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大本营徒步记 (上)

来源: 2012-01-30 10:00:1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经过漫长的飞行,我终于到达了加德满都。其实真正的飞行时间并不长,长的是航班间的衔接。上海和加德满都之间没有直飞的航班,中途至少停一站;一般经停成都,广州,和昆明,分别由东方和中国航空承运,机票都很不便宜,在4000-6000人民币之间,最让人烦恼的是,总共不长的距离,航空公司却安排客人在经停处过夜。据说国内航班现在误点情况很严重,航空公司为了减少由于航班延误而带来的损失,倾向于把转机的时间拉长。象我这次就是,一早去机场飞个2-3小时,中午前到达,吃喝拉撒一番,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再飞3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期间损失掉的宝贵的假期,经停处的酒店费,打车费,餐点费都是客人自我解决,无需航空公司掏腰包,当然就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润。从尼泊尔回上海时也是这样,为了避免在昆明过夜,我只有自掏腰包,重买最后一程机票,结果那个航班还误点,到父母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了。花了1千多人民币,只争取来十个小时,想想还真有点不划算。 

1
)候机的时候无聊,试试我的小相机 – Sony NEX-5N,拍了自己套着徒步靴的猪蹄,特别对比了坐我对面小姑娘的一双精致的红色磨毛皮鞋,哈哈,真是及其无聊。

2)昆明机场的一组雕塑,我看着蛮喜欢的,就是箱子小,我不想带着这些金属家伙到处跑但是如果我知道后来我所有的人民币都在加德满都的酒店里遗失的话,我宁可麻烦也要把这组买下塞在箱子里。

3)快到加德满都时看到的一排雪山,也不知道珠峰是不是在内。爬完山回来后,发现这里并没有珠峰,当时是对外瞎拍了一气。

4)加德满都的鸟瞰图,跟蓬勃发展的国内相比,感觉有30年左右的差距。


因为大雾的关系,飞机晚点
2个多小时,我们原订飞往Lukla的小飞机在一小时前就应该飞走了,看来这天晚上又要在加德满都过夜了,唉,急也没用,索性慢悠悠的,边拍边走。

5)尼泊尔的海关。我申请了落地签证 visa on arrival),25刀换一张落地纸,一句废话没有,及其方便。 


又慢悠悠踱出海关,旅行社的人焦急地等着我们,同样
也是天气原因,最后一班飞往Lukla飞机尚未启程,让我们赶紧准备。这一说,我赶紧归置行李,然后向国内航班楼跑去。旅行社的人帮我们拿登机牌,进关后,赶紧爬上等在那里的大巴,送往飞机停靠处。坐在大巴上,想象着有一飞机的人等着我们,多不好意思?所以连背着的包都不敢拿下,就准备大巴一停稳,我站起来就可以跳下巴士,冲向飞机了。大巴开了几分钟,停在机场的某个角落,司机示意我坐在车上别动。我问他,我的飞机呢?他向外一指,我顺他手指望去,不禁倒抽一口冷气:一架很小的飞机停在那里,十来个人在机头处紧张地修理着,还不时有榔头敲打铁皮的声音,飞机看上去也相当老旧的,这这这。。。飞机能飞吗?

6)飞往Lukla的小飞机。


我们在车上等着,我跟司机嘀咕,我能不能不坐这飞机
?我想明天走,换架飞机吧?可司机根本听不懂我说什么,只对我傻笑。等了半个多小时,机头的问题修好了,大巴司机示意我们下车上飞机;我犹犹豫豫上了飞机一看,真是欲哭无泪啊,满飞机没人,只有货物!敢情是运货飞机,把我当猪拉啊!我不想坐了。我同伴压着我说,别轻举妄动,驾驶员不是人吗?还有空姐呢!后来我知道,Lukla是山区,好些东西需要从加德满都空运过去的,所以这飞机在载人的同时,确实要拉货的,因为没有专用的货机。

7误上机” ,感觉是危机四伏哈!

