际大城市米兰所要给人留下的印象吗?以后进入卢、德,街道又变得清洁整齐了。所以对做统计模型的同仁建议,若要预测道路清洁指数,可用GDP作为自变量。
摩,卢等国皆弹丸小国,开车不用一小时,即可横穿全国。小国寡民,却一个个又富得流油。在周围大国眼中,应该皆是待宰肥羊。但奇妙的是这些小国居然一个个生存至今,实在不明白他们的生存秘诀是什么。比如说卢森堡,应不是战略要地,当年希特勒也就没有驻扎重兵,同样,盟军也就没有大肆轰炸这里。所以卢森堡的绝大部分建筑、古迹就被保存下来。反观波兰,应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四战之地,一战,二战都在波兰打得热火朝天。可见这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是一件十分要紧之事。
历史随想
旅经罗马,角斗场(Colosseum)是每人必去之处。这座几乎有二千年历史的建筑,蕴含着许多建筑学,工程学上的精彩绝伦的杰作。直到如今,它的排水系统还在工作。(附带说一句,罗马人今天喝的自来水,也还是通过二千年前的引水管道来的。因为管道中产生的矿物质和细菌,外来游客的肠胃不能直接喝生水,一定要喝瓶装水。)但是看着黄沙覆盖的角斗场地,被其所遮蔽的囚室牢房,遥想当年角斗士,大部分出于战俘奴隶,被从暗无天光的囚笼趋赶上角斗场地,人兽相搏,或人人相斗,直至一方血溅黄沙,性命尽失,为的只是大众娱乐,真是人间至惨之事。实难理解当年大众居然能冷血如此,妄顾人命至如此程度,人性的堕落真令人不寒而栗。二千年一路走来,难道有丝毫进步吗?万人坑,屠城,集中营,毒气室,一直到把坦克车开上长安街,用化学武器对付本国人民,等等不一而足,屠夫们一个个"青出于蓝",唯恐在杀人比赛中落后。圣经上说的明明白白,"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罗1:28)。邪僻之心一起,各种恶行也就做出来了。
当年在角斗场上相搏的有很多是被俘的基督徒。一句英文谚语"Poor Christian faces lion alone"不知包含着多少弟兄的鲜血,但在康斯坦丁大帝畈依基督之后,一时教会势力大増。在教会的强力反对下,角斗娱乐被废止了。血腥遍地的"人间地狱"成为传播福音的佈道场。至今十字架遗迹仍清晰可见。而最后保护角斗场仍是教会。因历史上有一度角斗场沦落成为罗马无家可归人士的栖息地,角斗场被破坏得一塌糊涂,火灾连连,是罗马教会的大主教大声疾呼,动员各界力量,才把角斗场保存下来,最后成为今日的旅游热点。角斗场若是有灵,当也想不到保护自己的竟是当年被屠之人的后裔吧。
一路走来,"罗马帝国"一词在导游口中屡屡出现,当年罗马帝国的疆界真是令人震惊。整个欧洲,再加上北非,中东都在其统治之下,在仅仅依靠马车的落后交通条件下,罗马帝国是如何保证它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行政效率的,至今想来,仍有一点匪夷所思。不说横跨地中海,单是翻越阿尔卑斯山,就令人不可想象,怪不得好多罗马士兵翻过阿尔卑斯山,由意大利进瑞士之后,就一辈子再也没回过家乡,成为今日瑞士人的先祖。要不是天山山脉阻挡,罗马帝国真有可能打到中国,到时康斯坦丁大帝vs.汉武帝,大將安东尼对阵卫青、霍去病,这真比"关公战秦琼"好玩多了。不过好在没有打起来,不然受苦的还是两边的百姓,"最憐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中人。"要说治下疆界辽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都远远不及罗马帝国,我国历史上唯一能与之比肩的,只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了。不过我对把成吉思汗,满清王朝算成"我国历史"中的一部分,算成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这种历史史观有点不敢认同。因为根据这种逻辑,只要统治过中国达一定年数的,就是我们的祖先,那么日本人若不是统治中国八年,而是八十年,一百八十年,难道他们也就成为中国人,难道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会这样写:"?天皇是我国历史上极伟大的一位君王。雄才大略,天纵英武。在其治下,我国疆土扩展至中途岛,夏威夷,西伯利亚,泰国,锡兰,印度尼西亚等地,使我国疆土扩展一倍有余,为中华民族在地球上休养生息立下不世之功。?"今天多少人还记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中的冤魂,更有多少人知道在元朝汉人地位低下到何种程度,仅高于牲口而已。当时每个村庄里汉人女子的初夜权全归蒙古人,所以当时汉人为保血统纯正,妈妈都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头生儿女。这种惨事我们都忘记了。我现在不是说我们应把蒙人,满人赶尽杀绝,但我也要指出我们大概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会在舞台上,电视里尽情赞美颂扬统治过自己的异族君王。什么"一代英主忽别烈?","乾隆大帝十全武功,十全君王?"等等,不知道这是荒诞还是荒谬,抑或兼而有之?人家俄国也被成吉思汗统治过,我不知道俄国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是如何编写的,最起码人家没有封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或者"?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什么什么的。今天我们对蒙人,满人全能放过,唯独对自己的同祖同宗的台湾同胞就是不能放过。什么运动会也不能参加,举什么旗,用什么英文译名,全要斤斤计较,必欲全面封杀而后快,真不知是什么心态。"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宗教情怀
