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博的窍门,其实只有一条

来源: 2010-06-25 11:41:5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刚从长途旅行回来不久,趁着上海最近天气难得的凉快,上周马上就抽两天去了世博会。我在上海认识的朋友,没有一个不骂世博的:不去世博会,不知道中国人竟然有这么多。

今年上海的天气出奇地凉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现在每天40万-50万人的流量,峰值一天56万人,出现在端午节假期的星期二,这样每天40多万人的流量,看来还要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政府干预:市政府给每个上海家庭发一个“大礼包”,里面除了一张门票,还有一张200元面值的公交卡。此外,各单位各公司都发票,基本上,我认识的上海家庭每家都从各个渠道有6-7张免费门票,有的家多到十来张。

世博团队旅游的很多,据新闻里说,团队游客占到流量的40%。这些团队里,各种公费旅行团占了很大比例,而且,要求是要分期分批去看,别集中在6-7月,让9-10月冷落了。我估计,到9月10月,人也不会比现在少很多,因为除了团队的因素以外,我知道大多数上海家庭,也都想等全国人民的热乎劲儿过去以后,上海的夏天也过去之后,到9月10月再去看。

官方的目标数字是,从5月1日开幕到10月31日闭幕,半年的展会期间,要有7千万人次参观。7千万除以180天,平均每天不到40万人。5月刚开幕的那两周人少,大约一天20-30万人。现在每天都是40万人以上。

理论上,整个世博园的每天极限接待能力,是60万人。

其实,我觉得吧,把50万人撒在6平方公里的地界,还真显不出多来:我去的两天,有一天刚够40万人,算很少的,另一天是整个6月的第三峰值,接近53万人。我还真没觉得这两天感觉上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入口处通行无阻。这40-50万人的30%,都是早上9点一开门就进的。我10点进园,而且是人最多的耀华路地铁站6号门,完全没有排队。这一天在各个口也都没有排队----就是除了9点开门的那个时间以外。大家都以为,9点顶门去人会少啊,所以全都挤在那个时候了。

入口有安检,和机场安检一样。不让带液体进去。你可以带空瓶子和杯子,园区里面有免费饮水处。吃的可以带。园区里面有足够的餐饮设施,那些著名的连锁餐馆,象KFC,麦当劳,东方既白,真功夫;还有比较高档的餐厅,象小南国,俏江南,新吉士,采蝶轩,望湘园,在园区里都有。在各个国家展馆里,有时候还卖本国的传统菜肴,象法国馆卢森堡馆,本身就有正宗的法国餐厅对外营业。可是园区里的餐饮比外面价格高不少。因此很多游客都是自带食物,在园区里野餐。也有很多人自带小折叠凳,排队等候时用。

平心而论,我觉得园区里的基本设施还是很充裕的:坐的地方,坐凳上的遮阳篷,厕所,information center和指路牌,免费饮水处,餐饮,都相当充分,只要出了最拥挤展馆附近的一小片区域,肯定不会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真正的问题,不是人多,而是游客自己的心态:你千万不能在心里画地为牢,说我一定要看哪个哪个热门馆。抱着赶集,看个热闹的心态,去看个新鲜,这个心态,才是看世博的唯一窍门。除此以外,别无其它法门。

因为每个热门展馆排队都起码是3小时以上。最著名的热门展馆是沙特馆,日本馆,韩国馆,瑞士馆,德国馆,这都是每天轻轻易易都要排队5小时以上的展馆,据说,沙特馆有过排队要排8-9小时的时候。其他的象英国馆,法国馆,意大利馆,日本企业馆,等等也都是动辄排队3小时以上的地方。这么说吧,所有的发达国家展馆,排队都不短。就连美国馆,去过的人人都传说很没意思,可是美国的名气太大,照样天天3个多小时长度的队。你想,你排一个队,这一天基本上就交代了。

所以,唯一的窍门,就是抱着看热闹的轻松心态,完全不看这些热门馆,顶多每个外面拍张建筑照。这世博园区里,一百多个国家馆呢。我这次所有欧洲热门国家的馆,全都没有进去,我进的展馆只有一个标准:哪个馆排队短,走得快,我就进。有人说了,冷门馆没什么可看的,进去转一圈5分钟就出来了。是啊,排一个热门馆花5个小时,能够看40个冷门展馆吧,这40个馆加起来,怎么也比一个沙特馆日本馆有意思,是不是?

我花了足足两天在里面,从上午10点(另一天是11点)到夜里9点(园区晚上12点才关门),没有排一个超过15分钟的队,所有排队短的展馆我都去全了,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总体来说,亚洲国家的展馆,布置得比其他大洲精心。我看过的冷门展馆里,伊朗馆很有波斯风情,越南馆也让人印象深刻:整个都是用竹子搭的很高的敞厅,厅里的大喷水池和巨型水晶枝形吊灯,有法国殖民文化的遗风,象征东西合璧的越南文化。浦西的城市最佳案例区,都是世界各地的城市展馆,人很少,不用排队。游客都集中在浦东的国家馆区,尤其是欧洲展馆区域了。在浦西的城市馆当中,我最喜欢宁波馆。建筑设计的立体空间非常微妙,青砖墙上还有无土栽培植物的水池子,植物下面养金鱼。在展馆三楼竟然还有一片稻田,是纪念河姆渡文化出土世界上最早种植的水稻。还有汉堡馆,得有人讲解:整个馆无人讲解的话,就是一栋家居房子而已。但是讲解起来,这里面能量,废气,废水如何循环,热量如何散发,讲究和门道多了。阿尔萨斯馆的电影厅很暗,四角有四张卧榻,整个展馆人就少,电影厅黑着灯,更没有几个人,我下午6点走累了,在屋角的沙发长椅上睡了一觉,都没人发觉。

所以,参观世博的人多归多,但也有闹中取静的可能。只要抱着看看热闹的心态,不去挤热门场馆,园区里的基础设施很完善,我觉得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最起码,我去长了不少见识回来,我也是在上海朋友里,谈起世博会,说好话不怨声载道的极少数人之一。

玩,也有会玩和不会玩之分,而且,这里面区别可大了。

国人在国内都喜欢凑热闹,一窝蜂,我完全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