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行-秘鲁 利马

来源: 2013-11-27 09:11:4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出发,立马杀奔利马

(2011-03-13 11:22:00)

3月7日-8日

利马没下雪,我还敢出汗呢。37日出发这天,在蒙特利尔我也出汗来着。早晨起床,拉开窗帘一看,外面一片白,夜里至少下了30公分雪。看着满天还在狂撒的雪花,我也出了一身汗,白毛汗。一整天家里的电视没换过台,全是天气预报,说是下午会放晴。心稍定。

 

傍晚5点多的飞机,下午2点就让小谢把我们拉到了机场。走也得走,不让走也得走的意思。下午天气准时放晴,飞机还是晚点了。在Miami转机,那机场大的,马蹄形的建筑,缺德的Lan在另一边的尽头,没有滚梯,没有Shuttle Bus,我们俩又走出一身白毛汗。

 

第一次到南美洲。秘鲁(估计读错这两个字的人不少),首都利马,主说西班牙语,全国人口,肯定比中国少。利马挺破旧的,人们看着活得也不愉快,微笑的少,乐于助人的也少,大街上喇叭声一片,谁都不能等。长途车站附近像个大厕所,走过去直辣眼。倒是市中心一带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代建筑的特征,还挺宏伟。我们去过的墨西哥城、哥斯达黎加的圣何塞,现在的利马都很相像,一定有一个中心广场,周围肯定是一圈宏大的建筑,一定得有一个辉煌的邮局,银行也一定得让你看得出财大气粗。

 

利马竟然也有唐人街,再次对国人致敬。唐人街照例有牌坊,满街都是卖东西的人。你要看见有人举着一个盆,挥着两个塑料袋冲过来,别拿村长不当干部,那是生意人。极少有真的华人开商店,所以我们走进去,有李逵要抓李鬼的冲动。我愿意华人都在做大买卖,地产、银行什么的,最损得是大批发商,把中国的塑料盆、肥皂、电镀水壶什么的运过来,发给当地人,让他们供在玻璃柜子里卖。

 

中国人对世界最大贡献是——饭。从机场出来的出租车上司机就说,到处都是中餐馆,当地人叫Chifa。我困惑很久,半夜门捷列夫似的,突然醒悟,敢情就是咱中文“吃饭”哪。Chifa里有一道菜叫Chaufa,顺着我这思路,你也能看懂秘鲁语,不就是“炒饭”呗。

 

今天中午吃饭犯了旅行家的大忌——吃生冷,还都是海货。当地的名菜——Ceviche 是把生的鱼虾、贝类等等泡在柠檬汁里,泡一段时间后,当熟菜吃,咱中国泡菜的意思。反正我看满餐馆的当地人都在吃。晚上了,肚子还没什么反应。到底看看我那700多元的防疫针值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