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一段关于大饥荒中,安徽的事情。估计很多人木有经历过大饥荒,否认大饥荒,就像今天的00后否认六四一样。

来源: 2024-04-26 13:39:5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怎么办呢?唯有看着他们穿新鞋走老路,吃二茬苦,受二茬罪,而且,罪有应得。

ZT自维基。

张恺帆时任安徽省副省长,是安徽省第三把手,兼中共巢县县委第一书记。在与巢县县委书记处书记张建深入社队调查时发现,“群众家已是十室九空,公共食堂的大锅里全是清水煮青菜,只有一点点粮食,情况非常严重”。1959年7月,张恺帆从省粮食厅了解到无为县1958年上报产粮13亿斤,征购7亿斤,已完成征购3亿斤。张恺帆是无为人,知道无为产粮最多只能是六七亿斤,征购7亿斤农民将没有剩余粮食。随后他组织干部实地调查,发现饥荒十分严重,随后迅速组织救灾。[3]

1959年7月8日,张恺帆亲自指挥粮食调运和分发到户,并给省委和曾希圣报告,提出著名的“三还原”:吃饭还原,即停办农村公共食堂,粮食发到各户,回家吃饭;自留地还原;房屋还原,让社员回家居住。10日至12日,库存的150万斤大米、300万斤稻谷迅速发往农村,30万斤黄豆加工成豆腐、豆浆供应病人和无奶喝的婴儿,同时还设法弄来肉食品供应病人。[3]

张恺帆一边救灾一边向正在开庐山会议的省长黄岩汇报。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纠正大跃进的偏差,但在彭德怀上书之后,整个会议变成对彭德怀的批判。而张恺帆的行为被迅速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1959年8月1日,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会在合肥稻香楼批判张恺帆;4日安徽省委呈报给中共中央的《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恺帆下令解散无为县食堂》的材料派专人呈送庐山,毛泽东批语极为严厉:

李锐后来评述道:“批语极为严厉,上纲上线,惊心动魄,不仅影响山上的批斗升级,对全国影响,尤为深远。”[6]

1959年9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扩大会议在江淮大戏院召开,通过《关于张恺帆、陆学斌反党联盟的决议》,宣布“将张恺帆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级别由七级下调到十一级,并责令其交代包庇反革命分子及其他重要问题”,陆学斌“给以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撤销候补书记、宣传部长、副省长等职务,并交组织部门继续审查,同事责令其彻底交代”。张恺帆的妻子史迈也遭受批判、行政由十六级降到十八级。张恺帆被囚禁207天调查个人历史问题后,1960年9月被送到铜陵[7]

张恺帆的亲朋好友也都受到株连。张的二弟昌选、堂兄视三、堂弟昌树,都受到株连,被迫害致死。与张恺帆有过接触的人,全部打成“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残酷斗争,有的被罚跪,有的被扒衣服毒打,送到农场劳动改造。据不完全统计,遭受株连被处分的无为籍各级干部就有28741人。

------------------

事实上,当年的上海滩上,到处都是身穿黑棉袄成群结队来讨饭逃荒的安徽人。稍微上点岁数的上海人,无人不知。

安徽是饿死人的省份之一,官方出版的《安徽省志·人口志》承认为40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