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都被那些没有根据的评论误导了,
我一直听到有人抱怨说小说的议论太多,专业知识太枯燥,后来我都相信了。前天读了为人父的女同学的评论,我去重翻失去爱,想找到那些大段的议论,结果发现很少有大短的议论,数学家的那段是小说内容需要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大段议论的人,有时有些人会听的津津有味,有些人会厌烦。
这才回忆起,当初写失去爱考虑的非常多,其中非虚构和虚构的比例,和对应关系与安排的结构,是一个重点。而且,当时就要写一部可读的,而非那种无法读下去的假深刻的书。
其中,纯专业科学的就是小峰设计实验和沈菲的干细胞研究的。那就是他们的工作啊。而且,如果一个聪明的有理解力的读者,读到这里觉得非常枯燥,他就会理解,一些外行感觉非常枯燥的内容,内行人会痴迷,研究的津津有味,并为此付出的非常多,这就是小峰和沈菲,也是我们真实的世界。如果他领悟到了,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重要的不是理解那些专业的实验设计。并且,小峰研究的远端增强作用的机制,不理解想想也很神秘,它在我们那么小的细胞核里进行着,决定着我们的生理和行为。
起码现在有些人不觉的枯燥,觉得非常有意思,并且非常感动,有些人读不下去,觉得非常枯燥。有些人没有读但进行了大胆的评论。这样一部小说还不神奇吗?中国那部小说有这样的事情,你给我讲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