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ombo Hut(3700m)— Kibo Hut(4700m):6 小时,10km,上升 1,000m
早上起来天好像晴了,出来洗脸时看到这个。
1
去厕所路上看到的。
2
去餐厅的路上朝霞满天,还有乞力马扎罗的雪。
3
早饭吃到一半太阳升起来了。
4
两个MM顾不上洗脸刷牙赶快抓拍日出的景色。
5
在Horombo发现了担架独轮车,如果得了高山病,立刻下撤是最有效的缓解方法。
6
整装待发,Fred今天穿的有点多哟,我笑他已经提前把summit day的衣服穿上了。
7
出发了,去Kibo Hut的path被分成两条不同的路线。右手边的一条要经过Zebra rock,我们走左手边的 southern route,大概有9公里多,刚开始的一段有点陡。
上路后回头看一眼昨晚住过的Horombo Hut。如果能顺利登顶,我们在下山的途中还会回这里过夜。
8
今天将进入Alpine Zone,特点是上午一般晴空万里,10点钟以后会出现云层,且逐渐加厚,出发不久我们还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雪峰。
9
这个地方的景致很特别,有大片的千里光出现,像不像盆栽?
10
顾名思义,从这往上就没水了,Kibo Hut的水全部都要到这来取,来回一趟要好几个小时。
11
今天的午餐地点比较寒酸,没有桌子了,只有一长条木板架在几块石头上。这个地方风很大,纸盒饮料总被刮跑,石头缝里还有好多老鼠跑来跑去的。在寒风中这顿午饭吃得比较狼狈。
12
吃饭时有几只秃鹫vulture在边上的大石头上盯着我们,但我老觉着它们更像乌鸦
13
路边上我们还见到几个玛尼堆,只要是爬山的地方都会有人搭这个来乞福。
14
休息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个挑夫居然穿者皮鞋就上来了,实在太强了。其实这些挑夫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之中任何人想触摸乞力马扎罗的雪,都只是无谓的冲动而已。
15
从这里看过去就是The Saddle了,一个马鞍形的山脊,领队说翻过这个山脊就可以看到Kibo Hut了。看到下面的小人了吗,那是我们前面的队伍在行进中。
16
我们进入了The Saddle,远处两个小屋是厕所。
17
来个近景,这块牌子告诉你现在所处的位置。
18
在Saddle里发现这种用石头摆出的字母,怀疑是广告,给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的。
19
The Saddle里很荒凉,根本无法让人联想到是非洲,反而有在戈壁荒漠的感觉。
20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领队每次都说Kibo Hut已经遥遥在望了,然而我们却总也走不到,我说他是liar。我知道他的用意,在这种高度,最重要的是Pole Pole(慢慢来)。正当大家再度绝望的时候,看到了这块指示牌,离今天的目的地还有1.46公里,这下我们心里有了底。
21
今天路上的景观缺乏新鲜感,基本上是一望无际的高原荒漠,偶尔能看到乞里马扎罗的雪峰。
22
无论你选择哪条登山路线,在五到七天的徒步中,虽然无需任何攀登技术,但对耐力和抗高原反应有一定的要求。不少读者很关注我们几人是否出现了高原反应,有何症状以及如何应对,这里多写几笔。其实走到这里大家不同程度地有了高反,今天的行程远不如头两天轻松和愉快了。
我感到手指有点发麻(以前去西藏时也有过类似症状,所以并不担心),呼吸急促,晚上睡眠质量不高(总是睡一会醒一会),但幸运的是我从没有头疼的感觉。这里要提醒大家,在这种高海拔尽管睡不好觉,但吃安眠药决不是一个好主意。
Michele仗着自己是丹佛来的(那里的海拔大约是1600米),当过兵,业余时间练过马拉松(怎么看怎么不像呀),刚开始时信心满满。她老说他们科罗拉多人一年四季进行户外活动,夏天hiking冬天滑雪,所以来之前也没刻意做什么准备。记得第一天她还向我们show off她从朋友那借来的outdoor手表(除了高度和温度显示,其它功能她还没来得及研究,不过欧洲人对她说的海拔多少英尺也是一头雾水,有如鸡同鸭讲),但今天她已经不以来自outdoor之乡自居了,一路上老是嚷嚷着彻底out of shape了。因为她用camel bag装水,每次她停下来用力吸着那根管子时我就逗她,“求求你了,给点氧气吧”。
Cathrine前两天最喜欢打打闹闹,今天变得很沉默,我本想也逗逗她,但她说现在没多余力气讲话,需要concentrate在走路上。Cathrine是我们中唯一没吃Diamox的,倒不是因为她有多强壮,而是她压根就没听说过这药,怎么可能?据她说经常去阿尔卑斯山hiking和滑雪,但她认识的人里没人吃抗高反的药。看来还是瑞士人厉害,毕竟是山里来的。Cathrine是理疗师,我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开业,她说她才不会傻到自己当老板呢,那样的话就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周只上四天班,剩下三天出去玩了。她说她对挣大钱不感兴趣,够出门旅游的就行。
Lorie和Fred今天有点不太妙,他俩在进入Saddle后总是掉队。Lorie开始头疼,Fred则不断咳嗽,到Kibu时甚至有点咳血。他俩来之前的主要准备是周末cross country ski,而且Fred在出发前两星期特意把咖啡戒了。他俩的症状出现的比较早,好像在3000米左右的时候就有点闹肚子。
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人的身体不能迅速适应因海拔急速升高随之而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减少,以下是几个应对措施:
1) 多喝水(医书上建议每天喝4-6升,个人觉得很难做到),以达到降低血液浓度的作用。
2) 在山里不要碰酒精和咖啡,同时避免服用有镇静作用的药物。
3) 每顿饭不要吃得过饱,有条件的话晚饭后应再往高处走3-40分钟,然后回来休息。
4) 按照自己适合的步伐和速度行进,用不着和谁比赛,反正就算你提前到达营地也没什么别的事可做。
5) 如果高原反应较严重,不要硬撑往上走,下撤是最明智的选择,症状会得到明显缓解。
6) 登山途中多认识点人,搞不好里边就有医生护士之类,能给你些建议,或情况不妙时能施个援手(这条不是我说的,是书上说的,虽然听起来有点滑稽)。
7)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1-2天acclimating day(当然这个订行程时就要说好)。
看到山脚下的白房子了吗,今天的终点就在那里,胜利在望了。
23
下午1点来钟我们呼哧带喘地终于抵达了Kibo Hut,医书上讲,三千米以上,每天上升的海拔最好不要超过300米,我们今天可是又上了一千米啊,这里的氧气差不多只有海平面的一半了。
24
跟前面的营地不同,Kibo Hut没有木屋了,所有登山客都被集中在一个大石头屋子,里面分了几大间,每间有十几张上下床,总共近60个床位。大门上钉着一个标牌,告诉你这里的海拔是4750米。
25
我们check in的时候已经有二十多人住进来了,我们不幸被分配到靠近门边的几个床位,因为靠里面的床位或是下铺都已被别人抢占了(在这种海拔高度,爬到上铺去睡觉也是一种体力的消耗啊)。
26
这块牌子告诉你乞力马扎罗的第二高峰,Gilmans Point,离我们今晚的宿营地大约是5小时的路程。据领队讲,二三十年前的时候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就在我们现在的营地Kibo上面一点点的地方。但因为全球暖化的温室效应,现在的雪线已经退到了Gilmans Point,也就是说上升了七八百米。
