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行 三、香格里拉 1

来源: 美国严教授 2012-06-29 19:26: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7983 bytes)

四、香格里拉

 

四月十四日

      第二天我们早起,到了前台一问,客栈要到七点才提供早餐。于是两人来到客栈的顶楼平台观望微熹中的大研古镇。此时万籁俱寂,和眼睛平行的瓦房灰顶和天空混为一色,晨风拂面,丝丝凉意彻骨。远处的玉龙雪山云纱遮面,沉睡未醒,几颗寒星疲倦地眨着惺忪的眼睛。我们不声不响地享受着太阳升起前的宁静,开始懂得为什么许多人抛弃了大都市的繁华喧嚣来到这里隐居。这里有能让你心静安详的乐土和小夜曲。

      早餐设在我们住的地方几步路之遥的分店。我们又要了米线,大概昨晚没吃够。我被雕花木窗外小庭内的红绿叶吸引住,它们在淡淡的晨雾中娇艳欲滴,意态朦胧,似睡非醒。这里的饮料随便拿,我们用完早餐后一人拿了一瓶水上了路。沿着空巷子向南门走去,街面上的铺子店面都关了门,只有我们和几个早行人的脚步声在空巷回响,全无昨夜里的喧嚣,显出了古镇应有的原始风貌。初霞的彩光从屋檐瓴角渐渐透出,然后将红色的门板窗棂抹了一层金色。太阳慢慢升起,斜斜的房影投在石板地上像薄纱一样半遮半掩着沉睡中的大研古镇。

来到南门,许多旅游客车停在路边。根据昨天导游提供的号码(10466),很快就找到了我们的车。导游巴桑是一个留长发的藏族汉子,透着一股彪悍,瘦,但强壮精干,黑红的脸庞有点山骨嶙峋,眼睛放亮。等人都到齐了,我们的车就出了丽江城,向高原驰去。同车一共有21位团友,都是散客,大多是年轻人。开车不久,巴桑就滔滔不绝讲了起来,声音沙哑宏亮,带有一种旷野味。我非常惊奇他的汉语水平之好,看来中央政府几十年的汉化教育没有白浪费。他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我们从丽江到香格里拉有189公里,现在4月是冬季尾声,景色平淡,直言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到香格里拉,要么五月底六月初来,那时山花烂漫,要么十月份来,那时层林尽染,五彩缤纷。我将头偏向车窗外望去,却看见劲峭雪峰耸立在一片荒凉坚实的山体上,别是一番粗旷的原野阳刚风味。如果这时四周五颜六色,岂不有点像醉卧温柔之乡的武士侠客,英雄气短么。可见这高原的风光四季各有千秋,不可一概而论,不必哀叹时不我与。

巴桑说既然到了藏区,就向大家介绍一些藏区文化。他说藏族是多夫多妻制,所以不存在乱搞男女关系的道德问题,你们汉人的二奶问题,小三问题在藏区都不是问题。孩子出生后都无姓,因为不知跟谁姓,一般由活佛起名字。巴桑是个很普通的藏族名字。藏族男的称呼为扎西,女的称呼为卓玛。在后来的旅途中,他看见我们中男的就喊扎西,看见女的就喊卓玛。听在耳里蛮舒服的。听了他的介绍,我有点明白了歌手才旦卓玛的来由。没人的时候,我就喊太太的名字加卓玛,她喊我的名字加扎西,年轻时的劲头又来了,打打闹闹。巴桑又告诉我们,在丽江的纳西族喊男的叫胖金哥,女的叫胖金妹。大理的白族喊男的叫阿篷哥,女的叫金花。以至于后来一回到丽江,我就喊太太胖金妹,她一撅嘴不高兴,马上报复喊我胖金哥,完了忍不住扑哧一笑。巴桑的家乡在迪庆中甸县,2005年为了旅游的需要改为香格里拉县,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那个地方最先出现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写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乃世外桃源。巴桑介绍说当地人很少读到初中,小学毕业就在家放牛羊。一般每家都有一个人出家当喇嘛,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巴桑比较幸运,读了中学,2007年当了导游。

他说藏房都是纯木头做的,呈梯形,一般都有三层。第一层养猪牛,第二层住人,第三层放五谷杂粮。家境的好坏就看房间正面五根柱子的粗细,越粗说明家里越殷实。房顶上一般都会插一面白幡,如果插黄幡,说明家里有人做喇嘛;插三面金幡,乃大户人家,有人做大官;插红幡,家里有党员。于是我们沿途注意,果然有插黄幡红幡的,但是没有看见插金幡的。原来党员在这里和喇嘛一样,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大家饶有兴味地听着巴桑介绍。他又说青藏高原高寒,只能生长三种食物,青稞、土豆、油菜。这是藏民们的主要素食。

