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掠影(下)

来源: 桦丞 2009-12-24 17:35: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57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桦丞 ] 在 2009-12-31 10:10: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冬宫的珍玩收藏极其丰富且价值连城,在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万千5幅,雕塑约1万2千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约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曾有人统计,游人如果对冬宫里的每件藏品都看上一分钟,则需要8年的时间才能欣赏完整个冬宫。我们跟着导游匆匆地浏览着各个厅室和展馆,短短的两个小时,不敢说参观了,甚至连“走马观花”、“草草地看一眼”都算不上,只能说明我们来过了,我们曾经将足迹留在几个宫殿中了。

28. 用俄罗斯特产之孔雀石制成的巨型大花瓶。孔雀石的特点是无法形成较大的块,这类孔雀石制品都是工匠们将细小的孔雀石按花纹粘贴起来,再打磨出来的。
DSC08990

29. 用独块玉石制成的特大玉盆。
用独块玉石做成的特大玉盆

30. 马赛克圆桌。可能大家都觉得是画上去的,其实不是,是用比一颗米粒还要小十倍的天然颜色的小石头一点一点地拼出来的。
DSC08995

31. 再来一张马赛克桌子。
DSC08997

32. 镇馆之宝,达·芬奇的《持花圣母》。达·芬奇但存世之作只有十幅,冬宫就有两幅。这幅画和下面两幅脍炙人口,就不多介绍了。我奇怪的是,由于闪光灯对油彩有害,世界各国博物馆都不允许观众用闪光灯拍摄油画。为什么冬宫博物馆反其道而行之?我真怀疑展出的油画是不是原作?
达芬奇:持花圣母

33. 镇馆之宝,达·芬奇的《丽达圣母》。
达芬奇:丽达圣母

34. 镇馆之宝,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这幅画的画框也是拉斐尔本人制作的,所以它是一个双重艺术品(画+画框)。拍照的人太多,我被挤在边沿,抢拍了一张。
DSC09011拉

35. 镇馆之宝,拉斐尔的《The Holly Family(意译为《神圣家庭》,妥否?)》。此画圣母已成为一个普通的贫苦人家的农妇,身旁的牧羊人(一说是圣徒约翰)神情相当忧郁,耐人寻味。且在所有的圣像画中,牧羊人都是留着大胡须的,唯独此画,牧羊人光着下巴,寸“草”不生。没人知道拉斐尔为什么这么画。也许他只是给大家开个善意的玩笑?
拉菲尔The Holy  Family

36. 伦勃朗的《达那厄》。达那厄是希腊神话的一个悲剧人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常用她作题材创作。本画背景及周围的环境都很暗,只有达那厄身体是明亮的,使观众的视线不得不集中在这个人物身上,在画面右上部有金色的丘比特,似乎在表明达那厄命运的不幸。达那厄面朝画面的左侧,右手向上微微伸起,似乎在迎接宙斯的到来。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对即将到来的改变命运这一刻的期待。这张照片我是被挤在远处拍的,拍摄角度也不好。
DSC09035

37. 意大利画家朱里埃·拉马诺的名著《爱的代价(love scene)》。朱里埃·拉马诺擅长大型油画,这只是他的一幅中型作品。这是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欧洲某国的一位公主爱上了奴隶,为世俗所不容。国王为了防止“丑闻”外泄,就给他们服了毒酒。这便是他们临死前的最后一次幽会。管家已经来到门外,恋人的身体已呈青灰色(油画里画死人和尸体的颜色),宣示了两人必定的死亡结局。此画甫问世便哄动一时,一来画的实在好,二来画家在画中左右床头画上了人兽交配和人神交配的场景,这在当时神权至上的环境中是禁忌的,所以此画被禁多年。但作为当时超级大国元首、无惧任何外界因素、丝毫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和流言蜚语、可以与任何人对着干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喜欢这幅画,她便将此画收购,收藏于冬宫中。此举使成画得以传世,不致湮没。但此画有个大缺憾:画作完成后,不知何人说了句:男人缺了一条腿。朱里埃·拉马诺听到了,他是个画痴,便立刻在床里为男人加了一条左腿。用句中国成语,这便是典型的“画蛇添足”。
DSC09010

