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文化之旅(6) 洪洞县

来源: 恬芬妮 2009-11-05 15:13: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897 bytes)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洪洞县位于中国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1990年人口60.5万 。汉族为主,有蒙古、回、满、白等少数民族。面积1563平方千米。鲁昭公二十八年(前514)置杨县,后改为洪洞县 。隋又在洪洞县北置赵城县。隋以后有变迁,至1954年与赵城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复称洪洞县 。1960年1月霍汾县析出复置。矿产有煤、铁、铝矾土、石灰石、石膏等。土特产主要有莲藕、左家沟陶瓷大缸、山头核桃。名胜古迹主要有广胜寺、洪洞明代监狱、古大槐树处 、坊堆遗址、永一堡遗址。

洪洞县辖9个镇、7个乡:大槐树镇、甘亭镇、曲亭镇、苏堡镇、广胜寺镇、明姜镇、赵城镇、万安镇、刘家垣镇 、淹底乡、兴唐寺乡、堤村乡、辛村乡 、龙马乡、山头乡、左木乡。

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民国《洪洞县志·古迹》)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初移民记载, 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次民对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恢复生产、开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尔后我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历代移民,可分为官方移民和自然移民两种形式。自然移民乃是百姓为逃避天灾战祸而致的人民自发的迁徙,历史上大的移民的两晋南北朝时三百余年战乱,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逃往江淮一带;北宋灭亡以后,中原沦陷,士大夫及广在百姓随宋朝宗室纷纷南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大移民。官方移民乃为历代政府基于军事、政治、经济诸原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地移民。

就我国历代官方移民的历史来看,洪洞古在槐树处移民,无论从时间、地域范围、组织规模上讲,无疑是移民史上的顶峰,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移民。古大槐树处移民居之冠,古大槐树处移民后裔遍神州。

10月13日上午 洪洞县

苏三监狱

资料来源: 《太原道》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到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好惨,
过往君子听我言。

因话本和戏剧而闻名的苏三,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王景隆是苏三的同乡这个情节,就是从苏三的供词里发现的。

苏三,原名周玉姐,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六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她到妓院前已有二妓,故取名三儿,“玉堂春”是她的花名。官宦子弟王景隆冶游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从甚密。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离京归里,虽对苏三不能释然,但奋志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土。在王景隆返家之际,苏三被鸨儿以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身价,卖给山西洪洞马贩子沈燕林为妾。沈燕林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沈燕林带苏三回到洪洞,皮氏顿生歹心,与赵昂合谋毒死沈燕林,诬陷苏三。初审时洪洞县衙将皮氏与苏三收监。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一千余两银子行贿。知县王氏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忍屈画押,被判死刑,监于死牢中,皮氏却消遥法外。正当苏三在洪洞死牢含冤负屈之际,适值王景隆升任山西巡按。王景隆在此前虽风闻苏三被卖到洪洞,但未知真情,故到任伊始先急巡平阳府,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狱案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件全部人员至太原。王景隆为避亲审惹嫌,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王氏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有情人终成眷属。

苏三有幸,传奇般同王景隆团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热忱地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由于苏三故事曲折动人,当年的“苏三供堂”、“苏三监狱”由此闻名,长时期内被人们保存维修。“苏三供堂”即洪洞县衙大堂,为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坍塌,后又重建。光绪四年知县艾绍濂又全修大堂。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毁于1977年。据传,苏三在此供堂,含冤入监,三次受审。

“苏三监狱”在今洪洞县政府院内西南,亦即明洪洞县衙西南角。我来此游览时转了两遍,第一遍并未有特别的感觉,后来跟着导游又参加了一次,不禁为明代监狱的设计而叫绝。一进挂有“明代监狱”匾额的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苏三的塑像,外院当年监狱的办公场所,右边的院落是普通监牢,中间是过道,两边共有监牢十余间,过道顶上布有铁丝网,网上挂有铜铃,一有犯人企图越墙逃跑,便会触响铜铃。