车子在弯曲的山坡上颠颠簸簸,阳光潇潇洒洒,有点热,我脱了一件外衣,继续听巴桑神侃。一头长发的巴桑谈兴正浓,腰里别了一把藏刀,平添一分不怒自威。他说外界对藏人有许多误解,认为藏人野蛮。他曾经带过一个团,有两个西安来的女生一上车就坐在后排不吱声,休息时也不下车。后来他了解到,原来丽江客栈的老板娘告诉她们,每个藏人有三个杀人指标,所以她们一看见巴桑是留长头发的藏人,就吓坏了。他说藏民之所以留长头发,是因为骑在马上潇洒,腰里别刀,方便吃肉,看了不必害怕。巴桑说其实藏人虔诚信佛,不会杀人。他说藏民一生中一定要去朝拜两个地方,一是梅里雪山,二是布达拉宫。到了那里,藏民们三步一叩,五步一拜,顺时针围绕着山转一圈,口中诵经。像这样绕梅里雪山一周需要大约半个月。他将胸前的饰物亮出来,说是祖父到西藏布达拉宫朝拜时专门为他请的。他说藏民最看不起偷东西的人,那是下等人,全村要是有这么一个人,都会感到耻辱,抬不起头来,所以惩罚极重,终身服役不说,轻则剁掉手脚,犯罪严重的还会抽筋扒皮。于是我想起了电影《农奴》里的一些镜头。巴桑虽然没有挑明,他那话里的含意已经很明确。

接下来,巴桑说藏族有五大葬礼:塔葬为最高,只有达赖、班禅及大活佛才能享受,接下来为天葬、水葬、火葬,最低等为土葬,适用于强盗、杀人犯和传染病病人。藏族村庄都有一个活佛,由全村人供养。人死后,活佛念经三天,决定葬法。因为天葬和水葬的原因,藏民们不吃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藏教有六个轮回: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许多唐卡上都有记载。巴桑颇懂名人效应,他讲了一个李连杰的故事。原来李连杰也信藏传佛教,做法事请了天珠(佛教饰品)挂在脖子上。东南亚海啸大地震前,他在海滩上怎么也找不到天珠,于是回到旅馆去找,结果在洗澡间发现了,这时正好海啸来了,海滩上的人一扫而光,他却幸免。从此他更加虔心向佛,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信佛的结果,佛主保佑指引天珠领着他逃过了一劫。

看见大家兴致勃勃地听讲,巴桑要教大家几句藏语:亚雄 - 好;扎西德勒 - 谢谢。然后领着大家一起高声喊:亚雄亚雄亚亚雄,车顶都快掀翻了。其实他这是为后来的活动做铺垫,我们不知道罢了。他又向我们讲了窗外的青稞架和挂满经幡的玛尼堆。

巴桑一路凯凯而谈,不知不觉到了金沙江,车在路边停好,已经有许多其它旅游车停在了那里,挤满了人群。路边修建了一座高高的水泥瞭望塔。登塔远望时,经过每一层都有货摊密密麻麻排着,只能从中弯弯曲曲穿行,都是当地土特产,摊主叫卖拉人,不胜其烦。好不容易穿过,快到顶了,又有人守住要收五元RMB的观光费,不上不下的,只好掏钱,这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一部分,见怪不怪了。

来到塔顶,时值枯水季节,艳阳高照,河床挺腹露底。极目远望,细细的江水从大山里流出来,要是红军晚个七八十年长征到这里,就少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蒋介石的追兵也可以轻易过河将红军赶尽杀绝。我们那个年代长大的人,对金沙江的印像是从“金沙水拍云崖暖”而来。可是现在,那些革命理想高于天和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敌对双方都已经作古了,连这金沙江保不住那天都可能断流,只有青山依旧在。我们都只在这地球上作短暂的停留,然后化作一阵烟飞散,望着眼前的一切我作如是想。回身远望,哈巴雪山在左,玉龙雪山在右,云蒸霞蔚,要不是眼前石头上的雕刻提示,很难分清两座山。

