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vs 中国

来源: 2024-03-29 10:17:0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仍然觉得,同宗同族的台湾与中国的一个地区(省市)有很高的对比价值。而拿印度比中国,多少有些关公战秦琼——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 (尽管有渊源,有相似),但硬说印度最适合和中国比,那就说说。

毋庸违言,印度近30年的发展不如中国。那么,有探讨意义的问题是:为什么印度发展不起来?

时常有人拿印度来否定民主制度:看印度如此糟糕,民主不过如此嘛。

印度恰恰是没有遵循民主的基本规则。民主建立的基础是平等与自由,这也正是印度最缺失的。没有平等与自由,民主就是一件华丽的外衣,里面一包虱子。

这些虱子就是印度流传几千年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违背现代文明,而且反人类。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壁垒森严。

尽管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种姓制度在印度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贱民则饱受歧视,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当地为贱民的集中地,政府全然不顾,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印度全国文盲率为37%,而最低种姓文盲比例为45%。印度全国贫困率为27%,最低种姓贫困率为39%……

高种姓对于低种姓的歧视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贱民”在统治阶层眼里,他们都不配当人。而低种姓人群也习以为常,坦然接受,印度人相当的“佛系”,这也是大批印度苦行僧的思想基础。虽然印度低种姓人口高达10亿,但他们压根不是人,不可能产生人口红利,更加不可能激发奋斗和进取的精神。

可怕的是, “低贱”阶层永远翻不了身,他们的子子孙孙也无法更改身份。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几乎都会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文盲世界第一,贱民压根就不上学……

印度贱民再穷也不反抗,饿死都没事,他们认为这是修行,下辈子会得到福报。统治者就喜欢这样愚民,智力越低,识字越少,越心甘情愿做贱民越好;一边喝恒河水,一边洗澡扔尸体,逆来顺受的人才是良民。

这种制度性的,人为的割裂使得印度国民极大的损害了印度的整体国民素质和国力,无法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怎么可能有实质的发展?

但是,这不是说印度就一点没有希望,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印度人是相当聪明能干的,他们一到两国外就大显身手,世界500强的CEO有他们一片天地,连昔日殖民地老东家大英帝国的首相都是妥妥的印度人。在国外,印度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凝聚力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华人望尘莫及的。

这说明,一旦印度摆脱其千年的制度枷锁,东方的崛起或许会最终以印度的觉醒而让人刮目相看。

回过头来看中国,中国虽然没有种姓制度,但是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特别是等级森严的官本位文化也是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在中国文化中,做官就是谋权,权等于利,而不受制约的权利就是腐败。如今的官场文化,培养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而是一批马屁精,奴才和阴谋家。古往今来,大批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们,人生目标就是考取公务员,成为迈入官场,获取权力的敲门砖。

与印度一样,中国要取得实质的进步,必须从制度和体制层面做彻底的改革,一是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二是还民众以基本的人权和自由,起码,当官不能是一种福利,而是责任。官员任期结束,到站下车,无论你做的多么出色,必须遵守这条用文革惨痛教训换来的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此外,要像砸开柏林墙那样推到防火墙,让中国人民看到墙外的世界,以改变他们”没有见过世界的世界观“。(来自yfz9465网友

不对,有那么多身在墙外的人的思维还是和关在墙内一样,坚守着他们”没有见过世界的世界观“,实在叫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