过道的尽头,正对的是狱卒的值班室,右面的墙上有狱神的供位,传说当年囚犯入狱都要参拜狱神,就是狱神下面的墙基处,有一小洞,是当年运送尸体的出口,犯人在狱中病死或是被打死,是不能从大门抬出去的,只能从这个小洞拉出去。

过道尽头的左边,便是死囚牢的大门,死囚牢双门双墙,门上画有狴犴,狴犴是龙的儿子,长得却象老虎,因此人们误称为“虎头牢”,大约是因为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狴犴专门掌管刑狱,大门只有一米六高,所有进入死囚牢的人都要在狴犴像前低头,显示对法律的敬畏。进了门洞,里面还有一道门,而这两道门却是一扇从右开,一扇从左开,不明就里的囚犯如果越狱,往往出了第一道门却怎么也打不开第二道门,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起到拖延犯人越狱时间的作用,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进入死牢院,右面是一堵高墙,左面就是当年关押苏三的牢房,里面有苏三的塑像。死囚院的中央还有当年苏三坐监时洗衣的水井和石槽,井口留有一道道绳索磨下的印记,井口只有半尺多宽,这是为了防止死囚投井自杀。据说,右面的高墙里灌装的都是流沙,如果犯人想要挖墙越狱,流沙便会从挖开的小口中源源不断地流来,使其难以挖通围墙。

196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王冶秋先生曾在洪洞考察确认,苏三监狱为我国罕见的明代监狱,并题诗曰:“虎头牢里羁红妆,一曲搅乱臭水浆。王三公子今何在?此处空留丈八墙。”十年动乱期间,苏三监狱被拆毁。为了使“苏三监狱”这一仅存的明代监狱得以保留,洪洞县人民政府后做出了修复“明代苏三监狱”的决定。修复事宜于1984年5月开始,同年10月竣工。

女主人公苏三。

监狱大门。

普通监牢。

死牢。

狱神的供位。

犯人套在脖子上的枷锁。

囚过苏三的牢房。



苏三洗衣用的水井。



洪洞大槐树

资料来源: 《太原道》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 

摘自《魂系山西》,李镇西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大门。

从里面往外看。

根字影壁。

背面有碑文。



二门,也是以前的正门。



迁民壁画。



古大槐树碑亭。

广济寺建于唐贞观二年,石经幢是惟一留下的实物,地震也没有震倒。

千年槐根,导游说跟以前的大槐树没有关系。

这棵大槐树是仿制的模型。

走几步路,大槐树就已经小了很多。



祭祖广场,楼里面供着百家姓氏祖先的神位。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青藏之旅(13) 重庆
  • 青藏之旅(12) 重庆
  • 青藏之旅(11) 泽当
  • 青藏之旅(10) 泽当
  • 青藏之旅(9) 日喀则
  • 所有跟帖: 

    Shawshank监狱如果借鉴了这里的经验,Andy是跑不掉啦 -week- 给 week 发送悄悄话 wee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5/2009 postreply 15:54:38

    史料翔实,文笔生花, 写得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234567-- 给 --1234567- 发送悄悄话 --1234567- 的博客首页 (102 bytes) () 11/05/2009 postreply 17:56:47

    " 洪洞县里无好人":)), 晋南的麻花很好吃,比天津的大麻花好多了 -王医生- 给 王医生 发送悄悄话 王医生 的博客首页 (15 bytes) () 11/05/2009 postreply 18:06:51

    哈哈哈哈,老弟不是洪洞县的?:) ---1234567-- 给 --1234567- 发送悄悄话 --123456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5/2009 postreply 19:17:55

    医生家住洪洞县Downtown -菜鸟东南飞- 给 菜鸟东南飞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5/2009 postreply 23:33:53

    9494, 此县有名的世医,好像就是姓王啊 :-) -Desertman- 给 Desertm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5/2009 postreply 23:57:55

    你们都把我家调查的清清楚楚了. -王医生- 给 王医生 发送悄悄话 王医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6/2009 postreply 10:54:42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