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有些网友,“两个帖子都很烂,女人无才就是德是封建残余。”
句子出处并不关键,几百年来普世社会怎么去解释它,才真正有意义。语言和文字都是有生命的,是变迁的。
“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而重视她们的“妇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
-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939581.htm#1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