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海岸游记 (赌城--大峡谷--旧金山--洛杉矶)3

三)晴空下的风车和雨中的旧金山

送交者: 瞎子

  从大峡谷回到拉斯维加斯,已经是半夜,经过一个短暂而饱满的睡眠之后,我们踏上了这次旅行中最长的一次车程:从拉斯维加斯到旧金山。我们清晨出发,日暮到达,经历了加利福尼亚贫穷荒凉的东部山脉沙漠,也见识了它繁华热闹的西部平原。

  说实话,经过PRIMM小镇,离开内华达沙漠进入加利福尼亚时,我根本没想到这儿是加州。在我的印象里,加州总是繁忙拥挤热闹富庶的,有着太平洋沿岸特有的阳光明媚,和生机勃勃的大都市。因此,在15号高速公路上以95英里的时速和其他众多的车辆狂奔时,我望着窗外八千英尺高的克拉克山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荒漠,荒漠,还是荒漠,山都是光秃秃的什么都不长,一月份仍然是冬季,这里的草甸却干燥得没有一点水分,在晴空万里之下无精打采地耷拉着,那些粗壮的剑麻也有一搭没一搭地零星分布在旷野之中。除了这条干线上川流不息的车龙,没有别的地方显露出一点生气。

  开了好一阵子,前方才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市镇。忽然我发现不远处停泊着密密麻麻上千架飞机。我知道不远的埃尔文有一个武器中心和军事禁区,开始以为这些各式各样的飞机是那里的收藏品,但仔细看过后发现不对,里面不仅有军用飞机,更多的是民用飞机。这些飞机的种类很杂,从螺旋桨到小型喷气客机,甚至最大的波音747都有,而且机身上的标志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所有航空公司标记。我们从这个巨大无比的停机坪掠过,这么多飞机紧紧挤在一起,蔚为壮观。我至今都没搞清楚那儿是一个飞机修理厂呢,还是一个报废飞机的处理站,可它们都看上去光鲜无比,似乎才整修过,不少浑身涂得白白的,正等着上漆呢。也许……是准备给好莱坞拍电影用的飞机道具储存处吧,有这个可能。

  这个镇子并不大,但从这里,我们要离开15号高速,通过两条州内公路上到前往旧金山的5号高速公路上去。我们在一个路边加油站停车加油,趁这个间隙,我漫无目的地乱逛,随意上了一座公路桥。这天的天气很好,天空湛蓝,阳光充沛,稀薄的云层被拉成了几条疏落的细线,穿越天际。我向前方望去,忽然看见远处的山脉顶部,似乎有排列成阵的东西。

  被好奇心所驱使,我沿着桥一直走到公路那边,又往前走了一点,终于看清楚,远处山峦的顶部,是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风车。这么壮观的风车阵以前我只在电影里见过。和古老的荷兰风车不同,这是风力发电用的,三个叶片长长而狭窄,呈梭形,加上椭圆突出的轴,很象夸张变形了螺旋桨搁在高大的底座上。一辆皮卡从眼前的公路下去,穿越山脚下平坦的荒漠,一直朝山那边开去,它的身影越来越小,在布满山顶的风车阵下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

  让我高兴的是,接下来的路线正好穿越这座山峰,当汽车在山坳之中蜿蜒穿行的时候,两边的风车阵就在不远的山顶上,可以看清楚它们白色的外壳和巨大的叶片。从远处看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只有从近处的山下公路望去时,才发现它硕大无比,每一个都有四五层楼那么高,狭长的金属叶片缓缓转动,将耀眼的阳光反射过来。它们排列成声势浩大的方阵,在蓝天下显得雄伟异常。


  穿越这片山脉,我们似乎进入了广袤的平原。这里和我想像的加州完全不同,到处是犁得整整齐齐的土地,灰黑色的土壤显示出一种湿润肥沃。春天还没有来,田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一直延展开去,两股道的公路就变成了其间一条窄窄的细线。

