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顿公园自虐四日记(完)

来源: 2010-07-26 12:57:1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周五,登顶,下山

大提顿山,海拔13,775 呎。它的名字,据说是N年前法国的一个考察队所起。后来美国人嫌不雅,曾想改成黑顿山(Mount Hayden),但大家记得的名字,仍是原来的大提顿。山上花岗岩峥嵘突兀,是攀岩人的乐园。在“北美50条经典攀岩路线”一书中,GT拥有的路线仅次于位于加州的攀岩发源地-优胜美地的El Capitan。

记载中第一个登上GT主峰的是Owen, Spalding,和另两位同伴,所走的路被命名为Owen Spalding Route,难度定为5.4,是上山的路线中最简单的一条。5.4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健康的登山者,即使没有攀岩的训练,也可以爬上去;只不过应该有所保护,因为失足的结果会是致命的。当然啦,一条5.4的路线如果结了冰,难度就会加大。另外一条受人喜爱的路线是Exum Ridge,像我们这种菜鸟向导是不会带去爬的,不然憋在半路,上不去下不来,再碰上个雷雨天气,可真不是玩的。

登山路线图。黄色的是Owen Spalding,绿色和红色的上半部是Exum Ridge。实际的路线比这要复杂。左边的“The Enclosure”是GT的西峰。


因为这里的天气通常会在午后由晴变阴,经验丰富的向导就会安排早出发,以便在中午前大家可以撤到安全的位置。

凌晨三点,向导们进了棚子,点上炉子烧水;三点半灯亮了,所有睡在棚子里的人纷纷爬起来,把睡袋搭到绳子上,睡垫在两边沿墙摞起来,大家坐在上面吃东西,收拾东西。

我们两人分了一袋速食面;我走出棚子去方便,外面有风,幸好不太冷。仰头看看,漆黑的天空上繁星点点;到了西坡,放眼一看,除了星光下的群山,还有远处Idaho小镇的灯火。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可以一直看到七十迈以外的Idaho Falls 机场灯光;有经验的向导,会在起“床”时看看机场的方向,根据能见度来判断当天的天气是不是可以带人登顶。

这么早起来,动作似乎比平时慢半拍;四点半,我们吃完了速食面,行头也穿戴整齐 – 头灯,头盔,保险带(harness),帽子手套等等。向导们把今天登山的人分成4小队,大约间隔15分钟出发;我们是第二队,第一队的灯光已经在我们前面晃悠悠地向上走了。

离开Lower Saddle的山路一直曲折向上。所谓山路,不过是在碎石坡上,走的人多了,勉强算是路。碎石不稳,踩不对地方就会往下滑。所以必须时时盯着脚下,就看不到旁边的风景,也不能看星星,走起来只听见自己的喘息;估摸过了半个小时,停下来喘口气,惊喜地发现上面的一队的头灯停住不动了,这说明他们走到了该系上绳子的地方了。再沉闷地爬一会,灯光下的碎石从土黄色变成了深灰,到了这儿,我知道要系上保护绳,准备technical climb。

向导们带人上山,如果是菜鸟,或者天气不好,就走Owen-Spalding路。说来惭愧,我平时在城里方向感还凑合,到了山上,真正是不辨东西南北。要不是有人带着,根本看不出来路在何方?即使是今天,对着地图看那天登山的照片,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上去的。

记得开始Technical Climb不久,碰到一块大概45度倾斜的石坡,向导说叫Brick Slab。我还以为是形容其平整。下山查了地图才知道,那叫Brigg Slab。Brigg又是谁呢?话说Exum Guides能人辈出,Bill Brigg就是其中一位。1971年六月的一天,Brigg说服他的几个哥们陪着他背着滑雪板上山,他要从GT山顶滑下去。这个主意当然是够疯狂的,可是,当向导的这些人都有些疯狂因子吧,哥几个就陪他上山了。- 顺便说一句,这可是踩着埋到屁股的雪背着滑雪装备徒步爬7000呎啊。- 爬到离顶峰还有个几百呎,实在是无路可上,哥几个放弃了,劝Brigg也算了。Brigg不肯,自己继续往上爬;哥几个就找个地方等他。不久,一个雪崩开始,哥几个躲的地方好,眼看着大块的积雪从刚才走过的地方冲下悬崖,大家都以为Brigg必死无疑。没想到,Brigg竟躲过一劫,从山上翩然而下,成为第一个滑雪下GT的人。现在,除了夏天带人上山,冬天Exum的向导们也带人extreme ski, 包括滑下GT。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Upper Saddle,这道山梁连着GT的两个峰:西峰和主峰。西峰比主峰低约400呎,登山的难度也小一点,今天最后面的一个小队,似乎是身体不适,后来没有上主峰,改上了西峰。我们和第三小队合在一起,Peter,加上第三队的向导Ben和Silas, 带着我们俩和两个小男生继续冲顶。每一个pitch,Peter先上,然后他保护我们两个上;再轮到Ben,他再保护两个小男生,最后Silas负责收线。因为保护和收线都由向导们代劳了,前天Wes教的本事就没有复习的机会,可是这样倒也省力省时。路上冰雪不少。尽管不必穿冰爪,爬的时候却得多几分小心。爬爬停停,七个pitch后,早上八点,我们到了山顶。顶上积雪还蛮多,找不着山顶的benchmark。我们在山顶大概幸福了半个多小时,还不够酝酿出一篇登顶感言,就开始下山了。

Technical climb下山比上山好像还难,因为看不到落脚点。就以上山时经过的Brigg Slab来说,上的时候轻而易举,下的时候手脚并用;等下到下面,我才看出来它根本就不陡,向导们走着都能下来,都不爬的。

不管难不难,无疑下山比上山要快。我们十一点回到了Exum Guide的帆布棚。把剩下的食物吃了,水瓶子灌满水,收拾好东西,踏上了下山的路。一路走走玩玩,回到停车场,是下午五点。这一天狂下7000呎的后果,就是我的脚尖被鞋顶的生疼,腿也弯不了了,那天傍晚走去餐馆的时候,连过马路牙子都一蹦一拐的。

快到Upper Saddle的时候,天开始比较亮了。我迷迷糊糊地拿出相机照相,没注意用的竟是“针眼”功能。汗一个。



到了Upper Saddle, 停下来检查大家体力是不是还够。右边的两个人是向导Ben和Silas;左边穿蓝衣服的女孩后来没有上主峰,改去了西峰。



小菜鸟唯一撞上的一张不错的照片。GT西峰在晨光中。此时Peter在忙着开路,架设保护点。



这一小段叫“The Crawl”,左边是飞流直下三千呎的峭壁。胆小的人会从积雪的石缝里匍匐过去。走外面呢,只要不失手掉下去,还是问题不大的。



到顶啦!一览众山小。这一张是往北看,右前方的湖是Jackson Lake。



往东北看。面前的山是Teewinot,又一处攀岩乐园。右上角亮晶晶的带子是蛇河。



下山途中。上课学Repel就是为了下这道悬崖。大菜鸟下了一半。



安排这次GT guided climb,知道会挑战自己的体力,本以为会是“一生只此一次”的经历。没想到,似乎爬山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人在筋疲力尽的同时感到无比的心满意足。况且,上山的人里不仅有五十岁的同学阿丹,我们同日上去的第一组的两个人看上去也有五十左右。虽然我们的体力早过了上升期,但是说不定我们五十岁前还可以再去爬一次呢!因为这次的自虐,就像阿丹总结的:“每一分力气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