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觉得这就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别之一
就是:形而上与形而下。
中国古代走形而上的路线,对对象的认知并不用来作为进一步分析对象的基础,而是用来作为当下与超验存在(道,天命)的纽带。得意忘言,得鱼忘筌,格物致知,尽心知命,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超越这个对象的局限,回归或者体验整一。
西方古代走形而下的路线,对对象的认知会被转化为对客观规律的分析总结与应用(就是科学的雏形与起源)。道被当成规律与逻辑,而超验部分则归为神。两者完全分开。
如驴兄看不过把超验的“真实”叫做“真”,认为逻辑规律的“真”才是“真”一样,今天我们说“道”的时候,也通常把它解释为规律。这种解释不能说错,但是不准确。道与规律或者逻辑不是一回事,它们对应的两种“真”也不是一回事。这两样东西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并不必然矛盾。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逻辑真实的人会排斥“道”这样的概念,因为逻辑捕捉不准。而相信“道”的存在的人则不反对逻辑的力量:因为客观世界的规律在认知中确实是有逻辑地科学地展开的。
逻辑的强大在根本上是人的理性的强大------片面地说----人有认识分析总结应用推广的能力,放任这种能力发展,就必然是逻辑,是科学。但中国古人没有放任这种能力,圣贤皇帝官员,都不以科学技术为能,谁有这方面的兴趣与才能还要以奇技淫巧的罪名进行打压。也就难怪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的逻辑与科技体系了。
当然,这种思想倾向与思维方式有关,思维方式又与语言有关,谁先谁后谁主谁次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在整体上都不利于科学精神与方法的健康发展。不利的另一面,就是另一个特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由于没有西方的二元对立,中国的思想政治社会文化艺术发展出了一套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体系,这套体系的特征之一就是中国人其实对生活的态度更平和精神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