8)甜美的空姐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我不停地给自己打气
,给自己开解道,我不至于这么倒霉,把小命交待在这里吧?刚系好安全带,还没坐稳,看到另外一拨人,跑过来,拿出工具修我这侧的飞机轮胎,OMG! 我真的要昏倒了!空姐通知我们下飞机等候,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才重新登上飞机。这次没让我多想,飞机立即起飞,很快进入一片葱绿的山峦之中。山中云雾缭绕,能见度极差:有时候一阵云涌上来眼前是茫茫浓雾,没有任何视野;有时候云雾略微散去,旁边的山壁离着飞机不过几十米的距离;有时云开雾散,看到飞机外一排雪山森然林立,很壮观。我的双手大部分时间是死死抓住前排的椅背,看到美景想拍上几张时,可松开椅背的手却难以控制地抖个不停,拍出来的片子基本上是模糊的

因为气流的问题,小飞机的的上下抖动比较厉害,我充分体验了一把“度分如年”。时间过得极慢,比蜗牛爬还要让人受不了。朋友告诉我整个飞行时间约45分钟,我熬了半天,一看表才飞了20分钟,真怕自己的心脏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正想着,突然看到飞机一个俯着一个峡谷直下去,霎那间真以为飞机失去了控制,吓得我紧闭双眼,张大嘴巴,想叫都叫不出声;正魂飞魄散之时,突然有飞机落地的感觉,睁眼一看,飞机已经安全停在跑道上。

9)去的路上也就这张照片还能看。飞机飞离加德满都后不久,就看到喜马拉雅山脉,巍峨地屹立在那里。 


下了飞机后,
腿还是软的,那二十几分钟的飞行让我有九死一生的感觉。Lukla阳光明媚,机场很小,有些人过来卸货,我仍然没从刚才的惊心动魄里缓过气来,楞楞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要干什么。一个年轻的当地人走向我们,问了名字后,自我介绍到,他是我们的导游Mingma,接下来的10天由他带着我们去大本营。说着,把我们带到机场旁边的一个客栈,点了面后告诉我们吃完这顿后,就要开始徒步了,当时大概4点多钟,天色已晚,只走一小时就好。面来了后,是方便面泡水,太咸,加上我还在惊魂未定的状况中,根本没有任何胃口,面基本上没动。 

大家吃完饭,我重新整理了背包,把相机衣服放在随身的背包里,其他的放在大包里,由挑夫背着尼泊尔的挑夫可以背负35公斤的东西,我开始以为是35磅,从美国带来的2磅牛肉干和鸭绒睡袋都因为要减重而留在在加德满都的旅行社里35公斤的背负很是沉重,我经常看到身材矮小的当地人背着比他身体还大得多的东西,让人很是不忍,老想到“压榨”这个字眼。我们穿过Lukla的城镇,走了不多久,天就黑了。拿出头灯带上,接着往前走,在黑暗里闷头走了不长的时间,就到了路上的第一站 Nurning

10)九死一生到达Lukla,这里安静祥和,象大山里的一片世外桃源。

11Lukla的机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之一,因为跑道极短。飞机在起飞降落时,滑行的时间很短。

12)回来看照片才发现这个马拉松的标语。我们在下山的路上,遇到了这群从世界各地到这片高山中跑马拉松的牛人们。在这高原上,我连慢走都是气喘如牛,人家可是用跑哦! 

13看得见雪山的Lukla珠峰线路的起始点

14)刚出城镇,就看到日落雪山,毫不犹豫地拿出相机,对着雪山一通乱扫。峡谷很深,视野不算太好。 

15)我的第一顿正餐 蛋炒饭,饭粒粗硬,没啥鸡蛋;实在咽不下去,只吃了一点,很抱歉女主人的辛劳。 


客栈里客人用的
正式饭厅很冷,而厨房的炉火正旺,炉火边还坐着个烤火念经的老奶奶。我们经过主人同意后,移到厨房用餐,吃完后,看看时间还早,就待在那里,跟女主人聊了会儿天。这天这家客栈就我们这组客人,女主人做完我们的晚餐后,还一直手脚不停地忙碌着,为第二天的早餐做准备。我看着她手脚麻利,很快把一大盆土豆擀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面团,后来早餐吃到的饼就是用这些土豆面做的,口感比面粉的差了很多,因为看到女主人那么辛勤地劳作,只有勉强自己咽下一张土豆饼子。

