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来源: 2019-10-12 19:51:5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结构中

韵律的起伏,象音乐。

可是我看到的是文字的组合。

我想到了最清明寂静中的单曲,是平静。不过,

那延续的动态,让我想起奔驰在田野的摇滚。

当我再看绘画作品时,除了色彩与图形,我看不出什么。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似乎作者是稍有名气的文学评论家。文章里他写到一首诗歌的诞生,如果不提及一些产生的前因后果,那么当它诞生后应该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我想他是深有体会,不是亲身经历也是亲眼目睹了一些事件。

事实上,我是特别厌烦写文字这件事。人说缺啥想啥,所以我对于会写文字的人会怀有一丝艳羡的心情,经常好奇为什么有些人这么喜欢写字呢?到现在我手上似乎也有了一些象是宝贝一样的文字,可是对于别人喜爱写文字的好奇心还是未解。不过这似乎解释了我写文字的动机。

听说作家分两类,一类是真心喜爱写作,一类是为了写作去写作。为写作去写作的人我想他们很适合作文字评论者。

我似乎可以归类于后一类,不过也不那么确切,因为我对于文字不那么敏感,或许应该说是我对于写文字有种粗暴厌烦的态度。所以这也可以解说了我的文字特色,简单利落,缺乏了一种温柔的韵味,多了硬朗。

对于诗歌最近有了一些体会,原来这很适合我的个性。最近的几首诗歌原型是一些未完成的段落,最后被我分拆精简。当然回归原始段落,那也是一篇小佳作。

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可以体验到的就是中英文两种语言在感受功能上的接收与理解。我没有接受很多科班教育,少了很多文字上的应写训练。不过这也恰恰少了一些束缚,在人生后期的自学上对于知识的学习多了些自主掌控。自学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

最后我要解释一下以上这首诗歌。它的灵感来自于最近的英文阅读,是关于科学哲学参考书的阅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