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行 四、香格里拉 2

来源: 美国严教授 2012-06-30 16:51: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26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美国严教授 ] 在 2012-07-03 18:43:4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个唐卡博物馆。在重庆机场时,看见一个唐卡商店光鲜多彩,里面那些精美的唐卡给我留下了初步的印像。进了博物馆,讲解员向我们讲解了唐卡的历史和制作。因为藏民们分散劳作,离寺庙又远,拜佛不方便,于是就将佛主画刻在牛皮上随身携带,称为唐卡,便于祭拜。后来唐卡演变成了一门藏族艺术,也有画在绸布上的,藏传佛经上的故事都可入画,画料为特殊的藏族颜料和金粉。博物馆里密密麻麻挂满了各式唐卡,大小不一,其珍贵的程度随画师的身份地位而不同。

介绍完了她向我们说有一位佛学老师要给我们讲佛。这位老师六岁就被送到藏佛学院学习,是一位大师,德行很高,能感应人的前世(父母),今生(自己)和来世(子女)。我们来到二楼,掀开门帘进到一间小屋,房间微暗,香薰烟绕。一个三十来岁戴眼镜的藏族和尚正襟危坐在一条教案的后面,白净丰满,身披红黄土色袈裟。大家坐好后,他先问我们中间有多少人信佛,接着用很标准的普通话凯凯而谈,让人信佛向上。然后请大家一一向前,解说前世今生和来世。好像他说得有点准,因为被说的人频频点头称是。他将案上的唐卡发给一些人,为他们驱灾辟邪。轮到我们了,佛师问我们从那里来,当着大家的面,我们不愿说美国,支支吾吾说从重庆来。他说我们的心不静,没有多说什么就顺手给了我们一幅卷轴红绸唐卡。没有得到唐卡的人有点沮丧,认为我们得到唐卡的人很幸运。岂料我们一出门,准备离开,就有博物馆的佛教学员迎上来,笑容可掬地让我们到那边请唐卡,我们不明白。他说这唐卡是要请的,我们大概在美国呆得太久了,木鱼脑袋,不懂何为请。抬头向他指的方向一看,方才明白,那边柜台前先我们出去的一对年轻人正在付钱。我们虽不信佛,将这唐卡退回去似又不妥,于是花了200 RMB买了一幅唐卡。和那年轻夫妇一碰头,他们也花了200 RMB,方知其中奥妙。这与强迫买东西没什么两样了,其它没有请到唐卡的人见此情行,转忧为喜,不觉遗憾。这时我想起了《西游记》里孙悟空到西天取经,如来佛身边的和尚向他要“人事”的故事。

我记得在给我唐卡时,大师说如果我有兴趣,他有些话想和我单独谈,这时想来,他那双眼睛确实不凡,一定看见了我和其他人的不同,就像虎跳峡那位肩夫一样。我因为喜欢写文章,事事留心,攒积素材,这钱也花了,想看个究竟,于是踅回去要重新见大师。再同年轻的大师面对面时,我们向他坦白是从美国来的,他那眼睛里露出了一丝欣喜。刚才他问有多少人信佛时,我们没有举手,他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他先奉劝我们要信教,人要有信仰,才能活得愉快。这个我同意。然后他积极鼓动我们捐钱给他们,把美国的财产都捐了,他说香港有人就这么做的。这个我们不能同意,第一我们只是来游玩,暂不信佛,万一信了基督怎么办;第二捐了钱我们拿什么付小孩们的高昂学费。看见我们没什么戏,他挥挥手让我们离去。佛教本圣贤之地,中国大地的敛财之风刮得有点惨烈,佛门都不能清净。

 

车将我们载到一卖票处,和其他游客一道换乘统一旅游车去噶丹·松赞林寺。它是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在整个藏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我们是旅游团,不用再买票,直接进去。当我们在松赞林寺前下车抬头仰望那高高在上的庞大建筑物时,心中凛然,不由震颤。只见佛屏山前金壁辉煌的宫殿式建筑群在云层下庄严肃穆。特别是那鎏金的屋顶和金柱同棕碣色的藏式墙体混和在一起,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显得辉煌凝重。因为下方和旁边的藏民房屋凋敝不堪和年久失修,更烘托出了整个建筑群的高贵富丽,唯我独尊。它的外貌和布达拉宫还真有几分相似。据说松赞林寺的布局完全按照布达拉宫修建。松赞林寺是滇、藏、川藏区佛、法僧三宝具务的殊胜道场,各地到北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香火极盛。

我们沿正中阶梯登顶,台阶并不高,但因为海拔高,呼吸跟不上,大家走几步,停几步,喘几步,你瞪我,我看你,比登虎跳峡的阶梯要艰难多了。好不容易到了顶台,上面有三个大殿。主殿扎仓在装修,关了门。扎仓藏语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左手边释迦牟尼殿开着,里面香客众多。我们绕殿一周,在殿内观音菩萨跟前捐了钱,合手祈祷全家平安。出来后,近旁有个转经筒,许多年轻人拥挤着排队,轮流转筒。来到殿前平台,天地宽广,雪山连绵,有一种旷世奇感:

 

【五律】游松赞林寺 (四豪韵)

 

恒古江河秀,祥云雪域高。释迦大殿拜,松赞圣经叨。如佛慧睁眼,观音睿揽袍。虔诚心愿了,大众点心膏。

 

黄昏时分,我们到了香格里拉县城,规模不小,街道整洁笔直。房屋不高,很新颖,都是平顶藏式风格,墙的贴面砖拼成了各种各样的精美藏式图案,赏心悦目。据巴桑说,这是一座新城,以前叫中甸县。他九七年来的时候,这里还只有一条一千来米长的长征主街,当年红军经过这里。我们到了古城区停下,对面小山坡上有座塔楼,旁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漆金转经筒,暮色晚霞中浑身金光灿灿。巴桑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在松赞林寺里和以后行程里,凡是藏寺里都有转经筒,大小不一,各具千秋。据说转经筒里面有一纸用藏文密密写满的经文,每转一圈,相当于念经一遍。那高高的转经筒实在太吸引人,我和太太决定爬上去看个明白。

和松赞林寺一样,我们在这高海拔地区费力地爬到了半山坡的转经筒旁,仰头看着这个庞然大物,很是震撼,那上面嵌印的藏文,人物和图腾非常精美。巴桑在车上介绍说,转经筒转一圈保个人平安,转三圈保全家平安,转九圈就到了功德圆满的地步。转的时候一定要转单数,顺时针方向转。我想要是能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转几圈,远胜于转其它小转经筒好多圈,事半功倍。不过这家伙实在太大,没有一个人能推得动。于是我号召身旁的其他游客们一齐动手,人多力量大。我们二十多人一起,在一二三的呐喊声中,将这个庞然大物慢慢启动。因为在高原地带,不比平地,刚刚转了一圈,大家就精疲力竭,有人想放弃。我母亲病重,要转三圈才能保她平安。于是拼命喊,一二三加油。转了两圈后,看看大家一个个寸步难行,奄奄一息,我又喊两圈不吉利,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三圈。转了半天转了个不吉利,那可不行,于是大家的臀部像被锥子扎了一下,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第三圈转完了,大家气喘吁吁,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后面来的人看得眼馋,想如法炮制,可惜人心涣散,又没个领头的,白让转经筒看笑话。

 

六时半左右,巴桑带我们去藏民家里做客。这家藏房前面的柱子很粗,根据巴桑的说法,这主人的身份不低了。进了大门,年岁已高的老祖母站在房屋门口为每一位客人献上白色的哈达。待脖子挂好了哈达,我们一一鞠身恭敬地对她说:“扎西德勒”。上楼进了屋,木屋宽大无比,进门一个敞地,四周围了条桌条椅。里面己经坐了其它好几个旅游团的人,热烘烘的,人声鼎沸。我们坐下后,又有一拨旅游团的人进来。里面至少有五拨人马,一共有一百多号。看来不止巴桑一人对游客软硬兼施。难为了这些藏族汉子们,为生活计。

藏民为我们上了青稞酒,青稞,酥油茶,酸奶酪,鸡肉面,土豆,馒头。然后从里面端出一个木案,上面放了一头刚烤好的耗牛,让大家拍照。然后拿到大家面前,各人掰下耗牛肉放在自己碗里。于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学那藏人的豪放。巴桑说青稞酒喝了不醉,要痛饮。尽管蘸了白糖,奶酪还是很酸。根据巴桑的指点,先把酥油茶喝了四分之三,然后将炒熟了的青稞面放到里面用手揉,吃在嘴里挺香。一粒粒的青稞像小豆子,很好吃。

吃喝正酣,这家的一个年轻后生一身鲜艳的藏服拿着话筒爽朗来到空场地中央,插科打诨像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他让大家欣赏藏族歌舞。这家的人很多,要是按巴桑的说法,大概都是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看那姿色,女的长相都很好看,苗条有致,个头高挑,眼睛清亮,脸庞被太阳晒得像擦了一成深红色的胭脂。男的则都像巴桑一样留着长发,清瘦干练。他们顿靴舞袖,边舞边唱,欢快无比。然后一个叫三哥的和大姐的分别出来独唱。大概是托这高原雪山纯净洁美空气和水分的滋润,他们的声音宛如天籁之音从歌喉里吐出,清亮甜润,充满屋宇,其音质音量和电视上的歌唱演员们不相上下,让人惊艳陶醉不已。等到老祖母出场,那歌喉更是让全场的游客们大吃一惊,居然和二十多岁的女孩一样青纯无比,像那雪山上飘过来的一片彩云或流水。许多人听得激动得不行纷纷跑上去献上哈达,老祖母得意地一曲接着一曲,不肯善罢甘休。后来连房子的主人都上来唱了一首歌,他有点上了年纪。每个节目完了后,节目主持人就领着大家大喊“亚雄,亚雄,亚亚雄。”然后“耶,耶,耶耶耶。”而且要跺脚,声音越大越好。