  由于是两条干道之间的乡间公路,来往的车辆都很少,外面的风景也很单调,不过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曾经经过一片硕大的果园,两边都是低矮而光秃的果树,排列整齐,相隔适度。我们的车子保持85英里的时速,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才穿越它。

  我们向西一直碰到5号高速,然后转头向北,汇入了繁忙拥挤的车流。这里离海岸越来越近,随着空气慢慢变暖变潮湿,植被也和刚才穿越的荒漠大不相同。间隔来往车辆的隔离带不再是荒凉的沙砾,而是青翠碧绿的草地。它保持了丘陵原貌,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之间浑圆起伏,风吹过的时候,那些青草就随风摇摆,明暗不定地变换着绿色。向右看去,是刚刚跨越的山脉,它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只有那些仍然积雪皑皑的山顶提醒我们曾经领略过的荒凉寒冷。

  5号公路虽然是联系加州南北的最主要干线,却一边只有两条道——美国的高速公路大多如此,但在地广人稀的德州感觉不到拥挤,在这里就不行了,我们经过的时候,北上的还好,没有堵得特别厉害,南下的就没那么幸运了,长长的车龙绵延十几英里,一动不动,我看见不少人一边等着,一边看报纸,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另一个不习惯的地方就是觉得加州的人开车比较不管别人,只顾自己快活。在德州,虽然大家的车速都比较快,但超车后都会自动回到右边的正常道上,这儿倒好,超车道挤得要命,正常道空落落的,偶尔才有几辆老爷车优哉游哉地经过,想来加州人都比较着急,觉着一次次换道超车麻烦,弄得我只好不停地从右边超车,一边加速一边提心吊胆地留心前面有没有谁开得特别慢,免得撞上。

  其实,从拉斯维加斯到旧金山这一路上,要路过不少国家公园,包括死亡谷和以风景秀美著称的优胜美地(YOSEMITE)——至今我仍然觉得这个音译实在是棒极了,但路途实在遥远,就这么一路拼命赶也要开八九个小时,没有办法绕道进去游览。不过这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冬季许多景点都会因为危险而关闭,绝对不如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游玩来得尽兴。这么一想,倒也释然。

  接近旧金山湾畔的这个大都市时,已然天黑,都会所特有的气魄渐渐显露出来,路面陡然宽敞,五六条道并行。但比开两道的高速还要紧张,到处都是车,大家都开得飞快,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你只能紧紧盯着前面的尾灯。这里山海相逢,道路起伏不平,一上一下之中,可以看见来往车辆密密麻麻的灯光,煞是壮观。我感觉我们是被裹挟进了一个巨大而飞速行进的洪流之中,不由自主跟随它的节奏,一直向海湾边上冲去。

  进入旧金山DOWNTOWN,又是另一番体验。宽阔恢弘的公路不见了,单行的小路一条接一条,纵横交错,每开个几十米,就是一个红绿灯,而且还得小心留意单向的指引牌,免得走错方向。最要命的是这个城市是依山而建的,道路的坡度大得惊人,许多时候我不得不把挡位放在从未使用过的起步挡,否则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爬坡。如果是在一个巨大的上坡碰到红灯,那真是一场恶梦,连自动波的车都会朝后滑溜,后面的车应该早就适应了这里的地形,跟得特别近,我只好既踩刹车又拉手闸。灯一变,又手忙脚乱地边放刹车边放手闸边启动,这时候后面的车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喇叭摁得震天响,让人又平添一份心烦意乱。好不容易到了旅店,我已经累得精疲力竭,搬行李的力气都没了。