重新坐回车里,情况陡变。巴桑说到了香格里拉,他要保证大家玩好玩痛快。于是他安排了一个自费节目,晚上到藏民家里做客,爽快点,每人交200 RMB,于是开始收钱。司机很配合地将车停在了路边。我喜欢采风,本来就想看看藏民生活,事先已经向旅行社交了定金。有两对新婚夫妇蜜月游,从昆明一路玩过来,大概钱不多了,不愿意参加。巴桑不干了,不去请下车,他说,强人所难,露出了蛮横的面目。两对年轻人给旅行社打电话投诉,后来旅行社答应帮他们出一部分钱,事情才解决。坐在车前面的另有一拨人,说是攀枝花来的,又黑又瘦又小,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都是农村人的模样。刚看到这拨男男女女时,我心中十分感慨,中国真是有钱了,旅游不再只是城里人的享受,劳作之余,农村人也可以出游。我很喜欢和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乘同一辆车子出游,这有助于我对中国的理解和对不同人的观察。等巴桑到他们面前收钱时,算是遇上对手了,他们齐口同声地说已经交过了,叫穷,没钱。巴桑说不补交不开车,于是大家僵持着,巴桑下车去了,撂下我们不管。我下了车,度到巴桑身旁,对他说这拨人不像有钱的样子,恐怕榨不出油水。巴桑也不隐瞒,说他们有旅行社,主要是想让他们旅行社出钱。好家伙,原来是拿我们做人质。斡旋不成功,我回到车上,这拨人叽叽嚓嚓向我拼命解释,说他们不容易,哪有那么多钱交,再说也没有再交第二遍钱的道理。难道好好的一个旅游就这样完了,我心里有点不爽。车后面的一个成都年轻人告诉我,藏人很团结,在成都经常聚众闹事,蛮不讲理。一下子,巴桑刚才给大家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其实我在读驴友们的博客时,已经知道丽江的旅游混乱,良莠不齐,有许多坑人的招数,不想发生在了我们这辆车上,有了一次实地体验。

过了几十分钟,巴桑和司机回到车上,不知是问题解决了呢,还是不了了之,车子继续前行。巴桑拿起话筒自我解嘲,挺黑的啊。大家都不作声。他说,其实自己很不容易,这趟车从每个人身上赚不了几个钱,只有靠晚会了。他保证晚会一定物有所值,不会让大家失望。不知怎地,我有点同情这巴桑起来,他也不容易。特别是后来在武汉听到了许多关于贪官污吏和道貌岸然的伪学者们的骄奢淫逸,更让我觉得巴桑的可怜,他是一个生活在底层拉下颜面挣钱的藏族导游。

 

下面一个景点是虎跳峡,巴桑又作了一些介绍。早就知道虎跳峡的奇险,一下车,江风扑面,还没见水,已闻其声。这里金沙江江面狭窄,说老虎可以跳过去一点不假。站在上面下望,头都有点晕眩。江对岸悬崖峭壁上雕了一座石虎,面江而啸。临崖修了栈道通到下面水边,巴桑说有三千多级台阶。大家兴致勃勃,汇入人流,分头行动。我和太太没走几步,有个抬轿子的就粘了上来,要我坐轿子下山。我摆摆手,不坐。他说先生您一看就像个当老板的人,吃不了苦,下这么陡的坡有伤贵体。噢,我哈哈大笑,望了一眼太太,她只顾笑,疾步下山。我对抬轿子的说,养尊处优惯了,今天是来锻炼身体的,说完赶快下山追赶太太。刚才被抬轿子的打了一个岔,没有分辨清楚就沿着上山的一条栈道下了山,和上山的人流逆向而行。因为栈道修得十分宽敞,走得很舒服,可以随意观赏沿岸风景。风沿着峡谷劲吹,浑身凉爽,劲头十足,快意淋漓。看见对面的两座大山都打了隧洞,一桥飞架将两个洞衔接了起来,乃一人造奇观。下到山底,激流险滩,一块如龟巨石横卧江心,力挽狂澜,惊心动魄。我凭栏眺望,如雷贯耳的江声将我掩埋屏蔽,望着这万古奔流的江水忍不住发幽思感慨,金沙江啊金沙江,古今多少英雄豪杰都在你身旁沉沙折戟或功成名就,可如今全不见了踪影,那些满腔的豪情壮志如同这一江春水,瞬间即逝。正是:

 

【西江月】金沙江虎跳峡凭吊

 

千里江涛拍岸,万层峡谷吹箫。金沙江卧巨龟礁1,虎跳浪飞长啸。

豪杰志高可叹,英雄气短凭凋。江河不废任咆哮,太息临江垂吊。

 

1虎跳峡江中有一巨石如龟。

 

