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档留存】由苍茫兄的《咏白莲花》想开去
立档留存
前日,在网上贴了一首小诗:《咏白莲花》
婉静白芙蓉,澹然开蓼汀。
凌波如洛女,照影似湘灵。
香远微风细,神清碧水泠。
素怀誰识晓,玉立自亭亭。
一位网友跟帖云:”好美的白莲花。。。只是白莲花这个词快被网络毁了。。。“
我回答说:“是的。这个时代,似乎以毁掉所有美好的东西而自鸣得意。可悲。网络世界助长了此类自以为高明的懦弱者的肆无忌惮。他们似乎可以任意攻击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而不需要负责任。不管他们,我依然赞美白莲花!在白莲花面前,抹黑者不过显露了自己的龌龊。”
网友oncewasthere兄读后,写了一篇犀利而深刻的文章,现转贴于下,立档留存,并致谢意。
由苍茫兄的《咏白莲花》想开去
作者:oncewasthere 于2025、8、8
今天,又被苍茫兄的一首《咏白莲花》美到了!更被他在跟帖中的一条评论感动,他说:
“这个时代,似乎以毁掉所有美好的东西而自鸣得意,可悲。
网络世界助长了此类自以为高明的懦弱者的肆无忌惮。
他们似乎可以任意攻击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而不需要负责任。
不管他们,我依然赞美白莲花!
在白莲花面前,抹黑者不过显露了自己的龌龊。”
苍茫兄,说得太好了!
是的。在这个时代,似乎有人以毁掉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乐,甚至以此为自己的“聪明”与“清醒”而自鸣得意。网络世界,作为一面巨大的回声墙,在虚拟的遮盖下,更是助长了这类自以为高明的懦弱者的肆无忌惮。键盘上,他们的指尖可以轻而易举地发出尖刻的言辞,却无需承担任何现实中的责任与代价。
尤其可悲的是——连语言本身也在被糟蹋。许多本是温暖、美丽、干净的词,被硬生生拖进了网络的泥淖。它们被随意扭曲、反讽、污化,成了讥笑、诋毁、阴阳怪气的工具。“白莲花”原该是诗里、画里、佛经里的一抹高洁,如今却常常被用作嘲讽和攻击的标签。这种语言的沦落,本身就是一种暴力,一次对美的亵渎。
这种人,往往以“看透”为名,行“抹黑”之实;他们自诩洞察世事,却只看见了污浊的一面。他们攻击美好,不是因为美好有错,而是因为美好本身让他们感到自卑和不安。于是,他们急于用泥水泼向一朵洁白的花,以此来掩盖自己脚下的淤泥。想起那位尸骨未寒被网暴跳楼地邵晓蓓医生,一朵被污浊的网络泥石流吞噬的又一朵蓓蕾!
但是,香远益清的白莲花依然会盛开。她生长在泥淖之中,却洁白无瑕,不因污水而失色,不因流言而枯萎。“素怀誰识晓,玉立自亭亭”。
在白莲花面前,抹黑者反倒显露了自己的卑劣——因为他们所能证明的,只是自己与美好的距离。批评可以是建设性的,光明磊落置地有声地,但恶意诋毁不过是泄愤的自我丑恶暴露。
网络时代最可悲的,不是污泥存在,而是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麻木地习惯了在泥中打滚,欢快地跳着蹦着将泥点子拌着口水甩溅得满世界都是,哈,你瞧,大家身上都有,谁也别嫌谁。。。
仰望呢,早忘了!忘了泥中也有花开,更忘了语言本该是照亮人心的光,互相启发的钥匙。。。
非常感谢苍茫兄。坚持着这份风骨,这份不流俗,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朗声喝问:“衣冠何日变,礼乐几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