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我外公到我妈妈到我和我妹妹,三代都是外企工作了,外公是解放前英商洋行里作会计师的,学的洋派东西不少,所以直到后来7,8十年代,还是喜欢偶尔去吃吃西餐,咖啡馆,在天津也会去起士林。你说的德大离开家稍为远一点,红房子和凯司令,连我小时候都知道的,现在回上海还去凯司令买栗子蛋糕呢。
要是拿我爸爸妈妈那个时候的上海人的眼光,那个地段在上海是好的不得了了(当然,衡山路那边的小洋房是另一个级别的,相当于天津的五大道)。但是我小时候却从来不喜欢上海:因为小时候回上海都是小学放暑假,80年代又没有空调,电扇都是后来才有的,上海太热,公共汽车又太挤,要命的是重庆中路24弄那个弄堂有5个出口,我直到那里拆迁完全平掉了的时候,都从来没有搞清楚过那里的地形,哪个口出去是哪条路。现在好了,都是延中路绿地了。
我在上海出生的,不过,真正开始喜欢上海,还是2006年以后,每年暑假回国在上海呆上2-3个月,这才开始喜欢上海的洋派,上海的小资生活。
“毛主席像,大草坪,从学校走到外滩十几二十站地午夜了”……你复旦的吧?
我妈妈家在重庆中路24弄,淮海路附近,但我小时候从不喜欢上海
所有跟帖:
•
格么,侬小辰光侬外公定规带侬去复兴公园
-假领子-
♂
(40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09:09:26
•
我小时候很乖的,复兴公园是常去的:-)
-顾剑-
♀
(0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09:36:02
•
现在那有一片高档消费区,很洋气,但知道不是美国的格调。
-云游8505-
♀
(158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09:35:44
•
你是说新天地的石库门房子酒吧吗?
-顾剑-
♀
(140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09:38:31
•
好像是吧,去年回去时朋友请客,没去酒吧,去了家餐馆吃饭。
-云游8505-
♀
(76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09:46:25
•
我也是一样,新事物太多,这两年慢慢地把新事物变成旧事物
-顾剑-
♀
(384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10:01:46
•
原来就是一大片青砖石库门里弄,被香港人罗康瑞买下而改造的。
-有色眼睛-
♂
(0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09:59:34
•
那里不算太贵,一杯鸡尾酒大概45-75之间
-顾剑-
♀
(78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10:09:19
•
我还是蛮喜欢新天地的,大概就是因为有青砖石库门里弄
-假领子-
♂
(206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19:31:26
•
哦,这个我倒没注意到,我去的酒吧比较大路,不够小资
-顾剑-
♀
(567 bytes)
()
10/18/2009 postreply
08:57:05
•
鄙校在很多榜上也是“五大”,中国的五大:)
-tang07059-
♂
(0 bytes)
()
10/17/2009 postreply
20:47:27
•
我每年也会去几次复旦校园,有好几个朋友是复旦的在校学生
-顾剑-
♀
(230 bytes)
()
10/18/2009 postreply
08: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