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浮态度致疫情沦陷 西方政要该当何罪?
2020年4月8日零点整,中国武汉正式解封,离汉通道管制措施先后撤下,重要交通枢纽重新启动运营,这意味着时隔76天的封城后,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再度恢复勃勃生机的面貌,是中国疫情防护狙击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标志。
与此同时,欧美疫情正处于焦灼的势头上,尽管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确诊病例增速上有所放缓,但欧美疫情尚未出现中国式拐点,距离取得初步控制的成效,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对疫情采取宽松政策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确诊患上新冠肺炎后,病情急剧恶化,目前已送至重症急诊室进行观察和治疗。此外,英国政要中还有查尔斯王子、首相顾问卡明斯、卫生大臣汉考克等8 人相继确诊,而明星中也有不少人“躺枪”。有专家分析,引起此次上流圈层集体确诊的原因,是3月中旬举办的切尔滕纳姆赛马节所致。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明确指出,新冠病毒和非典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新冠病毒还会导致小气道产生大量黏液,进而阻碍气道畅通,导致继发感染,其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性传播和呼吸道飞沫传播。然而西方各国不以为然,甚至不主张在民众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认为只有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才应佩戴口罩。这种低估病毒伤害性、忽视易传播性,将新冠病毒当做普通流感看待的态度,是欧美国家最初对待疫情蔓延时所犯下的致命错误。
部分西方政客甚至与中国唱反调,认为中国面对疫情闹出如此大动静,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等到疫情在本土迅速蔓延而不可控制时,又急于将锅甩给中国,如此轻浮态度,令政府再到民间,无一能摆脱病毒的纠缠。2020年2月,英国《经济学人》发表观点称,“民主”国家的治愈率更高,而死亡率更低,因为所谓“民主”国家在信息流动上更自由、更透明,政府能及时在不同疫情阶段调整策略,这一蒙蔽大众的观点,还获得美国杂志的认可。
新冠病毒绝非善茬,西方理应以客观、清晰的角度对待来势汹汹疫情,然而西方国家政客却联合媒体欺瞒大众,将疫情的轻重程度与政治体制相挂钩,实则是对科学的偏见与傲慢,忽略客观事实的存在,并缺少合理的论证手段,究竟居心何在?又该当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