再后来节目主持人邀请大家一起跳,房子微微震动起来,让人切身体会到载歌载舞是一种什么感觉。我坐在那里想,这一晚上200 RMB真值。想找我们车上那些年轻的夫妇们,他们都不见了,卷进了跳舞的人流里。我在心里祝福他们新婚快乐。让我吃惊的是跳舞最积极的要数那几位看上去很土很不起眼的攀枝花游客,每次跳舞他们男男女女都一拥而上,露齿畅怀,刮目相看。进门老祖母献哈达时藏家为大家都照了相,这时有人经过身边拿出相片来问买不买。我们都没有买,倒是这几位看上去最没钱的人出手很大方,每个人都买,然后看着照片上的自己肆意地笑。其实巴桑鹰一样的眼睛和犬一样的鼻子一定早就探知他们装穷,我相信巴桑见多识广。不知最后巴桑有没有从他们或他们旅行社的身上榨取到钱。看着他们这时尽情消费,我忍不住佩服起他们深藏不露的狐狸般狡猾。

 

因为有人抽烟,其间我和太太出到屋外透气。月光下旷野如银,雪峰暗暗闪耀。在这雪域高原,看着夜空里的明月,我们两人头靠头地沉浸在这天姿国色里,不想破坏这清寒中的一派静美。身后窗子里透出橘红的灯光,歌舞声和吆喝声一阵阵传出来,带着温暖的气息将我们围住,然后沿着寒夜的柔光向月亮和雪山飞去。

 

【八声甘州】月夜藏楼有感

 

看月华银泻宇清寒,远山雪光明。更星空闪耀,夜鹰啼叫,灯火温馨。豪放扎西1劲舞,卓玛2籁音清。奶酪青稞酒,一片深情。

聚首并肩眺望,叹人生渺小,踪迹浮萍。憾年华飞逝,世事永无恒。莫悲伤、青丝已去,学藏民,相聚尽欢腾。多情汉3、无需悲切,谈笑今生。

 

1扎西,藏族男子称呼。

2卓玛,藏族女子称呼。

3多情汉,自称。

 

 

想得有点多,在外面站久了,身体有点冷。我向太太建议打套太极拳暖暖身体。于是在这青藏高原,在藏家楼前的月光平台上,我们俩一招一式面对雪山打了起来,从二十四式到四十八式,一直到血脉通畅,浑身发热。地上的月影随着我们的拳姿起舞,月宫里的嫦娥一定正羡慕地看着我们。刚打完不久,大家就散了场。

回到香格里拉县城,街道上阒无一人,霓虹闪耀,藏家风情。我们在一家商务旅店住下,长长的一天活动终于结束了。这家旅店没有热水,硬板床。洗了手脸涮了口,倒头便酣然入睡,高原缺氧我们似乎一点反应也没有,看来是真有点累了。

 

 

图一 香格里拉唐卡博物馆。里面不让照相。

 

 

图二 重庆机场唐卡商店。

 

图三 唐卡博物馆里的玛尼堆。这男子正在双手合十转圈。

 

图四 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









图五 扎仓大殿(鲜红色)和释迦牟尼大殿(扎仓大殿左手边)。







 

图六 大殿前场。远望雪山连绵。



 

 图七 松赞林寺下眺。 远处藏鸟盘旋,天葬就靠它们了。









图八 松赞林寺转经筒。瞧这些信男信女们。









图九 香格里拉县城里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我们刚到时有晚霞,映在上面金碧辉煌。等我们转完经筒下来时已经暮霭沉沉。







图十 我们二十多人才将这转经筒转动。这三个人自不量力。







图十一 转经筒上的精美铸雕。

 

 

图十二 站在转经筒旁远眺香格里拉县城。导游说大部分房子盖了不过十几年。







图十三 藏家食物:右上壶里是青稞酒,右下碗里是酥油茶,中间盘里是青稞、土豆、馒头,左下是鸡肉面。上面铁盘子里是奶酪。











图十四 藏舞。



所有跟帖: 

ZT。前几天国内一个朋友转来的帖子和大家分享。我不由得想起了我遇到的“大师”。 -美国严教授- 给 美国严教授 发送悄悄话 美国严教授 的博客首页 (43252 bytes) () 06/30/2012 postreply 16:56:28

明白了: 那不是佛教大师, 是基金会主席! 谢谢!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30/2012 postreply 17:37:25

写得很好! -njnj- 给 njnj 发送悄悄话 njnj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1/2012 postreply 17:55: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