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顿悟顿顿误(上)

来源: 2020-01-22 16:50: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只有形而上的问题才用得着顿悟。形而下一般用不着。没人为了决定下一顿吃什么去等顿悟,否则顿顿饭都得误点。当然,有人能顿悟出人或全人类一辈子应该吃什么,比如绿豆。所以,顿悟还有个特点,都是针对总体性的。

四十年前,小城后街住的二大爷,专门跑过来找我。二大爷面对一个地球仪(模型),潜心研究十几年。终于发现了地球形成和演变的秘密,全面推翻了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听说我是学地质的,想让我鉴定一下他的即将寄出的论文。我告诉他当时正好有世界合作同题科研,已在全球钻探采集了上千公里长的岩芯样本。但初步数据出来可能还要几十年。。。二大爷大手一挥,你们这样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总体性!

所以,可以用形而上去规范形而下问题,反过来就不行,因为总体性。形而上问题不接受任何细节。我们从最初始最经典的“认识你自己”开始。我是谁?太阳系地球上动物界脊索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的一个个体?最大酋长的小女儿?小侄他二大妈?一部二局三处四科的驴科长?哈佛毕业的维加斯发牌员?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之所以成为千古难题,是因为从发问一开始就存心不准备接受形而下答案。这些问题也只能这么问。要是问别人“你是谁”的话,人家给你答案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就等着挨揍吧。怎样才能回答“我是谁”呢?不许去称重量三围,不许解剖,不许CT扫描,不许取样化验,不许测DNA。。。

所以,终极问题的解决,只留下一条路:想去。或者叫冥想,灵修,观照,等等。就等着“顿悟”。但,总是要运用到人类思维。思维有说道。因为思维就是语言推理。小谢同学大概是将语言和文字搞混了。语言不都是思维,但思维全是语言。唯一例外的是数学。但数学“思维”是没有内涵的,一就是一,不是一只鸡或一条鱼。点没有重量线没有宽度。如牵涉到任何有内涵概念的思维,都是语法运算。

只有思维是语言的,才有形而上问题,也才能永远没有答案,也才有顿悟存在的空间。。。好了,我不能因顿悟耽误吃饭,今天先到这里。。。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