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讲逛文学城的论坛哈。
“哎,你知道有个文学城么?那上面有个私房小菜,我把我蒸的包子贴上去了...”十年前的一次聚会中同学这样叮嘱我。于是我跑到学校的机房,拿着抄在小条上的网址,看到了那一屉包子。然后用UNIX的email向同学祝贺,因为那时我还没有手机,还用纸写信。
后来我有几个月在音乐快递那里隔些天贴首歌,主要是为了自己在学校打工做功课的时候耳朵不闲着。那时好像还没有置顶这么个功能,也不兴回贴拉拉队。而且漫天遍野都是音乐连接啊,想听什么有什么。哪儿像现在,到一网站,请您输入手机密码,要不甭想下载。(呜呜,象俺这种吃过无偿下载甜头的江洋大盗,苦闷呐)
有几年把上网扔在了脑后,作业工作和带孩子吃饱饭优先。终于把这拨儿盼过去了,可是过敏就开始了。猫也不能养,这是什么世道。于是我想起了上网看猫,就回到了文学城,天天看着人家的胖胖流哈喇子。
再去听音乐,怎么大家把背景都弄得这么眼花缭乱的,听的怎么都是伊呀呀滋扭扭的。心想我得捣捣乱,先给那些贴自己唱的歌的指一条明路,那不是有想唱就唱吗,往那边贴,这边让我踏踏实实地听听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想的挺美,刚一张嘴,就被坛里的洪水给冲出来了。你算老几,这里哪有你说三道四的份儿。你要把我最喜欢的文学城歌手给挤兑走,先从我的身上踏过去。歌星好多人都是靠包装,一句词里面不知道是分多少次录制的呢,哪儿像我们...于是我悲壮地贴烽烟滚滚唱英雄来表达歉意,既然上网嘛,大家就都成了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其实当时也不服气,心想,以后不跟你们说真话了。
从音乐坛溜达完之后,逛了逛70,哪想到一帮不惑之年的同龄人还在你侬我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同时,又有点不甘心,这就去人到中年吗?谁承想,中年的大哥大姐们都在疯狂地网罗真人照,吓得我连头也不敢回一下。只好到书香转转,又在诗歌那里现代宋词的缝隙中妄图露一下白话的峥嵘。有一天刚想到私房小菜学习怎么烤中式火鸡,就发现那里人人都亮出案板上的菜刀在对峙。转身逃到我爱我家,看到的是有人天天灰头土脸地整地下室,有人天天光鲜亮丽地秀豪宅。感叹一声,哪里都是江湖啊!
就在我穷极无聊的时刻,还是一位音乐快递的老哥给我指点了一条生路,去世界风情吧,那里的人都是见过世面哒。于是我就风尘仆仆地来了,然后我就造了个岗楼,接着我就开始新的一轮的幸运搜索和快速抢答。
在几个论坛玩了一圈下来,终于解开了上网是为什么这个笼罩了我这几年的困惑。就是没事闲的,找乐子。大家都是开心来的,没有义务当出气筒和垃圾箱。所以我现在能跟着起哄拍马了,也能去想唱就唱了。这对我个人来说是多么大的进步啊。自我膨胀一下。
最后还是老一套,请大家听歌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