佛罗伦萨,是一个非常优美的意大利城市。
当年徐志摩先生很热爱这个城市,给了她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译名:裴冷翠。其实志摩先生的翻译更接近意大利语的发音,而佛罗伦萨一词是从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因今日在汉语外文翻译中,英文翻译占主导地位,裴冷翠一词渐渐鲜有人知了。由此可见话语权的重要。佛罗伦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当年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文艺复兴以前,欧洲全地神本主义流行,神权政权合一,教会在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其实这并不合圣经的教导。圣经中说:" 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路20:25)"。这个教导就是今日宪法中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在中世纪,无庸讳言,由于教会违背了圣经中这个教导,掌握绝对权力,导致一系列腐败黑暗事件产生。而为了掌握话语权,教会竟然禁止信徒阅读圣经。由此可见,当时的教会压制人们思想到何种程度。而且教会也把自己牵涉到一些教会不适合的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领域中去,像日心地心的争论,人体血液循环的学说,等等,更恶劣的是教会动用手中的权力,把一些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争论,上升为神学上的争论,妄顾科学上的发现、证据,动不动就宣告对方是异端,是邪教,把人放上火刑架烧死。凡此种种,导致新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发生。事实上,新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先后发生,并不是两个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领域。文艺复兴本着人本主义的精神,冲破了人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枷锁,各种新的思潮,新的文艺表现形式和手法,新的科学理论和发现层出不穷。而今回首,文艺复兴时期真是群星灿烂,百花齐放。但是随着人本主义的不断提升,发展到现代,终至出现人高于神,"人定胜天"的思想理论。今天我们把神一点一点排除出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来应该"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但是现在"该撒"占据了越来越多本应属神的领域,像是伦理,道德,良知等等。在人们心目中,是非标准越来越模糊,绝对真理被相对真理渐渐所代替,导致今天普遍人心冷漠,无望,消极。世界各国的自杀率,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自杀率不断上升,各种恶性案件的发生,作案手法越来越残忍,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们确实应该思考:神本耶?人本耶?求神给我们智慧,让我们掌握平衡,不要走向偏路。
结尾
行文至此,时差已被调整,失眠也渐渐"失踪",它既不来烦我,我又何需再去寻它?"相忘于江湖"也是一件美事。而且隨着旅途的结束,"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思考,渐渐也成为"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回忆。杂思杂感应该也就在此封笔了。个人逰欧的旅途可以结束,但我们每人岂不正走在一个永远的人生旅途上吗?旅途中的酸甜苦辣,喜乐忧愁每人各有不同。但每人在旅途中也一定有所思所想。人生存在的意义,灵魂归宿的终点,可能是一个沉重飘渺的话题,但却不正是这个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人都需回答的问题吗?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罢了。你对"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两个旅途中经常要问到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今天是逰欧最后一天。古人有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话通常有两解。一解是指读万卷书犹如行万里路,取的是开卷有益的意思。另一解是指既要读万卷书,也须行万里路,取的是理论须结合实际的意思。今有陈氏第三解,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取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淺",学问终在书本外的意思。粗粗一算,若把横渡大西洋的里程计上,这次旅程远远超过万里,途中所思所得希望也应过万卷了吧。我要睡觉了,明天就要打道回府了,有空下次再聊 ?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