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来大多是commonsense,但林兄总结的特好,觉得这两段是高光
从传统批评的观点来看,一篇好小说应该有新颖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布局,准确传神的细节,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生动的人物,自然流畅或精雕细琢的语言。好的作品要有内涵,要言之有物。作者要写出感觉和韵味。情绪氛围必须与人物事件的特性相符。叙述要条理清晰,注意起承转合,以及内在的逻辑联系,且把握好分寸,去除可有可无的细节,不要卖弄,不要矫情,不要装腔作势,不要故作高深,不要写成观念作品。
小说注重细节描写,有了细节才会丰满。细节的描述要精准,文笔要简洁,不要节外生枝,不要累赘,不要不必要的重复,铺垫不要罗嗦,不要与主题无关的细节,不要事无巨细都写下来,不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作者要准确把握简约与丰厚、节制与恣纵之间的关系,有所取舍,收放自如。描写要让画面跃然纸上,不论是景物或心理描写,有时只要寥寥几笔就可以传神达意,不论是渲染氛围还是烘托环境,要做到任何文字都有用,都不可或缺。无忧在细节上是有些欠缺的。
第一段确实很“传统”,评断多了点,有点让人害怕。第二段非常好,非常有益。
我读小说大体在大二前完成了,主要是中学时代。有人说太早带孩子出国旅游是浪费,觉得读小说也是。出国后读得很少,主要是Stephen King的几个(慕名而已,不太喜欢他的风格),最最近认真读过的一本小说还是约10年前了(这一回想自己也吓一跳),是丹布朗的"Angels and Dem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