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回国观感(3):游客眼里的三峡大坝

本帖于 2014-05-09 17:59:42 时间, 由版主 嘉崚子 编辑

2014 回国观感(3):游客眼里的三峡大坝


这次回国,因为LD是湖北人,那三峡大坝就是必看的了。本来还想去看看张家界和凤凰,但是因为时间紧张而作罢。以前从未游览华中的经济文化中心武汉,这次走马观花看了一下,印象很好,很繁华。以后会介绍。此贴主要是三峡工程,一个游客眼里的三峡大坝。

三峡坝区的绿化相当的好,到处都是树木和绿地,生活区更是花草遍地。此处地广人稀车少,但还是有很严重的雾霾。天气预报是晴天无云,但是浩瀚的高峡平湖一片雾茫茫,下午五点太阳就看不见了,而日落时间应该是7点左右。可见中国不仅是大城市雾霾日趋严重,中小城市和开阔地带也常有严重的雾霾。即便是中国水资源命脉的长江两岸,也笼罩在严重雾霾之下,而这里本来应该是中国最绿的地带,空气最好的地方。

三峡工程给当地带来很多商机。巨大的投资,众多工程,相关的人员和配套设施,后勤保障,都对当地的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带来无数工作机会。三峡工程使宜昌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城,一跃成为百万人口的明星城市。原来湖北省除了武汉,就是东风汽车的基地十堰市经济发展比较有名。现在,三峡工程和三峡电站,其重要性和产值远远超过原来的湖北明星企业东风汽车和武钢等,也成就了宜昌这个新兴城市。当地人还是喜欢建三峡大坝的,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及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说起在长江建三峡水库,很早国人就有这个想法。孙中山时期就曾设想建水坝来治理洪水,利用水利资源,并改善航运。但是民国初年到处都是烂摊子,国家贫穷又有军阀混战,技术上也无法做到,只是停留在美好理想状态。蒋介石的时代,尽管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各地诸侯雄霸一方,还有红军和苏维埃政权与之对抗。外边又有日本鬼子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入侵。后来又有8年抗战,三年内战,根本顾不上三峡大坝这回事。


2014 回国观感(1):北京,北京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4/22722.html
2014 回国观感(2):巨蛋,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名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7715/201404/27531.html



1. 从下游看三峡大坝,当时是下午4点左右,晴天,但是严重的雾霾笼罩着长江和高峡平湖,能见度极差,斜挂西天的太阳也可以直视,大坝高181米

 

2. 江泽民题字

 

3. 三峡大坝,高峡平湖一侧,枯水季节水位不高

 

4. 三峡水利枢纽全景示意图,左侧是高峡平湖,上部是河中岛和五级船闸

 

5. 坝区的绿化相当的好,而三峡工程给当地带来很多商机,众多工程,人员和配套设施,使得宜昌从一个小城一跃成为百万人口的明星城市,当地人还是喜欢建大坝的,因为对当地及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

 

6. 五级船闸,一级一级的把船升高到与高峡平湖相同的水位,而下行船只通过五级船闸逐步降低水位;此时是下午4点多,晴天,但是已经看不到太阳了,而日落时间是7点左右

 

7. 在河中岛的制高点俯瞰船闸(一艘长江游轮和几艘货船正在第一级船闸缓缓上升),大坝下游的一段是西陵峡,风光依然壮丽,只是能见度不好

 

8. 雾霾笼罩的高峡平湖,能见度极差,一艘从重庆开来的长江游轮正在等待进入下行船闸

 

9. 三峡大坝与输电线路

 

10. 展览图片,看蓝天白云下的三峡工程

 

11. 展览图片

 

12.

 

13. 展览图片,三峡工程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14.

 

15. 三峡工程模型与三峡全景画

 

16. 雾霾之下的高峡平湖,以及湖对岸的新区,尽管做了图片后期调整,仍然看不清

 

17. 库区的绿化很好,人口密度车流量也不大,这个地区的雾霾恐怕多半是由于建筑工地引起的

 

18. 很多樱花树和绿地

 

19. 雾蒙蒙的高峡平湖

 

20. 图片,晴空下的三峡景色

 

21. 三峡工程建设用的车辆,对比游客身高

 

22. 三峡工程图片介绍

 

23.

