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冬衣的靓女,铃兰小妹露出小蛮腰,煞是好看!春天来了!连老和尚都这么认为。:):)
来自中国象在俺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对毛笔字不陌生。小学时,都应该有写毛笔字的课吧。俺毛笔字写得不好 (钢笔字也很丑),吃了父亲很多脑瓜奔, 俺们那旮旯儿,脑瓜奔叫做“骨溜子”。父亲写毛笔字时,脸上感情很丰富,写一撇和一捺时,脸上尤其是嘴边肌肉的牵动是很不一样的。班上一个男孩跟着模仿,写出来的字被父亲大加表扬。俺就是不肯模仿,少不了又吃几个骨溜子”。:)
对毛笔字印象最深的场面是,小时候,每逢大年三十,有时甚至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父亲一大早就要摆开笔墨,为村里的大多数人家写春联。俺的古典诗词启蒙读物,是俺老爸为村里乡亲们写的春联上的内容,什么“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什么”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如果村里有家老人去世了,父亲就为他家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那时,村里人很多人家是文盲,父亲不仅为他们写过年的门联,平时还要为他们读信和写信。一个后生出去当兵了,写信回家,让他们家和村里的地富反坏右(俺家是)划清界限,也是父亲读给他们家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