38. 米开朗基罗的《蜷缩的男孩》,为冬宫的镇馆宝物之一。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一个蹲着的小男孩

39. 意大利雕塑家罗伦塞托(1490-1541)创作的悲伤的雕像:《男孩和海豚》(都死了)。生活气息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生活气息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40. Pietro Stagi(1754-1814)的作品《pygmalion and galatea(皮格马利翁和加拉泰雅)》,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塑家,他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爱人,后来爱神Aphrodite托梦给他,想让他找个女人娶做老婆,他就根据爱神的模样做起一个女人的雕像,越做他越投入感情,最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雕像。他乞求爱神,让雕像复活与之相爱,爱神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便有了梦幻般的少女加拉泰雅。这个雕塑描绘了一个很有趣的场景:皮格马利翁年在向加拉泰雅求爱,虔诚而惶恐,眼光充满了期待,而一旁那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趁机在抢吻加拉泰雅的手……
DSC09019

41. 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娃(1757-1822)的《朱庇特和普塞克之吻》。古希腊神话故事。爱神丘比特爱上了心灵和外表都美丽无双、受到普天下人民爱戴的普塞克公主,而美神维纳斯(希腊叫阿佛洛狄特)因为世人忽视了她的美丽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心生妒忌,于是设计陷害普塞克。这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包含了爱的几乎所有成分:欲望,神秘,美丽,迷惑,寻求,妒忌,诺言,背信,原谅,帮助,悔悟,痛苦,甚至恼怒的父母等,是文艺创作的极佳题材。
DSC09031

42. 安东尼奥·卡诺娃的另一个作品《帕里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因诱走斯巴达王后海伦引起了特洛伊战争。
DSC09033

43. 古塞珀·马朱奥拉(1641-1725)的《阿多尼斯之死》(1709)。阿多尼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爱神和冥后都爱上了他。后被野猪撞死。
DSC09029

44. 孔雀钟 (PEACOCK CLOCK IN PAVILION HALL),是18世纪英国著名机械师、钟表匠、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人詹姆·柯克斯的杰作,献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礼物,用上了他一生的财富:大量的金子和宝石翡翠。当时欧洲的钟表装饰功能极强。“孔雀钟”的安装调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直到1792年俄著名工匠库利宾才成功将其安装。这是一个集娱乐性、装饰性于一体的“玩具”。它是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上面有可以上弦的“孔雀”、“公鸡”、“猫头鹰”和“松鼠”,表盘隐藏在“蘑菇”下面的缝隙中。只要启动机械系统,就会传出美丽的音乐声,“孔雀”开屏,“公鸡”鸣啼。
DSC09000

45. 从埃及“弄”来的木乃伊。
DSC09042

46. 从埃及“弄”来的木乃伊干尸。
木乃伊


我越看心里越嘀咕,越看越不舒服。我不止一遍地问导游,这二百七十万件文物是怎么来到冬宫的?导游说“不知道”。我想一部分是买来的,但大部分是掠夺来的,是明目张胆地“抢”来的,包括许多中国文物。我对“老毛子”印象素来不佳,心中说不出来的别扭。出了冬宫博物馆,长吁一口气,才挥去这番阴霾。





经过冬宫御花园,来到冬宫广场。
47. 冬宫御花园。
DSC09049

48. 冬宫广场一面是冬宫,另一面便是照片中的陆军指挥部大楼。这个陆军指挥部大楼是欧洲最长的建筑,是古典主义的建筑代表,总长度超过1.5公里,楼内坐落着众多国家机构。
DSC08965

49. 陆军指挥部大楼细部。
DSC09054

50. 冬宫广场中央耸立着亚历山大纪念柱,这是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12年击败拿破仑而修建的凯旋柱。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花岗石建成,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它是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柱,没有地基,靠自重屹立。
冬宫广场上的亚历山大石柱

51. 纪念柱的青铜浮雕柱脚。
石柱底座

52. 柱头顶尖上的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拍不到),这在欧洲是战胜敌人的象征。
石柱顶上的雕刻天使




