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标准---回水宁兄
1/ 这番解释让我大致明白了石兄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如小谢兄曾经说过的,以文革思维反文革,以反自由争取自由。说实话,石兄的原文的确自我太多(这句有论断之嫌,所以我会在下文中作些解释),遮掩了清晰的逻辑。我相信即使是支持石兄的网友也没有多少人明白你在讨论逻辑不通的问题,他们为你的观点雀跃。我想弱弱地问一句,对于支持者的不究逻辑石兄心中的感受是否柔软而宽容?:)当然也许石兄正为无人能懂而千古寂寞着,那么是否也应该感谢一下我这个追根究底观点对立的伪知音,让石兄有一个澄清逻辑的大好机会?:)
××××××××××
水宁兄就是水宁兄,问的问题这么到位。是否柔软?不。是否宽容?不。是否纠结?不。事实是,基本没想过,不关心。因为俺的重点在指出方方及其支持者所带来的潜在的认知上的误区:把传播想象与阴暗(不是贬义,而是色彩)的情绪当成是良心与自由本身,不许别人质疑。在俺看来,人类的良心不是这样,人类的自由也不是这样。方方或者支持方方的,只需要说方方有这么说话的自由,俺啥说的也没有。但他们不,他们说这是良知,质疑批评方方的就是”极左“(事实上确有政治观上的左派人物,但多很只是在要求她澄清传播的消息,比如殡仪馆成堆的手机),往政治上拉。反过来,批评者中也有一些人喜欢把方方的写作往政治上拉,俺也反对。方方确实有自由,而且俺也不认为她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俺不反对方方的自由,但是不同意把这种自由说成是人类的良心,时代的良知。赞同俺的帖子的,读懂了俺的逻辑没有?俺不知道。但碰到俺的帖子跳起来说什么方方应该有自由批评政府和官员的(根本连俺对这种权利的赞同都读不出来),俺觉得很少有如水宁兄这样看到俺的逻辑的。对于这些人,俺没什么耐心细说。俺写这番闲话,是希望在类似波段上中立的朋友们,在定义自由与良知方面,不要被方方及一干教授学者误导了。当然,俺人轻言微,也不抱什么实际希望。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帖子的动机可以看成是不吐不快。
不吐不快,当然是自我驱动。这个自我,俺没啥好遮掩的:)。是的,谢谢水宁兄给俺一个说细一点儿的机会:)
2/ 我对方方日记了解得很少。我不读网红。一个人若成了网红就不得不顾及大众的眼光,如果恰好又身处管控之地,更要顾及政府的眼光。所以我认为国内的网红通常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寻找生存空间。心思费得太多,估计心早就疲惫得不想说话了。
我只在一位论坛写手的文章里读到过几则日记摘录。此外大约读过两篇评论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恰好都是反方方。总的来说,我对正反双方都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我觉得我比石兄更像一个旁观者。不过当我认真去想的时候,我又十分困惑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旁观者”?譬如两个人打架,旁边的观众是不是都是旁观者?拉偏架的心里默默站在某一方的算不算旁观者?(因为钻进这个牛角尖,我现在开始反感“理性”这个词)如果我能算一个旁观者,那么当我旁观石兄这个旁观者的时候,分分明明地看到了分分明明的立场。
**********
旁观者这个词,俺可能使用不当。但俺的本意,是俺不加入方方是不是在卖国或者是不是在给敌人递刀子之类的讨论。这些政治因素俺没兴趣。俺的“旁观",有点儿像看电影,俺不参演,但俺可以有好恶。可以喜欢或者厌恶某角色,可以对导演的水平进行评论。无论俺观察啥分析啥采取不采取立场,俺都是旁观者(从水宁兄的描述来看,水宁兄可能更像是方方日记的旁观者,而不是围绕日记展开的辩论的旁观者)。到此,俺觉得大概可以找到我们看法不同的直接根源了。水宁兄说的是方方在日记中的立场与态度。俺说的方方们在辩论中的立场与态度。俺是观辩论有感,不是观日记有感。俺当然有立场。俺所恶的一是政治化,二是虚伪。政治化是通病,躲不开,因此没啥好说的。虚伪对俺的刺激最大,所以要吐就吐虚伪了。别问俺虚伪不虚伪,俺虚伪。但俺不拿它在这么大的话题上为自己辩护。
我有一位武汉朋友从一月下旬起一直在群里报道她家里传来的情况。如果不是她,我们不会从一开始就对新冠保持高度的警惕。当然我还会在网上对比各种消息,但对我来说她的消息相对来说最直接可信。我不知道石兄在这样的时候会试图从什么渠道获取信息?我的意思是,方方日记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哪怕是二手三手,但毕竟给人一些可以去判断的细节。而且我读到的那篇很激烈的评论文章恰恰说她是“小骂大帮忙”,觉得她骂ZG还不够狠。对这样一位作者的支持者,我真的没有看出来整体上和法西斯的关联性。(我想石兄在解释中提到的“方方”不是指方方本人而是她的支持者吧?)而“写写幻觉”,“卑鄙的灵魂”等等是不是倾向明显?