27
晚饭定在下午5点,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尽可能多休息。Kibo 比 Horombo 更冷,加上后面又有陆陆续续到达的登山客,有人进出时就会有冷风灌进来,房门也吱吱呀呀响个不停,让人根本睡不踏实。晚饭时领队会给我们做登顶前的最后一次briefing,我们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登顶的前夜,大家的心情会是怎样呢?登顶的过程中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挑战呢?请继续关注下一贴“真正的考验”。
坦桑尼亚全接触之11:漫长的一天 (多图)
所有跟帖:
•
快登顶了,我也坐沙发上慢慢看
-老油条-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3:18:17
•
这一集看得有点紧张。码字辛苦了。
-走万里路-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4:56:32
•
那一夜我们自己也有点紧张。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9:11:09
•
除了高原反应,山好像不难爬,光走就行?
-云游8505-
♀
(102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6:18:16
•
到这为止基本不难爬,最后一天有一定难度,看你的体力和对
-KTM-
♂
(52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8:43:05
•
要没在少女峰上过夜,就到一下的话大多数人不会有反应的。
-wunderlust-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20:42:22
•
俺有点好奇:不下雨要穿雨衣吗?拿把伞当拐杖是个好主意。
-HawaiiBlue-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7:23:25
•
山里天气变化快,时雨时晴,他们懒得穿了脱,脱了穿,就一直穿在身上。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8:37:13
•
那高跟鞋也可以考虑,上山正好,下来换掉。把时装深入到山里:-)
-dztang-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9:03:55
•
看着都头晕,看着都气喘。
-johndoe23-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7:29:31
•
这晚上一定紧张!我也替你紧张一下。
-mengxu-
♀
(38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9:20:18
•
你说得太对了,不光是最累的,还让你觉得是最长的一天。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9:30:29
•
不过,登顶的那一刻,你一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mengxu-
♀
(94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9:33:39
•
多拍点,我也想看呢。我发愁下一贴没什么照片可show了。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09:47:57
•
我咋感觉像花钱买高山反应妮?:)
-HawaiiBlue-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1:22:11
•
花钱买罪受,自讨苦吃,苦中作乐呗。这就是为什么下了山都要去桑给巴尔放松一下。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1:46:13
•
mengxu,慎重考虑是否带三脚架.依我的经厉,一是没时间.也
-NHHiker-
♂
(23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5:06:08
•
看着都很紧张!等待你的下集
-乐乐妈-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1:32:02
•
正在酝酿中,过两天就写好。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1:55:02
•
这个系列看着好过隐,赞
-azureblueceleste-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2:04:19
•
你那个找妈的故事也不错,我更喜欢读旅游中的花絮和插曲。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2:22:30
•
ktm is a great story teller..
-mpc8240-
♂
(49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4:04:42
•
Not sure if I'm a great story teller, but your comment made my d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4:33:37
•
越看越有味.越累越兴奋(我的爱好就是去体验suffer:))
-NHHiker-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5:09:58
•
好像都喘不上气了,挺可怕的。
-乐乐逍遥-
♀
(12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6:58:10
•
briefing就是千万把水壶揣在怀了,否则冻了就没得喝了:-)
-dztang-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9:05:57
•
水壶揣怀里影响走路呀,我的水最后真冻上了。
-ktm-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9:43:28
•
REI卖的HOSE COVER管用吗?水里要是加点盐是否就不易冻呢
-wunderlust-
♀
(94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20:28:32
•
主要是HOSE中段里存的水冻住了,没试过往水里加盐,
-ktm-
♂
(75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20:51:43
•
继续跟读,继续景仰。。。
-amastroller-
♀
(0 bytes)
()
04/12/2010 postreply
19:53:12
•
ZT: 继续跟读,继续景仰。。。 :)
-七喜-
♀
(0 bytes)
()
04/13/2010 postreply
10:28:53
•
看上去真的是挺艰苦的,期待你们登顶
-keeper-
♀
(0 bytes)
()
04/13/2010 postreply
1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