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人格和镜子阶段和查理周刊和单口二人转

来源: 2016-01-05 14:12:2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按佛洛伊德理论,肛门期是儿童性欲发展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口腔期 —— 儿童性满足从口腔起,然后到肛门,再到性器官,也就是俄狄浦斯期,等等)。如果性欲发展被阻塞在肛门期(比如由于父母强制儿童排便不得法,或者对儿童肛门刺激,等等),则导致儿童人格滞留在肛门期,一生再也走不出来。肛门人格又有两种,一是排泄型,一是便秘型。后者表现之一就是偏执狂。比如作梦都牢记对查理周刊的恐惧和仇恨,坚信并且善于发现世间任何风吹草动和查理周刊的联系等等,都是肛门期便秘型偏执狂症状的典型表现。

N十年后,拉康从另一个角度对偏执狂起因做出了解释 —— 这就是他的一生引以为得意的“镜子阶段”(stade du miroir,mirror stage)。镜子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想象范畴和符号范畴的分水线,儿童之“我”的产生和形成的起点。如果在这期间,由于他者(l'Autre,尤其是母亲)的原因,儿童实现不了符号范畴的“我”,就无法超越想象范畴,或者说无法把想象溶入符号。偏执狂就产生于这种镜子阶段的异化。这同时也是两个“我”的产生 —— 也就是精神分裂的开端。比如注册两个马甲,一唱一和,互相吹捧,上演单口二人转,就是镜子阶段遗留下的两个“我”的典型体现,更何况其中一个干脆就叫“mirror”…… (“Jing”和“母亲”以及俄狄浦斯情结更深一层的三角关系超出本文范围,暂且不论)。

PS. 还有以前就说过的,对同性恋群体的极端恐惧和刻骨仇恨也可以由此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