××××××
重申:俺不反对方方关于ZG的任何言论,传播任何消息。从上段可略见水宁兄对日记本身与方方本人的态度。俺不直接从任何新闻或者消息中获取信息,中国美国公媒私媒,俺都不完全相信,更别说这种以”听说“为主的日记。但俺反感的不是日记本身,而是在后来的讨论与辩论中她把自己的情绪当成良心与自由的化身。因为在俺看来,良心与自由没有低到这种程度。法不法西斯,水宁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她的是怎么回复质疑与批评她的人的。水宁兄从信息上看不出来和法西斯的关联,俺也没看出来,也没因为这个想到法西斯。俺说的是给质疑者和批评者扣政治帽子这种做法非常低劣,与法西斯神似。是的,在俺看来,写写幻觉(感受不成比例地多于事实)就是方方做的事(再说一次,俺不反对),而面对质疑把质疑者归为极左这种做法俺觉得反映出来的就是灵魂上不够普通高度。
3/ 回到我们都关心的“逻辑”上来。石兄可以说自己至少没有违反逻辑,没有以打压别人自由来要求自己的自由,因为“俺没有提任何自由的标准”。那么我就想一路小跑追着石兄问一句:石兄心里到底有没有关于自由的标准呢?或者石兄想表达的是,因为没有“提”,所以就可以有“成为法西斯式的自由”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逻辑上真的通顺了耶。。。:)
×××××××
没有。俺没有自己的关于自由的标准。因为在俺看来,自由其实都是天由命由。方方说法西斯自由是最真最纯的自由俺也不反对,因为凡是存在都合理,都是天定神定理定的。俺凭啥反对?俺看不过去的,是唱的是绝对的自由,行的却是要剥夺别人质疑与批评的自由。俺不立标准,不代表俺没有标准。俺的标准就是方方及其支持者所宣称的人类良心之下的平等的自由。拿方方的标准去衡量方方的言行,你说法不法,西不西,斯不斯?:)
当然,你也可以问,双标也是自由的一种,依天由的标准,方方有这种自由难道不是合理的吗?是啊,双标也是一种自由,方方及其支持者也配得上拥有。但话又说回来,既然依天由的标准,方方们可以拥有双标式自由,那么谁能说质疑双标不是天由呢?
4/ 其实本来说心里话,我在上个留言中提到“无我”的原因是出于“感激”。这种感激我已经对石兄表达过多次,足见真诚:是石兄给我讲清了“小我”。看起来石兄对“圣经”有所了解。自从十几年以前读到保罗关于“爱的箴言”,我就一直困惑着。我完全不懂为什么这样的牺牲都不能算作爱。这个问题直到我真正看见了“小我”才算彻底整明白。自此以后,我所有的困扰都能从这里找到答案(虽然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得到解决)。偶尔我也琢磨,石兄说不定就是教科书型的,只负责把别人讲懂。:)当我提到“无我”的时候,其实是一种回馈。当我在练习“宽容”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就像上了套一样,除非能做到底(无我),否则就白做。。。(这种宽容很容易被误解和滥用,不多说了)
××××××
谢谢水宁兄再次提起。但俺真的不敢当,不是因为俺要装高深或者谦虚,而是俺真心认为,你有什么收获,是你的机缘。如果跟俺说的某句话有关系,那也是命定如此,不是俺使如此。
5/ 记得那一次我说看到了石兄的EGO,回想起来很好笑。这一次石兄又让我看到了EGO。:)和当时的我不同的是,我觉得“本来如是”(乱用一下术语:))。我想我们在这世上不过都是“角色扮演”,无论扮什么都不影响那个真实身份。只不过若能时常想想只是角色而已,就不会入戏太深。。。
××××××
越来越平和,回到论道贴的感觉了:)。俺的EGO很大很重。水宁兄说的”本来如是“和”角色“二词其实很准确,不过在这里可以拿来给EGO做个辩护:如果真的明白本来如是,就没有入戏深不深的差别了。俺不是说俺已经没有差别了,但这个理解会帮助我们填充对”无我“的渴望与”有我“的无奈之间的空隙--不是在我之外有”无我“,而是”有我“的当下,即是”无我“。金经有云:佛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此之谓也。
再重申:俺说做辩护是戏言,俺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相信你也看出来了:)),但这个方向俺坚信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