 

24.

 

25.

 

26. 三峡大坝以下的长江,水流平稳,下面一段属于三峡当中的西陵峡

 

对三峡工程的争论,是非常大的话题,也还需要历史证明,以下仅作简单背景说明,不做展开讨论,也谢绝争论。

新中国成立后,先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形下,被斯大林和金日成拖进朝鲜战争。等到全国形势稳定以后,特别是1954年长江流域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促使建设三峡大坝的设想再次提上议题。“高峡出平湖”的诗句就是这时出现的。但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没有经验和资金,技术难题也很多。后来的大跃进及其后的困难时期,从反右到文革不间断的政治运动,尽管长江水利委员会很早就成立了,但是三峡大坝一直没有立案上马。

而早期上马兴建的黄河三门峡水电站,在争论声中开始建设,由苏联专家主持考察,勘探与设计。当时有很多中国的水利专家反对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提出了建设大坝的各种可能后果。而这些预测多数都在后来成为现实,比如苏联专家对黄河的流沙不够了解,库底淤沙远大于预计,后来不得不修改三门峡的运用方式,从蓄水拦沙,180度转向改为泄洪排沙,在汛期闸门全开泄洪排沙,没有起到防洪的效果。水库的高水位使渭河成为悬河,对汉中平原造成极大的危害,洪水泛滥。还有库区的移民也有很多故事。三门峡水电站作为中国第一个大型水电工程,有人说是一个败笔,规划和设计的先天不足,迫使工程在投入运用不久就不得不进行两次改建,三次改变运用方式;很多专家包括张光斗和钱正英,都支持废弃三门峡水库。也有人说,三门峡探索与经验积累,对新中国后来的大型水电工程,包括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始飞跃发展,工程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三峡大坝又被提出讨论。但是反对声音也很大,特别是水利相关院校的专家教授,而支持者多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电力交通等利益相关部门和政府机关。许多次的论证会都因为反对声音太强而搁浅。1980年代末的风波过后,政治上的高压气候,急于做大事和改变国家面貌的领导层下决心上马三峡工程。中央有一个共识,上马比不上马好,早建比晚建好。坚决反对三峡工程的专家逐步被离开三峡论证委员会(开论证会不再找反对的人),最后的专家论证符合了领导的意图,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被提交到1992年的人大会议审议,出身电力部门又时任总理的李鹏代表中央大力推动,三峡工程终于获得人大授权开建。但是,当年的三峡决议案仅获得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是迄今为止人大通过的所有决议案中,得票最低的。国务院总理李鹏担任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为三峡工程最高决策机构。

1994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江泽民题名,李鹏剪彩。1997年大江截流,2002年三峡全线截流。2003年开始下闸蓄水至135米,同年首批机组开始发电。2006年,大坝主体部分完工,2009年全部完工。大坝在1992年的预测投资是900亿元,最后的费用大约2039亿元。三峡大坝创造了很多项世界之最,对中国的工程建设也是极大的促进。三峡的主要效益有发电,防洪,航运,还有生态(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与旅游(三峡成为旅游热点)。不过,反对之声也非常多,问题也不断出现,主要有安全隐患(特别是战争中敌对方,或恐怖分子炸毁大坝,大坝以下数百里数千万人遭到灭顶之灾),库底淤沙,生态(水生物的巡游被隔断),贪污腐败(工程招标,移民,经济利益;2014年2月27日,三峡集团重大腐败问题遭到媒体曝光),航运阻塞(过坝的时间逐年加长),坝区地震与上游和下游地区的天气变化,下游洞庭湖与潘阳湖水位严重下降等。

关于三峡工程的是非功过,需要放在历史上检验。当初的反对意见,很大一部分是要求把可能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做深入研究,做好防范工作和补救措施。而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正面效果,特别是防洪,发电,航运三大效益,那是有目共睹的。