记得学生时代,教科书上有这么几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那一发炮弹就是从阿芙乐尔巡洋舰上向对面的冬宫发出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7日晚9时45分,奉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当然,士兵们为了不破坏冬宫,发的是一发空炮。这炮声只是起义的一个号令而已。到了此地,不仅知道这声“炮响”只是一声“空炮”,而且还听导游说,当年电影《攻克冬宫》中千军万马攻打冬宫的镜头完全是艺术虚构:当年的临时政府没有一兵一卒,七名布尔什维克士兵大摇大摆进入冬宫,未发一枪一弹,就活捉了临时政府全体官员,完成了政变。
53. 阿芙罗号的巡洋舰。它静静地停泊在涅瓦河的岸边,像一位历史老人咀嚼着岁月的沧桑。
----



游览圣彼得堡,有一项“涅瓦河游船”自费项目。涅瓦河被称为圣彼堡的灵魂或心脏,故慕名游之。我们乘坐的是外河游船,即游览涅瓦河两岸景色的游船,一直开到出海口再返回,沿途欣赏涅瓦河两岸风光和船上的俄罗斯民间歌舞表演(草台班子,目前时髦用语是“山寨”版吧,水准实在不敢恭维)。圣彼得堡是由42个小岛组成的城市,大小涅瓦河将圣彼得堡分成四大块,每一块又被众多的人工运河蜿蜒曲折分割成许多小岛。开凿人工远河的目的是防止海水倒灌。各小岛之间有430座桥梁相连结。整个城市水系纵横交错,故圣彼得堡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其实名不副实,两个城市的景色并不相同。威尼斯各小岛之间运河水道宽不过数米,市内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就是小船(贡都拉),而圣彼得堡水道则相当宽,没有看到用小船作公共交通用的。涅瓦河全程只有74公里,其中有30公里在圣彼得堡市内。它河床宽阔、水量丰富、流速缓慢,保持了一位雍容华贵、温和安详的母亲的神采。常言道:没有来过圣彼得堡,怎算来过俄罗斯;没有到过涅瓦河,怎算来过圣彼得堡。从照片可以看到河两岸的风景的确非常之美。可惜我们遇到时阴时晴的天气,诸位只能将就些欣赏涅瓦河两岸风光了。说明:所有照片都是在游船内隔着玻璃窗拍摄的。
54. 涅瓦河游船码头。
DSC09137

55. 从涅瓦河上看冬宫。
DSC09132

56. 从涅瓦河上看彼得保罗教堂。
9076

57. 从涅瓦河上看冬宫和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
DSC09121

58. 从涅瓦河上看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和彼得保罗教堂。
DSC09124

59. 红色灯塔(有的资料称“海神柱”)和证卷交易大楼。
DSC09125

60. 停泊在涅瓦河上的古代海盗船。
停泊在涅瓦河上的古代海盗船

61. 涅瓦河的波罗的海入海口。
DSC09105

62. 与西方国家大城市的大河比较,涅瓦河上的各种风帆船明显少了许多。我捕捉到一条。
DSC09098

下面是几幅涅瓦河风光照片。
63.
DSC09072

64.
DSC09103

65.
DSC09087



(本文之资料,首先采用展品自身的文字说明,其次根据导游之解说,最后源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识者指教。在此先谢过。)

所有跟帖: 

好看.有功底.信息量大 -NHHiker- 给 NHHiker 发送悄悄话 NHHik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4/2009 postreply 18:44:16

补遗: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桦丞- 给 桦丞 发送悄悄话 桦丞 的博客首页 (253 bytes) () 12/24/2009 postreply 19:53:50

看来变化不大,俺是1991年去的这里。照片拍的很好,这个城市很上相! -^3.1415926^- 给 ^3.141592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09 postreply 21:22:25

非常喜欢你拍的照片,非常美丽。美术展品介绍也很好。两个问题:1-冬宫里面可以照相吗?2-通常所说的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就是 -皮皮游记- 给 皮皮游记 发送悄悄话 皮皮游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5/2009 postreply 10:18:35

答复:1-可照相,还可使用闪光灯;2-冬宫博物馆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 -桦丞- 给 桦丞 发送悄悄话 桦丞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5/2009 postreply 11:54: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