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英伦(5)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来源: 鱼行天下 2014-01-17 19:01: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鱼行天下 ] 在 2014-01-19 07:28:5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像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博物馆一样,世界四大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一的大英博物馆也是免费参观。

埃及罗赛塔石碑(Rosetta Stone)是拿破仑在埃及溃败后英国获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个。1799年,远征埃及的拿破仑的士兵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镇修建城堡之时,发现了这块创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古字碑。罗塞塔石碑的发现,证明了欧洲与亚洲文明交往的具体情形,也成为了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该石碑上刻着埃及象形文、俗体文和希腊文三种文字。其中,象形文字用于书写宗教文本和重要文件。俗体文是一般人用的文字,用于记录日常生活。希腊文是当时埃及统治者使用的语言。这样,用三种文字书写之后,埃及的祭司、政府官员和统治者以及普通民众都能读懂它的内容。正是由于这种三种语言对照的写法,使得这块石碑成为破解古代埃及语言的关键,语言学家从可以认读的希腊文出发,对比证实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文法结构以及发音规律,毋庸置疑文字的破译对于考古学是重大里程碑。

1801年,罗赛塔石碑在英军击败拿破仑之后,曾经被撤离埃及的法军装在一只小船上企图偷运回法国,但是途中被英军截获。两国都深知其意义重大,因此达成协议同意法国保有之前的研究成果并可以保存拓本,而石碑实物则由英国拥有。

欧洲大部份文明源自希腊,公元前五世纪建造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登峰造极的建筑,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其中的精华大多在大英博物馆和巴黎的卢浮宫。和大多数古希腊神庙一样,帕提农是雅典娜女神的神庙,也是被当作金库使用。后来被改为天主教堂,而十五世纪土耳其人占领该地区之后又被作为清真寺。最愚昧的是在1687年这里被土耳其军队当作军火库,不幸被炮弹击中,火药引起的爆炸使神庙严重损毁。之后的十九世纪初,英国人将部分雕像买下移往大英博物馆。现在这个展馆的中心部位,有宣传资料介绍为什么希腊政府要求英国归还帕提农神庙的遗址原物。

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Ramesses II,约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1881年時他的木乃伊被發現。1974年時他的木乃伊被發現滋生真菌,埃及政府將他的木乃伊送往法國修復。埃及政府還為此特別發給其木乃伊一本國民護照,職業欄上註明「國王」,并以盛大的軍禮替他舉行出國儀式。而法國對其木乃伊,也在機場以元首待遇隆重歡迎。这座雕像带着谜一般的微笑,头上戴着褶皱布料制成的头巾,顶端有眼镜蛇王冠。胸像由一块双色花岗岩制成,以区分头部和身体。高2.67米,重7.25吨。古埃及人把这样的雕像作为保证主人能死后重生。最早发现它的是拿破仑早期探险队员,为将其搬走在右胸部位钻了一个洞,照片上面仍能看到,但也未能将其运走。

摩艾石像(又译復活节島人像)(Moai) 位於復活節島。多數為一體成形,也就是說整體是從一塊大石頭刻出來的,但有時候石像頭上會加一塊普卡奧(Pukau) 作帽子。全復活島上已知有超過六百尊摩艾石像。多數的摩艾石像產於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當地的火山採石場似乎是突然被遺棄,留下許多未完成的石像,而當地幾乎所有完成的摩艾石像到後來都被島上原住民推翻了。至于石像的来历,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大英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波特兰瓶。这是一件精心雕刻的罗马浮雕器皿,极深的钴蓝色玻璃上覆盖着不透明的奶白色玻璃。

波特兰瓶可能制作于奥古斯都(公元前27—公元14年)或者提比略(公元14—37年)统治时期,这作者可能是一位亚历山大港的工匠,因为亚历山大港是古代制作玻璃器皿最重要的中心之一,而且这种浮雕技术被认为源自那里。蓝色玻璃瓶身先被吹到只有3毫米那么薄,然后覆盖上一层差不多薄的白色玻璃。最后就开始了费尽心思的雕刻过程。
波特兰瓶命运多舛,几经易主最后由波特兰家族第三代公爵收藏。1810年波特兰公爵将瓶子借给了大英博物馆。瓶子暴露在公众面前35年都安然无恙,然而1845年2月7日,就在关门之前,瓶子和盛放它的柜子被一个醉酒的爱尔兰精神病人砸碎。肇事者22岁,叫威廉·劳埃德的人。被起诉后劳埃德被判交付罚金3英镑,但他因身上只有9便士而面临服两个月的苦役。但两天后一封奇怪的信连同3英镑寄给法官,希望不再追究劳埃德。劳埃德因此被释放,并消失得无影无踪。
1845年9月,破碎成200多片的波特兰瓶由大英博物馆的修复者约翰·道布尔迪复原并再次展出。1948年和1989年又两次对波特兰瓶进行了修复。今天如果仔细查看,还能够看到裂缝,但它仍然是罗马时代幸存下来的最好的玻璃器皿之一。

