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正是我的童年的回忆。。。

本帖于 2014-04-08 20:12:46 时间, 由版主 嘉崚子 编辑
回答: 走进帝都老北京胡同-南锣鼓巷鲤鱼塘的鱼2014-04-06 17:04:49

看了这个帖子,感觉很亲切,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我们家当时住在地安门东大街上的一个四进院的部委宿舍。院子墙后面就是炒豆胡同13 路,8路公共汽车经过家门口。小时候买油盐酱醋,米面等等都要去南锣鼓巷的副食店和粮店去买。看电影则去南锣鼓巷里面的圆恩寺电影院。在南锣鼓巷口上有一家酱油厂,一到晚上,门口停放很多三轮平 板车,就成了稍大点男孩的玩具,在街上骑来骑去。那一带的房子,很多都很讲究。像我们家当时住的,就是一座旧军阀的院落,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小时 候,常坐在上面玩)。院内有假山,如果被单位分住在正北房(文革时,是工人的特权),则天花板雕有一排排的白天鹅,地板是大理石的。院内有抽水马桶,电话 等等,和旁边的俗称大杂院(即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形成明显区别。当时街上住的有毛泽东好友湖南降将程潜,京剧演员杜近芳等等。记得程潜八十岁了,可小女儿才上四年级。锣鼓巷里更住有很多共产党的达官贵人。当然那些院子平时都是大门紧闭,出入都是从侧门汽车出入(吉姆牌汽车)。这些年回京时,也曾会去过几次,但都面目全非了。那时候,哪有这么多人啊。去年回去时,又去了一次,结果是,我们家原来的院子,住址已全部拆迁了,在建地铁。。

 

小时候,在宽街小学上学,游泳什刹海,夏天放暑假时,出门去爬景山,躺在最高亭万春亭的石桌,石凳上乘凉,那感觉,怎一个“爽”字。 只是那时,公园里也没什么人。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