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仁波切说得挺好,只是他说的标准很难应用:
如果一个人今天谤佛,恰好被“有福德”的人看到了。明天这个人真的相信佛的教导了,“有福德”的人却没有机会看到。
那么,这个人“缺乏福德”吗?“有福德”的人对这个人的判断该改变吗?有可能改变吗?
观察对象已经改变了,“有福德”的人判断却没有改变,那么这个判断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今天谤佛,恰好被“有福德”的人看到了。明天这个人真的相信佛的教导了,“有福德”的人却没有机会看到。
那么,这个人“缺乏福德”吗?“有福德”的人对这个人的判断该改变吗?有可能改变吗?
观察对象已经改变了,“有福德”的人判断却没有改变,那么这个判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