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看西方

来源: 2024-03-25 10:20:2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几百年前,英国人把世界各地很多艺术品、杜鹃花……运回国,站在我们的角度,这是掠夺。但如果站在英国人角度上,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不惜飘洋过海,冒着生死风浪,把一些艺术品甚至整个神庙,用木船运到英国,好好保存下来。例如,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大瀑布,是戴维·利文斯敦发现的,他把它献给英国女王,并坚守在那儿几十年,防止有人开发破坏,想想那是百年前的蛮荒时代呀,要忍受多少痛苦,至少没有婚姻的幸福小康;把稀世珍宝的宝石献给女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永远没有共同语言,也就不可能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挖了一块洼地,低税制让外资进来,最后外国人相信了,然后忽地涌进来。看看现在中国社会的进步,谁会相信,三、四十年前,我们还是濒于饥饿,经济几乎崩溃的状态呢?美国今天也在挖一个洼地,减轻产业负担,土地肥沃了,有可能是美国百年振兴的根基。如果下一任总统不改变现在的税收政策,而是到处去沟通友好,与谁都握手,就把投资吸引过去,加上人工智能的应用,怎么会不崛起呢?

我们的公共关系工作现在应该不需要再去强调身份证明,能证明的差不多也都证明了。现在是要解决商业大环境的问题,就是要充分认识西方价值观,把华为价值观中和西方一致的部分讲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并不完全接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技术、用人……方面,哪些是不能碰的,我们不接触就行了。我们坚持自己的自信,并不一定要示人。

在两千多年前西方出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中国也有孔、孟之道,但中国没有出过柏拉图。大家也假设过,如果出了一个“柏拉图”,中国又会怎么样呢?为什么呢?孔孟之道提倡“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向内收敛的;而西方哲学主张往外开放,开放了两千年,西方就称霸了世界。中华文明收敛的五千年中,国家没有分裂,是不是全因为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呢?中国的西面、南面是高山,北面是沙漠,东面是大海,因此形成了一个小的封闭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与思想形成可能有很大关系。你们想想,毕达哥拉斯原理、欧几里德几何是研究勾股定理中的原理、意义和探索,他们的研究是为什么,是朝向源头,是道的问题;我们的九章算术也是在研究勾股定理,是研究怎么用,怎么解决问题,是向内核发展,是术的问题。我们向下,西方向上,那么就成了一个价值的分水岭,我们就没发现微积分,没有微积分就没有工业的基础。所以西方工业比我们发达。

一千多年前的欧洲还处于中世纪黑暗,GDP每年增长不到1‰,公元始的一千年内经济翻了一番。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文明已经非常发达,清明上河图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那为什么后来中国衰落,欧洲就崛起了?莎士比亚怎么会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这么大作用?我以前想不明白。我看拜伦的《唐璜》,怎么这个戏剧就触及到欧洲的思想解放呢?我看不懂,就问别人,别人说唐璜就是一个流氓,但冲开了宗教的禁锢;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我也不明白,怎么这就是文艺复兴呢?实际上,人本质上就是裸体的,厚厚的衣服穿上的是封建和宗教。文艺复兴,就是恢复到原始自然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解放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开启了文艺复兴,也就开启了欧洲的强盛之路。

三百多年前,俄罗斯彼得大帝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自己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去做木工,修船造船,回国后就兴办工厂,发展科研,改革军事。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大量引进了西方的哲学、艺术、绘画等。俄罗斯绘画是写实的,写实和工业化是有关系的。中国绘画是写意的,写意可能和今天的人工智能、虚拟游戏有关系,但问题是,没有造就中国三百年前的强大

一百多年前,美国马汉提出的“海权论”,推进了美国海军的彻底转型,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国家。而我们从汉武大帝开始,就一直在征西,为了一个汗血宝马。汗血宝马的传代是靠母马,一个一个地生,不是靠公马播种,因此,两千年都没有形成强大的马队。我们忽略了海洋。当然,两千多年来为了守住边疆,我们的祖先牺牲了多少人。那时候去新疆戍边,带来的后果是永生永世不能再见妻儿,即使放探亲假,你也回不来,士兵靠步行走过沙漠的可能性能有多大?而且未必能马革裹尸还。我们看到前人的艰辛与伟大,也看到了我们的短视与不足。当我们不面向海洋,全球化就晚了几百年。我们到当代才重视海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3/25/12548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