16)谢尔巴老奶奶。

17)女主人在做土豆面。


第一天晚上我睡得不好:房间里有点漏风,总感觉头顶上寒嗖嗖的有风穿过;
山区里的夜很冷,我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斗争了半天,最后还是爬起来翻出我的毛线帽戴上;被子很沉,深色的被面儿看不出干不干净,可被子里一股若有若无的酥油茶味,让我闻着有点想吐;厚实的被子很不贴身,掖在身下咯着不太舒服,不掖又冷,这使我更加想念我那轻暖舒适的鸭绒睡袋。辗转了半天,渐渐地,困意夹杂着喜马拉雅丝丝的夜风,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坠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起,踱出客栈,看初升的太阳把对面的小山头染红,我悠悠地吸进一口山区清新冰冷的空气,贪婪地看着四周翠绿的山谷和当地人家袅袅升起的炊烟。我在心里默默地说,Namaste,喜马拉雅山,我来了!

早饭后,我们约8点多出发,今天要越过Pakting攀上3440米的Namche Bazaar,徒步时间约8小时,净爬高(elevation gain800米左右,实际上,我们一会儿走在山梁上,一会儿下降到山谷底部的河边,真正的gain应该远不止这数字上的800米一路上还要过5座高低不等的吊桥,这对晕高的我,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路上,导游
Mingma告诉我们,前段时间这里一直下雨,飞机停飞了7天左右,直到我们来的前两天,飞机才开始恢复运客。看来我这次的人品不错,运气挺好的。后来我在路上遇到一个游客,我们聊起来,她就是那前一个礼拜到达加德满都的那一批倒霉的人。据她说,那时她天天去机场等飞机,飞机真的停飞了一个礼拜之久,好些在机场一起等飞机的游客实在没办法这么没完没了地等下去,2-3天后都被迫改走了其他的路线。她反正没啥时间的约束,所以就在加德满都边吃喝玩乐,边耐心等候飞机的再度运行,反正一定要走这条线路。与她相比,我是好运很多,因为我的时间很死,不要说一个礼拜,就连等一天的时间都没有。


18
)优美的珠峰大本营路线:脚下是湍急的大河;抬头就是雪山。

19)幽深的峡谷。

20)远处的一座吊桥

21)吊桥是晕高的我的罩门之一,开始时,我只有死死抓住导游结实的手臂,目不斜视,才能过桥。

22)一座又一座吊桥,当地人走在上面,象走平地一样。

23)终于我勇敢地自己过了一座吊桥。期间好几次腿发软,想趴在吊桥上,叫紧跟在后的导游来拉我。 :)

24)路上遇到的驴队。

25)在最高的吊桥前留影。

过那座最高的吊桥后,不久就到了Namche  BazaarBazaar是市场的意思,Namche是珠峰线上最大的中转站,一般的游客来回都要在这里停留过夜。Namche的海拔3400米,所以第一次高原适应的训练(Acclimatization Day)也会放在这里。

Namche的房子是建在山坡上的,建筑物错落有致,整体呈古希腊环形剧场的格式;中央地带就是大市场,据Mingma说,好些中国的西藏人赶着牦牛翻越喜马拉雅山到尼泊尔这里做生意。在大市场里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有好些住人的帐篷,还有西藏人打扮的生意人,不过,当地的好些人,也是藏人的打扮,难分彼此。当地人叫谢尔巴人(Sherpa),是古代藏人的一支,后移居到尼泊尔定居,慢慢的,连语言都改变了。我的导游Mingma就是谢尔巴人,看上去确实有藏人的神韵。有意思的是,谢尔巴人没有自己的姓,只有名,现在整个民族有一个统一的姓都叫Sherpa,所以以后看到有人姓Sherpa,那十有八九就是Sherpa族人。

26Namche四周雪山环绕,如仙境一般。云线就在这个高度,时不时就有云雾涌进,一会儿散去。有时我坐在窗前,看对面的山腰处,云舒云卷,什么都不想。

 

27)整体如环形剧场。


待续。。。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2011年摄影回顾】 醉情山水
  • 珠峰大本营徒步记 – 行程篇
  • 触摸世界巅峰
  • 用美食来贿赂新领导 - 大学N年毕业聚会
  • 天堂里的穿越 - Subway, Z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