关于游览三峡大坝,可以自驾到游客中心,换乘游览大巴进坝区(私家车不能进入)。进坝区很远之前的路边有售票站买票进去,也可以在宜昌参团一日游。主要有河中岛上俯瞰坝区;展览馆,观看高峡平湖和五级船闸;185米处近观大坝和高峡平湖;大江截流纪念区,这里有从下游观看大坝全景的最佳观看点,还有游客服务设施与购物区。上述地方都包括在一张票里,好像是150元,乘坝区游览大巴到各处景点。另外可以花120元乘坐高峡平湖游船,但是在雾霾天或能见度差的天气,意思不大。


谢谢观看。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的游记与旅游经验,请到文学城看风景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27715

所有跟帖: 

SF。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09:32:55

早年间从宜昌坐船到重庆,经过葛洲坝。现在的三峡大坝离葛洲坝不远吧?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09:36:04

葛洲坝就在三峡大坝(坝址在三斗坪)下面不远,是建三峡大坝前的试验工程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09:55:22

雾霾都蔓延到那里去了? 原来可是山清水秀的地方。 -熊猫媳妇- 给 熊猫媳妇 发送悄悄话 熊猫媳妇 的博客首页 (102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0:08:31

CO: 雾霾都到三峡大坝了,国内的环境不治理真是说不过去。 -小黑猫- 给 小黑猫 发送悄悄话 小黑猫 的博客首页 (45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1:10:10

多谢两位!目前的中国除了新疆西藏青海,大约只有海南的空气质量比较好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154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3:58:36

哈哈,各位提到的“雾霾”, 古诗中可是“巫山云雨” 噢,当地自然条件使然吧 ... -水中的草- 给 水中的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8:06:56

见过葛洲坝,还没看过三峡大坝,谢谢分享。 -tang07059- 给 tang07059 发送悄悄话 tang0705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1:34:34

三峡大坝永远是悬在中华民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办法能瞬间瘫痪半个中国,而且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我们为什么花这 -plankton- 给 plankto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2:03:26

世界上还真没有只有害没有利的事儿!只是利害的权衡和鉴别需要知识和良心。不能看表面啊! -神斗斛- 给 神斗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3:01:45

曾经的青山绿水,现在的阴霾蔽日,痛心无语。 -papermoon- 给 papermoon 发送悄悄话 papermo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3:21:27

主要还是时任总理,学水利出身的李鹏极力促成这一水利工程壮举。建坝的三项优点,航运和发电是无可 ---1234567-- 给 --1234567- 发送悄悄话 --1234567- 的博客首页 (518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3:28:59

谢数兄补充,那里是你的地盘啊。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178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3:54:20

谢谢介绍,修坝前去过,没有人工痕迹的原始景色。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6:34:28

回复: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巨大付作用和淹没文物古迹是非常明显的。 -Qinjin- 给 Qinji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18:51:56

防洪,发电,航运三大效益????? 有目共睹的差啊。三峡,贻害啊。 -oldpp- 给 oldp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20:31:03

回复:2014 回国观感(3):游客眼里的三峡大坝 -yaoyuan7900- 给 yaoyuan7900 发送悄悄话 (88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22:17:50

回复:回复:2014 回国观感(3):游客眼里的三峡大坝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86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6:29:11

百闻不如一见!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14 postreply 23:27:52

哈哈,各位提到的“雾霾”, 古诗中可是“巫山云雨” 噢,当地自然条件使然吧 ... -水中的草- 给 水中的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7:53:18

李鹏展翅显灵气,巫山云雨出雾霾!! -湾月枕- 给 湾月枕 发送悄悄话 湾月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8:07:10

雾霾,雨雾或水雾,还是有区别的。那天的天气预报是晴天,一路从武汉到荆州到宜昌到三峡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197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8:12:10

重庆人眼里的三峡大坝什么时候炸了最好,还我山清水秀的三峡 -穿越回汉唐- 给 穿越回汉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9:31:56

看班的帖子,知识/插图总是强,赞! -fwy- 给 fwy 发送悄悄话 fw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9/2014 postreply 09:56: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