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恶心的就是一些SB不懂装懂
词的断句没那么严谨,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上阙第二句如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而张孝祥的《水调歌头》上阙第二句的断句就不同,如下: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就算同一首词里,上下阕的断句也可以不一样,比如同样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下阕的第二句就变成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如果要和上阙保持一致,就应该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再看张孝祥的另一首《水调歌头》,下阕的第二句是: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连字数都由11个字,变成了13个字。
不懂装懂,如果是学术讨论,也就罢了,但用来攻击别人的作品,就是没脸没皮,不知羞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