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段話講的很清楚。

来源: 2025-11-05 05:56:3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你引用保羅和C.S. Lewis,算是至少部分同意他們了。Lewis主張拋棄【成对的错误】,那是主張拋棄集體和個人主義的說法嘍。

這樣就得到了兩者中間。這個中間才是實質,而非辭令。這個實質與其說動態平衡,不如說是個運轉和繁衍的有機體——如保羅所講。有機體輪轉,善是什麼就呼之欲出了。回到集體和個人,就又無機了。那麼何不直接去研究這個有機體,而不是反复juggling兩個錯誤呢?儒家研究這個實質裡,人的具體輪轉,道家研究個人和整體。

西方哲學家,以哲學王的觀點俯視,所見都是民,所以有金銀銅鐵的階層劃分和固化,到了階級,還是那一套。中國人從開始的作之君,作之師的法家類,轉入了臣本布衣的儒家模式,所見就是活生生的人,有着倫理生活。不管誰,五世而斬,輪迴;而非像歐洲那樣固化。民是可以用鐵床匪的辦法,使之劃一的,簡單;人卻總是難以講清楚,很難。那麼要選擇俺本君王的意識形態名詞學,還是我本布衣的腳踏實地?——人各有志,未可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