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板胡同(中秋征帖)

来源: 2010-09-21 01:15:2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列位, 早先我发过一个贴子,是说我小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饭吃不饱,连柳树叶子做的汤都喝过。这真不是胡说八道。那会儿虽说在北京,而且还是一穿着围嘴儿的托儿所孩子,是祖国的花骨朵儿(还没开花,所以不是花朵),但饿饭的事儿一样没跑儿。我记得那时候成天介老是觉着饿,总想着吃东西,其实不光我,全国老百姓,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不论老少,那会儿的感觉都一模一样 – 就是饿。

我们家那时住在北京东四十二条的船板胡同。这船板胡同您肯定听着生分。但我要告诉您,这条胡同孕育了出了后来闻名京城,乃至全国的燕京大学,您就不能再觉着它隔着很远了吧?除了大学堂,这胡同还紧挨着今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馆的‘段府(北洋时期段祺瑞总统府)’。1926年3月18号,由李大钊带领的北京爱国青年学生请愿游行到了府邸门口,遭到段府卫队武力驱散和枪杀,北京女子师大学生刘和珍惨死枪下,事件就发生在这儿。。。。。。。

我爸妈那时刚从老家重庆调到北京来,在后来搬入机关大院前,我们家一直在这条胡同里住,时间大概齐的有那么3-4年。

按说老北京的胡同都是四合院和平房,可这船板胡同里偏偏有老式的小木楼,其形制跟电影《72家房客》里相仿,木板地,一踩吱吱呀呀的,几家合用一厨房。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不像是住在北京,倒像是在上海或江南的其它什么地方。

三年自然灾害中有回星期天的天儿很冷,妈把我从托儿所接回家,中午她就在厨房烧饭。烧饭这个事现在很多人都躲着不愿干,可那会儿人吃不饱饭都盼着做饭的时辰赶紧到,然后开伙做饭。我看见妈在厨房里做饭,因为饿就凑到妈的跟前盯着饭锅看。妈坐在炉子前问我饿不饿,我点点头说我饿。妈听后把我搂在怀里说不要紧,妈给你做饭吃。我记着为了分散我对饿的注意力,妈还给我讲起了童话故事,我渐渐地也好像真的不那么饿了,听着故事入了迷。听听着听着,我忽然感到妈的声音越来越小,身子也瘫软了下去,然后她整个人从凳子上滑落到地板上,搂在怀里的我也跟着倒了下去。我爬起来见妈还躺在地上,两眼紧闭,摇晃了她两下也没有反应,我于是被吓得大哭起来。我爸和邻居听见我的哭声都从房间里赶了过来,大家手忙脚乱地把昏迷的妈从地上抬到房间的床上,爸还用万金油涂抹在妈的额头上。分析原因,邻居和爸都认为妈昏迷的原因和饥饿脱不了干系,大概是血糖太低,造成昏厥。

过了一段时间妈渐渐苏醒过来,后在喝了爸冲的一些糖水后精神好了一些。趁妈躺在床上,爸拿起120照相机给妈拍了一张。在爸给妈拍照时我也赶紧站在妈的床后一起被拍进了画面。



今天看着这张家里的老照片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饥饿的年代。我也自那时起养成了珍惜粮食的习惯。现在的日子虽然富足了,但每一粒粮食我仍然都尽量不浪费。不仅如此,在美国出生的小儿也受我的影响,基本不浪费粮食,碗里的饭经常吃得精光,这和他的美国同学动辄大碗大碗地往垃圾桶里倒食物确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明天就要到了。品着香茗和月饼,看着老照片我又想起了远在重庆的爹妈,想起了小时候在北京船板胡同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