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采用易经的阴阳二元论就很容易看清这个问题。

来源: 2014-03-12 09:13: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直在努力分辨这个问题。如果从圣人的教诲出发,认定人性本善是比较容易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纯善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佛陀认为“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明确贴个善的标签在灵魂上,但结论也趋近于世俗定义的善。我们不是从信徒角度去看待圣人,而是从思辩领悟角度去请教圣人。人灵魂层面,或者说价值观念层面,应该是向善。如此说来,恶从何来。一个说法,恶的本质是理性的不足。从斯宾诺莎的逻辑推演伦理的做法,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实际生活中,人不可能都做这种推演。
从实际生活来思考,恶应该是欲望的衍生物,欲望的放纵必然生成恶。欲望本身符合生命的根本利益吗?当然,人必须满足自己的吃喝欲望,这属于恶吗?我觉得这不是恶。欲望本身是善,因为欲望是生命的承载。欲望何以产生恶呢,就是放纵。世人往往在欲望的善恶面前无所适从,原因就在于没有分清何为欲望,何为放纵。
如果我们采用易经的阴阳二元论就很容易看清这个问题。灵魂是阳,是生命的活力,欲望是因,是生命的承载。生命的存在必须是阴阳调和。在生命中阴不可以做主宰,坤卦上六爻道: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是说阴过分主宰,而导致生命的毁灭。这一爻用在现代危机下的如今,恰当不过。