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俺没想过,转述俺听到的解释吧
惑分思惑见惑尘沙惑,四果要断最后的尘沙惑,通过度生来断。
第二个问题:无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无住。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
俺理解“无”和“有”两个字,古人的用法和今人其实不太一样。古代汉语里有一种意动用法用来理解有无比较合适:无不是客观上不存在,而是不以之为有(例如视而不见)。有也不必指客观存在,而是执之为有。
因此,无住不是不住或不做,也不是做起来不仔细不认真,而只是不执着。
惑分思惑见惑尘沙惑,四果要断最后的尘沙惑,通过度生来断。
第二个问题:无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无住。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
俺理解“无”和“有”两个字,古人的用法和今人其实不太一样。古代汉语里有一种意动用法用来理解有无比较合适:无不是客观上不存在,而是不以之为有(例如视而不见)。有也不必指客观存在,而是执之为有。
因此,无住不是不住或不做,也不是做起来不仔细不认真,而只是不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