留影完毕上山。举目向上望去,山顶在蓝天里,帽子都快掉下来了,心中不免发虚。旁边许多抬轿子的大声吆喝,很吸引人,许多人坐着轿子被抬上了山。看着太太泰然自若,我也重拾信心,再高也得爬上去,岂有坐大轿之理。好在我们平时勤练太极拳,腿关节有点功力,一路上去,气喘一点,还是蛮吃得消的。快到山顶了,却见一个老太太在一个年轻人的陪同下向上走,停停歇歇。有人问那年轻人老人多大,他说是他奶奶,八十九岁了,一定要自己爬完全程,拒绝坐轿子。路人惊讶敬佩不已,我为自己刚才在山下的心中怯弱汗颜,乘她小憩时来到她老人家面前给她照了张相作纪念,留给自己做人生的榜样。完了,我脱下女儿送给我的耶鲁太阳帽,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此乃此次旅行的最大收获,庆幸不已。

 

除了这个上虎跳峡,还有一个中虎跳峡。同车的一对夫妇刚去过,难度比这个更大。上了车,我们继续前行。过了金沙江我们就从云贵高原到了青藏高原。在一个地方用中餐时,和同车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一桌八个菜,饭随便吃,这就是我们的标准餐了。好久没有和年轻人在一起了,大家有说有笑,并无许多拘束。交谈中,方知他们四对都是刚结婚,出来旅游度蜜月,一对来自青岛,一对来自成都,一对来自昆明,另有一对来自贵州。看着他们甜甜蜜蜜的样子,我和太太在纽约结婚时的情景忍不住浮现了出来。在纽约领事馆领了结婚证后,向给我们办理结婚证的工作人员发了喜糖,十月一日国庆节请了在纽约的一帮同学和中国驻纽约领事馆的郭鑫太教育参赞聚了一次餐。我们没有旅游,学习太忙,第二天就各自回实验室做实验了。那时的我们,肩负国家的重任,四化的理想高于天。日月如梭,世事沧桑,现在和这些新婚夫妇们在一起,顿觉自己年轻了许多,焕发第二春,我们权当也来度蜜月,和太太执手相看笑眼,眉心里荡漾的都是青春的气息。

吃完饭继续前行,沿途雪峰连绵,阳光普照,可是山上的树木很小。巴桑向大家解释,以前这里砍伐严重,木材一车车往外拖,九八年长江发大水后,上面下来指示严禁砍伐,保护生态。于是我又记起了在丽江上空看到的情景,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树木稀少的原因,完全是人为的。半山坡上出现了一个村庄,四周的坡地和山顶都开成了农田,裸露的土黄地在这冬末季节里了无生气,为了生存,这里的人们向山要粮,伐林种地。巴桑说这是彝族村庄。他介绍道这一带的少数民族的居住是以地理位置高低分布的。纳西族一般住在海拔一到两千米的地方,彝族一般居住在海拔两到三千米的地方,藏族则居住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方。以后我们到泸沽湖去玩,沿途也看到许多半山坡上的彝族村庄。

 

 

图一 晨曦中的丽江古镇和玉龙雪山

 

 

图二 真美客栈的餐室

 

 

图三 餐室外的娇秀庭院

 

图四 清晨静谧的大研古镇七一街,还原了古朴本色。

 

图五 丽江南门外停车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厕所。古老和现代交织在一起。





图六 金沙江畔观景台。远处左边是哈巴雪山,右边是玉龙雪山。







图七 金沙江上虎跳峡。对面为连接过山隧道的水泥桥。









图八 虎跳峡临岩石虎







图九 虎跳峡江中龟石。老虎从这里跳过江去轻而易举。





 

图十 让人敬佩的89岁老太,坚持徒步上下虎跳峡。伟哉。

 

图十一 去香格里拉的路上沿途都是连绵的大山。









 

图十二 人类创造的梯田和自然创造的雪山对峙着。





图十三 彝族山寨。如果是秋季,这里的田野一片金黄,一定会很好看。







图十四 同行的新婚驴友们。我们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所有跟帖: 

好文,好感动!问个问题 -liury8585- 给 liury8585 发送悄悄话 liury8585 的博客首页 (294 bytes) () 06/29/2012 postreply 22:29:32

总觉得把筷子插在饭碗不是好习惯。可是放在桌子上又有点脏,难解。 -秦伯- 给 秦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30/2012 postreply 00:23:21

所以发明了筷子架,筷子架是日本人发明的吗?我第一次在美国看到筷子架是日本瓷器 -astermatch- 给 astermatch 发送悄悄话 astermat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1/2012 postreply 09:41:50

佩服那个老太太!那样的海拔不容易的。 -迪子- 给 迪子 发送悄悄话 迪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30/2012 postreply 05:21:38

好文美图!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30/2012 postreply 17:46: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