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gee—gee

来源: 2023-01-07 10:36:2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回复gee—gee

 

 《金瓶梅》确也是不正经的,但不装” - 逻辑何在?不装和不正经之间只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没有转折关系。这个“但”用得好没道理。

 

复:贾政说,我来说个段子。贾母说,你说段子,本身就是个段子。笑翻四周。可见不正经也是可以装的。

 

《金瓶梅》有自骨至髓的不正经。它不时也向“正经”回归,但假假的。有如顺治年间的《肉蒲团》,它不也序也言佛,结语也讲经吗?信它个鬼!

 

要紧的,是那个经是个什么东西。在读《商君书》。录几句:““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这就是“经”的窝子。

 

《金瓶梅》就是抄中国传统正经的窝子,说不许说的被窝子,将人生往更里面说。它的不正经,不是有意违经而做,而是本来就这样,即不是秦纨,而是尤三姐。《金瓶梅》这态度,比《红楼梦》不知好到哪儿去了!

 

只要你怀中有那本经,一本正经,是装;不正经,也是装。潘金莲大声一吼,“西门庆,你回来,多少天你不来俺这里了?”把儒法道释的窝子给捅了!痛快!

 

 

说《金瓶梅》淫,是中国社会看见穿短袖的就想到全裸”。

 

金瓶梅就是淫的,根本不需要这种联想,先生莫不是看的洁本,只看到穿短袖的?

 

复: 读过全本。

 

“洁”,是经。淫,也是经。怀了这本经,领袖的长短不是事。

 

说《金瓶梅》淫,很阴暗,有如《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个军官。《金瓶梅》说到了被窝,沒遮没掩。人生至此,什么个德性,《金瓶梅》也说了。

 

可全民共讨之:淫。这就叫几亿人民几亿浑球。什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比起《金瓶梅》的正常,就是个一肚子的坏水。

 

“那时人的三观好正常”

 

那不叫三观正常,只是书里的人不掩饰人性之恶,我看金瓶梅发现"人心不古”这句话没道理,书里恶人浓度太高,道德沦丧,三观怎么正常?金瓶梅只不过在塑造恶人群像时还会赋予恶人某个良心发现的瞬间罢了,这的确增加了人物的复杂度。先生看来看去好像一直围着床转但又没看出个所以然。

 

复: “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人性之恶”,都是听不懂的话。

 

围着床转,正是《金瓶梅》的看点。它把人生往深里推,把对人生的看法也往深处引。那一个个画面,情景,很多的对话,不编,活脱脱的市井图。这时候,怎么有空去想道德这些个扯淡。

 

唉,小说不当艺术品看,却当伦理学读,好可惜。纵然是“淫”,能说到人心旌乱飘,那也是大大的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