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说什么话,去找什么数据。

来源: 2024-03-28 12:15:1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二、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 解放前,我国工业非常落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连一个螺丝钉也要从外国进口。建国后,经过30年的努力,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带基础上,全国工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1952—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达395519亿元,工业新增固定资产达到2734.5亿元,年均新增94.29亿元。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工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43.3亿元,1980年增至4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在28年间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1%。从各个时期的工业生产总指数来看,以1952年为100,到1957年为228.6,年均增长18%;到1965年为452.6,年均增长12.3%;到1978年为1598.6,年均增长11.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中,更可看出我国工业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各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钢在1953~1957年间为31.7%,1958—1965年的困难和调整时期也有10.9%,1966~1978年间为7.6%;同期发电量的增长分别为21.5%,17%,10.8%;同期原油的增长分别为27.1%,29.2%,18.6%;金属切削机床的增长分别为15.4%,4.4%,12.5%;内燃机(商品量)的增长分别为76.7%,19.1%,19.5%;纺织品的增长分别为17.4%,11.3%,4.6%;自行车的增长分别为58.7%,10.9%,12.5%等等。许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位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钢从1949年的第26位升至1982年的第4位,发电量从1949年的第25位升至1982年的第6位,原油从1950年的第27位升至1982年的第5位等。 在1949—1978年间,我国工业建没的伟大成就还突出表现在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建成投产上。首先是从“一五”时期开始的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由限额694个项目组成的大规模建设工程陆续建成投产;后来一大批举世闻名的项目,如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万吨级远洋货轮及5万吨远洋油轮,10万吨水力发电机组,百万伏高压标准电容器,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和三门峡等水利工程,以及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世界高科技产品都是在那个时候,甚至是在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和“文革”时期相继问世的。这一系列惊人的伟大成就,不仅在当时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而且为改革开放的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