世界上最有名的象棋(The Lewis Chessmen),这些雕刻精美的人形雕刻于1831年在路易斯岛被发现,可能是苏格兰最为知名的考古发现。这些棋子由海象象牙和鲸鱼牙精雕细做而成,包括坐在王位上的国王和王后、主教、骑在马上的骑士和其他人物。它们被认为是北欧工匠所制作,以精美艺术品的形式让人们深入了解维京和苏格兰文化。


广受好评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通过馆藏的一百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历史,其中包括十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大英的中国展馆的藏品的质量令人激动,数量令人震惊。希望每一个中国参观者不止在这里见识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也明白它们为什么会在这里的原因。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说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顺便说一句,这个斯坦因就是从敦煌盗走了大约三分之一藏经洞文物的那个匈牙利人。大英保存的敦煌文物甚至比中国还多。

与第一次来到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人一样,我也很希望看看当年马克思读书的大英图书馆,更想知道在这里到底有没有留下马克思的“脚印”。由于修整的原因,图书馆并没有开放。但是却留有这样一块铭牌:这间大阅览室以及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们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最深植根于这间阅览室的政治体系是共产主义。卡尔·马克思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每天来到这里。1850年6月,马克思最先被旧的阅览室接待。从1857年起,他在这里从事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数项研究。很可能,他使用的是离他所需要的参考书不远处的L、M、N、O、P几排的座位。据说戈尔巴乔夫参观大英图书馆的时候也曾问起过马克思的座位,当时的工作人员出于尊重告诉他马克思可能坐过的座位,下次来伦敦希望能够有机会亲眼见证一下“奇迹”。无论如何,检验一个政治体系的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大英博物馆楼上有一家读者餐厅,既有简便的快餐,也有正规的料理。参观途中可以在这里休息进餐,因为展品之丰富让人们轻易就可以度过一整天的时光。

伦敦不是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一个月后开幕的奥运会似乎还没有动静,但是在大英终于见到了本届奥运会的奖牌,也算是先睹为快吧。一个月之后,中国体育代表团把38块这样的金牌带回中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多谢分享,大英博物馆确实有很多镇馆之宝,不过多数不是英国本身的文物。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7/2014 postreply 21:13:58

看兄一针见血。作为首先工业化的国家之一,英国创造了很多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值得尊敬。但是距离现代不远, -鱼行天下- 给 鱼行天下 发送悄悄话 鱼行天下 的博客首页 (62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04:53:41

我也问过马克思的座位。答案是 -laota- 给 laota 发送悄悄话 (50 bytes) () 01/17/2014 postreply 23:07:05

我也问过。图书馆工作人员一看老中要问问题,就知道你多半要问什么了。 -wxc1978- 给 wxc197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10:52:03

教科书就是逗你们玩的啦。 -johndoe26- 给 johndoe2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11:59:04

谢谢您的提醒,那么下次我就不再添乱了,从您们那里已经知道答案了。看来教科书娱乐性太强,严谨不够。 -鱼行天下- 给 鱼行天下 发送悄悄话 鱼行天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04:46:18

下了功夫的游记。我去那次听了一个免费的中国展厅的Guided Tour,很有意思,比如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留长指甲。。。 -小黑猫- 给 小黑猫 发送悄悄话 小黑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10:34:39

就算有脚印,人家总要换地毯的,马克思当年在伦敦流亡,也还不是什么伟人,不会保留破地毯的吧 -顾剑- 给 顾剑 发送悄悄话 顾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14:28:47

对了,说马克思,上周刚去了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他在那出生住到17岁去波恩上大学 -顾剑- 给 顾剑 发送悄悄话 顾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14:29:52

马克思是德国人啊。在伦敦住了30年?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18:29:05

马克思在伦敦住了应该不止30年,他也是在伦敦去世的。看来当时的应该是个很开放的国家,大批流亡者 -鱼行天下- 给 鱼行天下 发送悄悄话 鱼行天下 的博客首页 (34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04:40:38

现在的大英博物馆建筑当初建的时候博物馆图书馆是一起的,中间的圆形大厅是图书馆 -东风飘- 给 东风飘 发送悄悄话 东风飘 的博客首页 (233 bytes) () 01/21/2014 postreply 01:54:02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