  直到第二天,在市中心游览这个美丽的城市时,我才发现这样的街道是如此迷人和富有情趣。

  其实那天的天气并不好,一早起来就乌云密布,我们早早地开到海边的渔人码头。从山坡上的酒店把车开出来,就可以俯瞰到整个海湾,木质的码头,林立的游艇桅杆,在乌云下呈现黛绿色的海水,往返飞翔的海鸥,尽在眼底,这样的景色确实使人心旷神怡。不禁想,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夏日,坐上慢悠悠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从山坡上晃晃荡荡地前往海边,绝对是一种悠闲的享受。旧金山人的泊车功夫应该算是一绝,在这么陡的坡度上,居然能够将车精确地停进窄小的车位,真够难为他们的了。

  渔人码头这个名字就很吸引我,但是在我来以前,从不同朋友那儿得到的消息是褒贬不一。直到走在那些因为年代久远而呈现黑色的木板上时,我才意识到这里的别致韵味。是的,这儿已经不再是一个码头,而是充斥了酒吧餐馆和售卖纪念品店面的商业区,但这并没有使得它独特的气息消失。那些木头搭的别致二层小楼将整个码头立体起来,在这些踩上去咚咚作响的阶梯和楼板上行走本身就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如果觉得商业区里人太拥挤,你可以穿越它一直走到海边的尽头,从那里可以享受凉爽的海风,远眺雄伟的金门桥,或者打量停泊在附近密密麻麻的各种游艇,它们的桅杆高高竖起,形成一片小小的密林,随着海浪轻轻晃动。几只海鸥迎着风,在其间飞翔鸣叫。

  向北边望去,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岛屿,那就是曾经让人毛骨悚然的阿尔卡特拉兹岛。很长时间,这里是重囚的关押地,号称全美条件最严酷也最难以逾越的监狱,后来废弃不用而成为一个观光胜地,但让我记得这里的,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好莱坞有名的动作片《勇闯夺命岛》,那个惊险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岛屿上展开的。


  天上的乌云越来越浓重,海上的风也越来越大,远望闻名遐迩的金门桥,都觉得它在风中微微抖动,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说这座著名的吊索桥的确会在狂风中扭曲抖动,这反而使它更加安全不容易断裂。从渔人码头望去,它深红色的身影变成了几笔优美的线条,横亘在云层之下,海面之上,群山之侧。


  渔人码头是终日喧闹的。这不仅来源于川流不息的游客,也归功于码头边栖息的一群象海豹。它们大约有一百多头,以码头附近的防波堤和平台为家,整天热热闹闹地扎堆儿,和来往的游人相安无事。它们的叫声有点象狗叫,但嘹亮得多,好几百米外都能听见它们“嗷嗷”的叫声。靠在栏杆边,看只有几米远的它们抬头摇晃着脑袋乱嚷嚷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如果你能长时间忍受它们分贝的话。这种喧嚣有时甚至让一些象海豹自己都受不了了,于是它们轻巧地一扭油光锃亮的身躯,倏地一下潜入水中捕捉食物去了。


  渔人码头的商业区还是值得一逛的,东西富有本地特色,价格也不贵。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在不少地方贴着醒目的标记,告诉你在这儿可以拍到不错的景色,我怀疑这是柯达公司出的馊主意并且提供的赞助——它的商标就醒目地印在提示牌上。说老实话,这样“好心”的提示到让我一下子失去了在这儿拍照的兴趣,虽然那些地方的确是能够拍到不错的风景。

  潮湿的海腥味随着风,越来越浓烈,我们知道大雨即将来临,只好匆匆离开,就在我们回到保留着百年前优雅古老欧洲风格门面的酒店时,雨水恰到好处地来了。按照计划,我们匆匆结帐,将车驶离旧金山。路上,特地在离金门大桥咫尺之遥的地方缓缓绕了个圈,雨中,它高耸入云的桥柱掩映在一片雨雾之中,愈发显得壮观。我们不能拍下它,却用眼睛记录下了它的宏伟。

所有跟帖: 

回复:美西海岸游记 (赌城--大峡谷--旧金山--洛杉矶)3 -citytiger- 给 citytiger 发送悄悄话 (120 bytes) () 05/02/2004 postreply 23:44: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