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我这篇就是抛砖引玉了。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不过真正从正面积极角度评价毛泽东需要通读毛选和马列

来源: 2017-06-12 14:56:0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如此说来,我这篇就是抛砖引玉了。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不过真正从正面积极角度评价毛泽东需要通读毛选和马列,同时辅助于那段时期的史料,当然是史料不是任何一方所杜撰的历史。就这一点来说,咱们北美人士有这方面优势,许多中国史料在这边各大学图书馆能查到,而且对公众开放。不知Y兄是否会就这方面写些东西出来供大家学习。
我的个人感觉,毛泽东有法家倾向,而轻视儒道思路,尤其对儒教的仁义道德很不喜欢。这一论点需要一些数据支持,我这里不好深谈。而宗教信仰问题在二十世纪上半似乎有一个十分严重的倾向,就是基本否定宗教在人本性中的根源,而认为宗教规定完全是某些人忽悠大众而编造的一些额外的教条。这事好像是来自于欧洲,当然天主教那些神棍们老玩什么赎罪券之类的东西,欧洲人思想解放后当然要造丫的反。这一点在罗素的哲学作品中有十分突出的表达,至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反宗教逻辑就更彻底了。当欧洲以天兵天将的力量打败大清后,紧接着就是文化上的倾轧。中国精英否定本地宗教信仰几乎就是无可选择的道路了。

刘邦得天下后,叔孙通建议礼制,刘邦极其不屑。叔孙通道:陛下可以马上得天下,亦可马上治天下乎?刘邦幡然醒悟。
毛主席建国后,知识分子提意见,主席就来了一个阳谋反右,大有周厉王弭谤之势。
从这个区别上不好说主席就比刘邦低多少。主要客观原因有二:第一,刘邦是一痞子,不怎么自以为是,但总能在下属的众说纷纭中选择最正确的意见,当然叔孙小子的说法也不例外了。主席是英才盖世,往往力排众议而一意孤行,最终成就大业,当然一二文人也不例外了。第二,时势不同。刘邦所处是秦朝的法家崩溃后六国思路重新上台,秦朝那种绝对集权就肯定不行了。主席这时不同,晚清政府不恤百姓,民心不附,其后民国权力分崩离析,老蒋又是黑帮出身,不懂集权政治,时势所趋正是集权。所以主席的选择有他自己的经验问题也有大势问题。

我同意应该从信仰角度去分析,但主席那代人的信仰与我等还有时代隔阂。如此思路应该会有更全面深入的思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